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淄博市青少年宮金喬幼兒園 張 潔
對于幼兒自身的成長和學習來講,幼兒園到小學階段的銜接是十分重要的。在幼兒園教育工作中做好過渡管理工作,幫助幼兒提前解決小學校園內(nèi)會產(chǎn)生的諸多不適應情況,能夠幫助幼兒更早建立起各學科學習興趣,穩(wěn)定學習情緒,使其在小學階段的學習與生活更加順利。
1.缺失有效的幼小銜接
幼小銜接環(huán)節(jié)的缺失,導致大量幼兒在進入小學時,難以適應小學階段的學習節(jié)奏和校園環(huán)境。在幼小銜接落實過程中,部分幼兒園的一線教育工作者會主動將教學內(nèi)容向小學教育靠攏,但并沒有做好充足的幼小銜接教育準備。幼兒園階段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內(nèi)容都對幼兒的個人學習思維和行為習慣有直接影響。在小學階段產(chǎn)生諸多不適應問題,會讓小學教育工作者遇到很多教學難題,并會將這樣的教學結果推至幼兒園教育上。幼小銜接教育的缺失,使得教育的單向性格外突出,影響了幼兒的成長。
2.家長教育理念落后。家長教育理念的落后影響著幼兒教育以及幼小銜接教育工作的落實。在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高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但他們的教育理念還有待更新,只重視幼兒在成長過程中對知識的掌握量,忽視了幼兒各項能力的培養(yǎng)。在實際生活中,忽視了幼兒的興趣和愛好,只顧著讓幼兒獲得更多的技能,過高的期待增加了新一代幼兒的學習負擔和成長壓力。
3.幼小銜接偏學科化。就目前所實施的幼小銜接教育來看,很多幼兒園內(nèi)將教學內(nèi)容小學化視為幼小銜接的重要手段。在管理制度上越來越嚴格,在學習內(nèi)容上難度越來越高,學習任務也隨之加重,這與幼兒成長階段的諸多身心特點不盡相符。幼兒每天要完成的學習任務已經(jīng)達到了小學階段的學習水平,教學過程也更重視知識的傳遞和教學目標的達成,忽視了幼兒的體驗和興趣的培養(yǎng)。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從小學走向幼兒園,成為幼小銜接教育落實的重要表現(xiàn)。然而這一切教學實踐,都沒有對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產(chǎn)生積極影響,反倒增加了幼兒教師和幼兒的負擔。
1.重視生活,培養(yǎng)良好生活習慣。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于幼兒在小學階段的交際與生活影響重大。在幼兒教學活動中,一線教育工作者會發(fā)現(xiàn),有一些幼兒存在注意力難以集中,上課分神的情況,還有一些小朋友做事拖拉,不能一心一意去做一件事情。如:邊吃飯邊玩,或者不主動進食,等著大人去喂等不良的習慣會影響幼兒的行為。在啟蒙教育階段,幼兒教育工作者要從學生的點滴生活入手,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好的習慣會讓小朋友受益終身。在幼小銜接落實過程中,幼兒教育工作者應當向幼兒傳遞必要的獨立觀念,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在日常教學和生活過程中,教會小朋友如何整理自己的物品。無論是學習物品還是生活物品,都應當按照一定的順序擺好。針對大班小朋友,應當有意設計一些具有競爭性的活動。開展比一比競賽,看哪一位小朋友的東西整理得最為整齊,哪一位小朋友獨立生活能力更強。讓他們在掌握良好行為習慣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以此來適應小學階段學習和生活中的競爭性。
除此之外,教師要在幼兒具備了基本的獨立意識之后,培養(yǎng)幼兒的勞動意識,豐富幼兒的勞動技能。在小學,孩子們需要自己整理自己的書桌,自己整理床鋪,自己疊被子。獨立完成這些活動對于幼兒的勞動技能有一定要求。在幼兒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選擇自主生活區(qū)域,讓他們盡可能多地在自主化的空間內(nèi)安排事情,整理物品,讓幼兒的行為習慣逐漸向小學生靠攏。
2.重視學習,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學習,是小學生校園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幼小銜接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學習適應性培養(yǎng)力度,促進幼兒在進入小學之前,適當適應小學學習生活。
首先,在幼兒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們掌握正確的握筆和書寫姿勢。對于小學生來講,寫字,是最基本的學習技能之一。在幼兒園教學過程中,幼兒教師引導學生掌握正確握筆和書寫的姿勢,是完成幼小銜接教學目標的重視方式。適當?shù)剡M行握筆練習和書寫姿勢的訓練,讓幼兒在書寫時達到“一尺一寸一拳頭”的要求,加強監(jiān)督,做好訓練能夠讓幼兒在進入小學之時,具備正確規(guī)范的握筆和書寫姿勢,這對于其文字學習有積極影響。
其次,重視閱讀活動的開展和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閱讀,是幼兒學習語言和獲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在幼兒開始接觸圖書之后,教師要利用閱讀課讓幼兒學會翻書,學會閱讀。在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內(nèi),閱讀適合自己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的書籍。逐漸滲透正確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閱讀方法,使他們的閱讀興趣保持下去。這對于之后的小學階段各學科學習都有積極影響。
3.重視合作,促進家園通力合作。家園合作,對于幼小銜接教育工作落實效果的優(yōu)化有直接影響。幼兒教育工作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需要得到家長的全力支持和配合。家庭教育,對于幼兒的成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這是幼兒園教育所不能代替的。轉變家長的教育理念,將更多創(chuàng)新、科學、正確的教學方法和教育思想,傳遞給家長。能夠在家庭教育過程中配合幼兒園教育,有助于幼兒園教育成果的鞏固以及家庭教育環(huán)境的優(yōu)化。
幼小銜接教育,主要的服務人群為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在幼兒進入大班學習階段之后,幼兒園負責人和教育工作人員應當積極組織幼小銜接的主題式家長會,利用這樣的機會,向更多的家長介紹幼小銜接的目的和主要內(nèi)容。讓具有豐富幼小銜接教育經(jīng)驗的教育人士向家長介紹小學階段他們要面對的學習和生活,了解小學教育對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要求和生活要求,讓家長意識到幼兒園教育與小學教育之間的區(qū)別,并尋求每一個家庭最有效的幼小銜接教育方法,全方位準備。
綜上所述,在幼小銜接教育工作中,每一位幼兒教育工作者都要積極接受新的思想。針對現(xiàn)有問題及時調(diào)整,重視幼小銜接教育工作過程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利用各方面資源促進家校合作,幫助幼兒營造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讓幼兒園、家庭和小學校園之間有更多交流,提高家長的教育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