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舉慈,徐玲娣
(連云港市宋莊中心小學,江蘇連云港 222144;連云港市青口中心小學,江蘇連云港 222100)
口語交際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而評價方式是對教學的反思,幫助學生以及教師更好地提升口語交際能力。在生活中的溝通交流、情感的傳遞,無不體現(xiàn)著口語交際能力。采用形成性評價方式,充分發(fā)揮形成性評價對口語交際能力提升的促進作用。
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已經(jīng)受到了廣大教師的關注。在教學中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推動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卻往往忽視了對此過程的評價。在思想上的忽視造成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停留在表面,未能處于一個良性的循環(huán)之中。其次,便是評價重點的偏離??谡Z交際能力的結(jié)果呈現(xiàn)是單一的,并不能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定性。教師進行的評價往往是總結(jié)性評級方式,忽視了在教學過程中的種種影響因素。最后,便是評價結(jié)果的反饋。評價反饋是為了完善課堂教學方法。無論是對教師,還是對學生而言,都應該是能夠進行評價結(jié)果反饋的,這樣才能夠發(fā)揮教學評價的作用。
口語交際能力本身就是對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要求是相當高的。因為在交流的過程中,所涉及的語言的表達、信息的篩選以及相應話題的知識面等等,都是影響口語交際質(zhì)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口語交際能力對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要求高,所受到的影響因素較大,一兩次的評價根本不能體現(xiàn)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形成性評價是從課程開展的目標出發(fā),對學生學習的過程評價中涉及的影響因素進行全方位的分析和判斷,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果,更加關注的是學生自身的成長。在口語交際中采用形成性評價。能夠?qū)W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進行全方位的反映,口語交際能力處于一個不斷發(fā)展的過程,形成性評價能夠為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方向。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形成性評價方式滿足了口語交際能力發(fā)展的特點,能夠為學生口語能力的發(fā)展提供更多的指導性意見和建議,全面提升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口語交際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在生活中的具體體現(xiàn),教學中口語交際區(qū)別于生活中的口語,具有更為顯著的特點。首先是反思性??谡Z交際能力是運用語言表達將事件描述清楚,通過反思了解在語言表達中的關注點,推動語言表達的清晰性和流暢性。其次是全面性。在口語交際中是圍繞一定主體開展的溝通交流活動。不是簡單的口語表達,而是建立在學生知識范圍、學識、情感等綜合因素上進行的語言交流活動,對學生綜合能力要求是相當高的。再次是互動性??谡Z交際是表達者和傾聽者之間的情感互訴,是一種不斷交流的過程。在交流的過程中,需要將對方的信息進行分析、提取,然后再次進行表達。因此,在口語交際過程中,體現(xiàn)出了溝通者雙方的互動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評價的主體。形成性評價更加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整體發(fā)展,通過學生學習中的影響因素,包括知識、智力以及情感等方面因素進行全方位的分析,確保教學評價的人文性。另外,在形成性評價中,教師引入了多樣化的評價主體,如教師評價、師生及生生互評,讓學生成為評價的參與者,主動融入到教學反思之中,不斷提升自我發(fā)展認知,創(chuàng)設了民主性的評價氛圍。其次,在形成性評價方面,所涵蓋的評價內(nèi)容是多方面的,能夠幫助學生除了說,還有聽、讀、寫等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將學生的成長放在可持續(xù)的全面發(fā)展之中。對于教師而言,形成性評價方式,有利于創(chuàng)設自由的評價氛圍,在推動學生成長的同時,保護學生自尊心和自信心。
形成性評價,是一種過程評價,主要對教學過程中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和調(diào)整,使教學方案更加完善,為教學更好地服務。一般說來,形成性評價可以在教學內(nèi)容設計之初以及教學過程中進行。在教學之初采用形成性評價,能夠在探討教學方式和構(gòu)思方案的時候,關注到學生在教學內(nèi)容中所獲得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前置性地進行能力的思考。其次,能夠有效了解課程實施過程中學生目標的達成情況,進行逐步改革和完善。在口語交際中加大形成性評價的比重,幫助學生更好地促進自身能力的提升。
采用形成性評價是對整個教學過程中的各項因素的分析和判斷。教師分析并判斷結(jié)果,將學生在口語交際過程中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結(jié)果的反饋,然后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問題有一個客觀清晰的認知。
評價方式有很多種,而不同的評價方式所關注的重點也是不一樣的。形成性評價關注的是過程,是對過程中影響因素的分析和判斷??偨Y(jié)性評價卻是對結(jié)果的評價,關注學生在此過程中的獲取,以驗證教學過程中的質(zhì)量以及推廣價值。在口語交際課程中,形成性評價和總結(jié)性評價,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并非是相斥的,非此即彼的。在整個學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中,可以包含對某一個交際內(nèi)容的總結(jié)性評價,在考慮課程結(jié)果的同時,進行適當?shù)男纬尚栽u價,看到學生在此過程中的成長和進步。構(gòu)建“1+X”期末測試評價模式,將從不同的角度看到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發(fā)展,從中進行更為細致的分析,為接下來的教學活動奠定堅實的基礎。
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素養(yǎng),能夠?qū)W生口語交際的內(nèi)容進行全方位的評價。教師應該從實踐出發(fā),提升形成性評價的理論素養(yǎng),全面、系統(tǒng)地認識形成性評價,并在評價過程中完成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教師評價素養(yǎng)的提升,應該多多了解評價的種類和方式,對一些優(yōu)質(zhì)的口語課程虛心學習,從中探求到虛心評價的方式和切入點。教師評價能力的提升,并不是簡單地依靠形成性評價,而應該關注到其他評價方式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
口語交際能力又是學生開展日常交流活動的基礎,是語文實踐能力的具體體現(xiàn)。評價,又是檢驗教學成果、推動學生發(fā)展的重要過程。采用科學、系統(tǒng)的評價方式能為教學活動的開展助力。因此,對小學語文教師來說,應該重視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改進口語交際能力的評價方式,采用積極對策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科學、全面地評價學生的語言綜合素養(yǎng),為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發(fā)展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