甘肅省玉門市第二幼兒園 孫 慧
美國著名幼兒教育專家莉蓮·凱茨說:“真正有意義的活動,不僅要能吸引幼兒的興趣,還要能使幼兒持之以恒?!敝黝}教育就是圍繞主題確定內(nèi)容,具有綜合性、系列性的教育活動,是一種“目標導向”的教學方式,而“解決問題”是每一個方案的終極目標。應用主題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提升幼兒其它方面的能力。
受綜合課程觀的影響及根據(j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的指導,主題教育活動就在我園如火如荼地開展了起來。其內(nèi)容豐富多彩、容納百川,形式也多種多樣、百花齊放。然而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如何能避免花哨的表現(xiàn)形式,讓主題活動真正變成能使幼兒受益的一種活動形式呢?筆者將結(jié)合我園開展的“我長大了”系列主題活動談一談幼兒園主題教育的實施。
教師要以一顆敏感的心來聆聽、發(fā)現(xiàn)和追隨幼兒的學習興趣,捕捉教育契機、促進幼兒意義化主題活動的產(chǎn)生。幼兒園主題活動不管是預設(shè)的還是生成的,一定要力求主題活動的意義化,只有意義化的主題活動才算是有效的、成功的。主題教育活動意義化是當前幼兒教育的一個發(fā)展趨勢,幼兒學習的最佳途徑是讓幼兒從事有意義的活動。
幼兒通過有意義的活動所收獲的成長比脫離背景、單純在大人指導下活動的收獲更深入、更豐富?;顒又幸層變哼m度地應用自己的能力去解決問題,不躲避困難的事物,使幼兒熱情參與,在活動中主動去思考問題,有比較復雜地觀察、操作、探索、思考和理解的過程。這種復合式活動,更有利于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
當今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家里的長輩們圍繞著一個孩子轉(zhuǎn),祖輩的老人對孩子更是溺愛有加,無疑養(yǎng)成了大多數(shù)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心態(tài)。
由于幼兒們?nèi)鄙賾械淖灾麇憻挘瑢业木鞈?、對家人的依依之情顯得尤為突出。其實在很多時候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不是幼兒不愿意去嘗試,而是家長認為幼兒還小,包辦代替太多,事事都要替幼兒去完成,事事都要替幼兒拿主意,這樣幼兒的能力就得不到鍛煉,潛能得不到挖掘,從某種程度上阻礙了幼兒的成長,消磨了幼兒的成長激情,從而錯過了孩子的最佳成長期。
其實對每一個幼兒來說,他們身上都蘊藏著巨大的能量、無窮的潛能。為了讓幼兒能真正體驗到長大了的自豪感,也讓家長親眼見證孩子的成長,從而愿意相信孩子,愿意放手并激勵孩子成長,我們在全園開展“我長大了”主題系列活動。
主題確定以后,要順利實施活動僅僅靠教師的教育智慧是遠遠不夠的。教師不是孫悟空,不能變出所需要的資源來,如果與家長們達成共識,挖掘家長、幼兒、社區(qū)的有效資源,主題活動會事半功倍。
這次主題活動的產(chǎn)生是順應幼兒成長需求。在商討過程中,教師們?nèi)巳藭乘?,結(jié)合不同班級幼兒情況和幼兒年齡特點制定了具體的實施方案,并和家長們進行了意見交流,形成了可行性較強的有意義的活動方案。
方案形成后以“致家長的一封信”的形式分發(fā)到每一位家長手中,家長清楚了主題活動的意義以及如何開展后才能更能有效地參與進來。有些家長甚至在家里讓幼兒練習穿脫衣服,用“我長大了”來暗示孩子可以完成很多事,激發(fā)幼兒的參與激情。
至此,這次的活動已然形成了家園一體的教育合力,活動開展自然水到渠成。
幼兒只有在參與中真正體驗到了自己的成長,主題活動才能真正成為有意義的活動。因此,根據(jù)不同年齡段幼兒的成長需求,我們制定了如下切實可行的活動內(nèi)容:
1.小班組“向父母展示自理能力”活動
利用幼兒離園前的半小時,讓幼兒向父母展示自己吃飯、擦嘴、傳水杯、漱口、穿脫鞋子、穿脫衣服、整理折疊等自理能力,讓孩子感受我最棒、我能行,初步建立“我長大了”的意識。
2.中班組“我長大了”社會實踐一堂課
通過觀察對比幼兒以前與現(xiàn)在的生活照片,使幼兒感受自己身體、技能、情感態(tài)度等多方面的變化,敢于在集體游戲中展示自己,增強幼兒的自豪感。
3.大班組“自主購物實踐”活動
組織幼兒進行“活動前計劃—超市中交流—購物時合作—分享為家人購物的快樂—活動后分享感受”的自主購物實踐,讓幼兒在實踐體驗中養(yǎng)成“做計劃、共交流、同合作、共分享”的優(yōu)秀品質(zhì)。
4.中、大班“以大幫小”活動
中、大班幼兒在小班幼兒起床前,積極主動地幫小班幼兒穿衣、穿褲、穿鞋子、折被子等,感受助人為樂的成就感和愉快感。
5.全園大、中、小班幼兒統(tǒng)一開展“我為長輩做件事”“我長大了”素質(zhì)匯報展示活動
晚上幼兒回到家,為長輩做一件事情,感恩長輩養(yǎng)育之恩;利用元旦開展幼兒素質(zhì)匯報活動,讓家長看到幼兒一學期的成長。
6.中、大班幼兒在家開展“溫馨小床”活動
家長嘗試與孩子分開睡覺,培養(yǎng)幼兒的勇敢精神,讓幼兒真正體驗“我長大了”的自豪感。
我們反復研討、慎重選擇,讓孩子們在各種活動形式中積極參與,從而充分體驗自我成長,促進幼兒的自我覺醒,從而讓主題活動真正為幼兒的成長助力。
事實證明,大、中、小班的幼兒在這次的主題活動中,都是熱情高漲、全程投入,有的幼兒甚至 “超長”發(fā)揮,讓家長們大為感慨:我的孩子真的長大了!
“我長大了”的主題貼近幼兒的日常生活,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自主能力。這個主題活動的展開,對幼兒的成長有很大的裨益,讓幼兒通過自己操作、觀察、發(fā)現(xiàn)、講述、總結(jié)等一系列活動來形成自己已經(jīng)長大了的意識,知道自己可以做許多事情,并且愿意繼續(xù)去嘗試。
家長們看到了幼兒的成長,不僅有淚汪汪的感動,還有發(fā)自肺腑地感慨,更形成了保護幼兒成長激情的勇氣和恒心。
這次的主題活動不僅僅聚焦于讓孩子們獨立起來,在活動開展過程中更衍生出許多內(nèi)容,它涉及到孩子成長的各個方面,幼兒的能力、行為、意志、知識、身體、情感、美感等諸方面得到充足地發(fā)展。這也正是一次有意義的活動魅力所在:主題活動不是一段時間里熱火朝天,然后束之高閣,而是讓孩子們的行為繼續(xù)延伸下去,時間越長,意義越深遠,活動也就越成功,從而達到“解決問題”這個讓孩子們終身受益的終極目標。
一次主題活動開展有意義是因為活動主題是孩子關(guān)注的,組成主題的各種活動是孩子自己能夠探索的、愿意積極參與的。由老師引導孩子發(fā)起,再結(jié)合家長、社區(qū)資源,悄無聲息地融于幼兒的生活和一日活動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爸爸媽媽甚至爺爺奶奶都提供了很多信息并且極大地支持、推動著主題活動的進程,體現(xiàn)了家、園、社會的一體化。
這些都極大地提高了幼兒的興趣,讓幼兒在不斷地動手操作、模擬、觀察、探詢、體悟中,其心智、情感、意志、能力、審美得到了充分地發(fā)展。孩子們在成長激情的巨大支撐下、教師父母的關(guān)注鼓勵下不斷成長。讓“我長大了”這一意義化的主題教育活動得到充分實施,也讓教師與家長在和幼兒互動中過程中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