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 祿
(贛州市第一中學,江西贛州 341000)
我國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經過不斷的嘗試與改革,自主閱讀教學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然而,目前中學語文學科閱讀教學模式仍嚴重滯后于素質教育理念的發(fā)展。傳統(tǒng)閱讀教學模式局限于課本與課堂,背讀與老師講讀為主,課堂被動,陷在教科書里,不能自拔。
現(xiàn)今,中學語文學科的閱讀教學模式,呈現(xiàn)出粗放型的主要特征。其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閱讀興趣不高,閱讀方法陳舊落后;二是閱讀課堂管理無效松散;三是閱讀教學反饋機制不合理,學生閱讀質量不高。多年來,大多數(shù)一線教師在語文自主閱讀教學的思想觀念上有很大的進步,但自主閱讀教學效果沒有較明顯的提高。教改的精神必須要落實到課堂中去才算有效,閱讀教學模式的改革勢在必行。新課標強調教科書并不是語文課程的全部,語文并不等于語文課本。基于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中學“教師型學生”自主閱讀教學模式正是融入了先進的教學理念,以期解決語文學科閱讀教學瓶頸。
“教師型學生”自主閱讀教學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閱讀教學活動,以期改變傳統(tǒng)閱讀教學課堂學生閱讀被動的現(xiàn)狀。個性化閱讀課堂教學促進了學生個性化發(fā)展。學生主導自主閱讀課堂,可以鍛煉口頭表達能力與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中學“教師型學生”自主閱讀教學結合先進自主閱讀教學理念,建立合作民主互動的自主閱讀教學管理模式,可以提高中學生語文的學科素養(yǎng)。
“教師型學生”自主閱讀教學是努力建立一種以中學語文學科學會自我學習為指向的管理機制,全面推進以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方面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為核心的有效的閱讀教學。總體目標是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讓學生成為“教師型學生和學生型教師”的雙重角色,從而提高高中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yǎng)。具體而言,是堅持以生為本的理念,實現(xiàn)“生師合一”,“生”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逐漸學會學習的能自主閱讀的“教師型學生”,“師”是學生在先進的教學管理理念支撐下有策略有程序的能自主開展閱讀教學的“學生型教師”,學生能自主閱讀、自主命題、自主解題和自主講課,以改變語文學科閱讀教學低效的面貌,提高學生角色體驗的課堂教學策略的實效性,探索和創(chuàng)新閱讀課堂教學方法,構建有實效性的閱讀課堂教學策略,推進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為目的的有效閱讀課堂教學模式,全面提升學生語文閱讀素質。
“教師型學生”自主閱讀教學更能突顯學生閱讀的體驗性和自主性?!盀閷W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堅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強調自主體驗”,這些都是新課程理念中的核心思想。意在讓學生通過自主閱讀過程中的自讀、自解、自悟來把握閱讀對象中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在自主性的體驗活動中不斷促進自身基本素質的發(fā)展,不斷促進學生自主意識的覺醒、自律素養(yǎng)的提升和自主精神的張揚,進而提升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
“教師型學生”自主閱讀教學也更能突顯學生閱讀的獨立性和主動性。自主閱讀教學強調給學生提供自我閱讀、自己創(chuàng)造的時空和可能性,留足學生自主控制的閱讀時間,保留學生自己想象的時空,引導學生重視自我判斷,倡導學生自主、自由地表達,真正使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得以落地,使真正的閱讀主體是主動閱讀者。這樣,學生的自主閱讀機會和自主閱讀行為就變成了可能。正如《拿來主義》中所言:“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睂W生自己來讀,經過主觀認識,達到閱讀主體能對閱讀客體作出主觀能動的真實反映,進而促進閱讀者更自主地拔節(jié)成長。
“教師型學生”自主閱讀教學中師生角色的核心要義:學生是主動平等的體驗者和主人翁,不是簡單接受信息的聽話者和搬運工;教師只是策劃者和督促者。體驗者的閱讀、思考、梳理和探究,都要在積極、主動、自覺的狀態(tài)下完成,策劃者的任務是因材施教,用個性化的閱讀方案,激發(fā)閱讀欲望,階段性終極目標是學生不依賴教師而能進行獨立自主個性化的閱讀。
自主閱讀教學中教師的本位作用是幫助引導者而非指令的發(fā)送者,學生的本位作用是自主實踐閱讀而非指令的聽從者,同時學生也有借位(承擔教師角色)作用,即自主閱讀實踐體會和解讀文本的傳授者。自主閱讀教學的整個環(huán)節(jié)都是圍繞學生學的方向開展的,依據(jù)學生學的過程來構思,讓學生自主閱讀、自主體驗、自主整理、自主提高,并通過學生間相互的教師角色合作、交流各自的閱讀體驗和個性化理解,學生成為閱讀中的學生和閱讀后教學的“教師”。
“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確定語文閱讀教學目標的理論基礎?!罢Z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包含四個方面: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文化傳承與理解。語文素養(yǎng)是自主閱讀教學管理中的一種核心追求,讓這種追求滲透到語文自主閱讀教學中,可以提高自主閱讀教學管理的有效性,不會讓學生在閱讀中迷失自己。
堅持自主性原則就是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閱讀教學模式。讓學生學會自我管理的有效途徑就是讓學生自主閱讀,學生的角色實現(xiàn)成功轉換,成為主體與主導雙重角色。堅持自主性原則是自主閱讀教學民主得到落實的根本。
語文自主閱讀教學評價反饋的低效是造成語文教學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語文教學反饋是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途徑。傳統(tǒng)的教學反饋方法,追求數(shù)據(jù),用分數(shù)量化語文學習效果。堅持反饋性原則,就是根據(jù)教學目標,對全部學生檢測,對得出的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分析,從而評價自主閱讀教學效果。這一原則評價的途徑更多,個性化的讀解更多,反饋的內容更廣。
所謂合作性,是指閱讀在預設要求時,要明確教學目標與教學對象,利用合作的方式自主閱讀。真正成功的課堂,是促進學生合作地自主閱讀。教師要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精心設計教學管理目標,在合作的閱讀教學課堂管理中實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以自己的情感激發(fā)學生,讓學生產生共鳴。針對性地設計合理的自主閱讀教學模式,促使學生在合作交流中閱讀,成功地完成角色翻轉。
所謂全體性原則,就是自主閱讀課堂必須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都能得到一定的發(fā)展。堅持全體性原則,為每個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全體性原則是在閱讀目標的確定之后,轉變學生閱讀形式,師生充分表達自己閱讀后的見解,使師生成為學習的共同體。堅持全體性原則,一是讓學生在閱讀前做好充分的理論儲備,上課時才能一語見地;二是老師在適當?shù)臅r候提醒點撥,使學生明白自己是閱讀過程和結果的主人。運用口頭表達、書面交流的形式,讓自主閱讀課堂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完成。
《普通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2017版)》中提出:“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要深化教育改革,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新課標是最主要的理論支撐和實踐方向,也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和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核心增長點。在這種改革環(huán)境下研究基于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中學“教師型學生”自主閱讀教學模式,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