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安溪縣第六小學 柯明星
閱讀是小學生獲取知識、了解信息最直觀的方式。在小學語文學習中,“閱讀素養(yǎng)”是學生為達到個人目標、增長知識、發(fā)展?jié)撃芤约皡⑴c社會活動,而理解、運用和反思書面材料的能力,它側重于考查學生在實際生活情境中運用書面信息的能力。閱讀也是提升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方式,它強調(diào)教師應通過閱讀來鍛煉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拓展小學生的視野。但在當前語文閱讀教學中,為了考查小學生閱讀能力,教師采取了一系列測試手段。綜合來看,這些測試方式以觀察小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為目的,更注重小學生通過解答題目來進行閱讀理解,并以固定答案的形式來確定小學生是否能夠深入了解文章內(nèi)容。顯而易見,這一測試方式過于片面化。教師應從閱讀教學實效考慮,從小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來進行教學設計與閱讀測試改革活動。
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明確閱讀測試應始終圍繞教學目的展開,即測試不能僅僅是形式,也不能局限于某些方面,而應綜合各種因素,平衡閱讀教學的考查任務來進行測試內(nèi)容設計。首先,教師應認識到閱讀測試考查的主要內(nèi)容是小學生的閱讀能力,與語文知識的考查不同,教師應更關注小學生從閱讀中獲得了哪些情感體驗與思想感悟。以此為基準,教師應認識到當前閱讀測試中應避免以固定題型考查小學生閱讀能力,同時教師也應改變某一閱讀題目的答案固定、批改時過于依賴參考答案,使閱讀理解過于機械化、閱讀測試脫離人性化與靈活性。常言道“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教師不要硬將學生的現(xiàn)狀理解能力局限在一塊小小的模板上、一段固定答案中,而應著重考查小學生的答案是否與閱讀內(nèi)容之間建立聯(lián)系,并能以發(fā)現(xiàn)的眼睛來認識到小學生看待問題、分析事件的獨特角度與理解方式。
經(jīng)過教學實踐,教師不難發(fā)現(xiàn),在許多閱讀測試中都存在測試內(nèi)容的質(zhì)量參差不齊的情況,教師在進行講解時甚至發(fā)現(xiàn)一些文章中甚至存在引用錯誤、措辭不合邏輯的現(xiàn)象。這種測試不僅沒有意義,甚至會以不嚴謹、不客觀的內(nèi)容影響學生對語文知識的鞏固與積累。因此,教師應關注閱讀內(nèi)容,讓小學生在高質(zhì)量的閱讀理解中獲得積極引導,真正提升學生閱讀水平,利用閱讀來鞏固小學生語文知識、拓展學生視野。首先,教師應多閱讀并作仔細篩選,為小學生排除一些不具備研究意義與鑒賞價值的文章,從而節(jié)省小學生的時間,豐富其閱讀體驗。其次,教師也應明確閱讀質(zhì)量不僅體現(xiàn)在小學生的閱讀內(nèi)容中,更體現(xiàn)在小學生的閱讀方式、理解方式中。小學生的閱讀能力較差、缺乏閱讀技巧,導致閱讀的過程中空耗時間且不能抓住重點。因此,教師應關注小學生的閱讀技巧,引導小學生以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的方式進行拓展閱讀,從而提升閱讀效率。應引導小學生明確略讀、尋讀、細讀的目的,即教師應從略讀中明確文章中心思想,通過尋讀來尋找問題對應的答案,同時利用細讀中的剖析、解讀等對文章具體的片段進行深入分析。通過傳授閱讀技巧,讓小學生認識到不是每一次閱讀都要細嚼慢咽,而應根據(jù)要求來合理安排閱讀節(jié)奏,做到快慢有序、詳略得當。
當前閱讀測試中片面注重小學生能否將自己的理解與參考答案保持一致。在閱讀測試中,小學生的回答的標準也是根據(jù)答案來酌情量分。這種測試方式當然是為了使得閱讀測試有一個較為固定而科學的量化標準。但教師也應認識到小學閱讀教學不能對小學生采用過分的精讀要求,而應從培養(yǎng)小學生的思維能力與聯(lián)想能力出發(fā),引導小學生從閱讀中廣泛思考,發(fā)揮學生想象力,讓小學生在不受限制的思維領域深化閱讀。同時,應認識到閱讀也是小學生將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與作者結合起來進行綜合與共情的過程,小學生不僅要接受作者的思想,更要將其進行轉(zhuǎn)化,并結合自己的理解將其成為自己的內(nèi)容,從而豐富自身精神世界。而對應到閱讀教學中,教師也應在閱讀教學中拓展教學方式,在向?qū)W生講解課文、課外文章時,不應過度依賴教輔材料,避免一味聽從相關材料進行教學的模式,而應在教學中掌握主動性,學會根據(jù)自己的教學目標與實際人生經(jīng)驗進行針對性教學,帶著自己的理解與感情色彩來帶領學生閱讀,進而影響著小學生將閱讀內(nèi)容與自身經(jīng)驗相結合來加深理解、聯(lián)系實際。
閱讀是人獲得知識的一種最重要、最基本的途徑。閱讀能豐富小學生的知識儲備,拓展小學生的視野,豐富小學生的想象力,改善小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提升小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閱讀可以開啟小學生的心靈之窗,塑造學生的靈魂,引導小學生積極向上,涵養(yǎng)小學生的精神;閱讀可以豐富小學生的情感,使小學生更富于人性,更懂得求真、為善和審美;閱讀可以豐富小學生的心境,增加小學生的生活情趣,使小學生生活得更加充實,更有意義。所以,教師在平時的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墩Z文課程標準》中也把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閱讀能力當作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
通過閱讀,小學生不僅能夠累積知識與經(jīng)驗,更能從閱讀的過程中認識到世界的多樣性與豐富性。小學生年齡較小,觀察到的世界大都是教師教導、家長展示的,小學生自己對世界的認識仍停留在自己的狹小生活區(qū)域內(nèi)。這種對廣闊世界的好奇心與探索欲會使得學生沉迷于對電視劇甚至手機的使用中,而這又是十分不利于學生健康發(fā)展的。教師則應引導小學生進行積極的閱讀活動,讓小學生在閱讀各類書籍中了解世界、拓展各方面知識。因此,應在進行閱讀測試時關注小學生閱讀的多樣性與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師可以利用不同類型的閱讀內(nèi)容來引導小學生從中進行多樣化閱讀。在小學階段,小學生接觸的文體較少,但教師也不應吝嗇于向小學生展示各類閱讀內(nèi)容,可以將一些散文、故事、科幻小說等作為閱讀文本,并以此來挖掘問題,引導小學生從深入閱讀中了解不同閱讀類型的文章對個人的促進作用。通過改進閱讀測試的內(nèi)容與方式,讓小學生在閱讀中感受作者的思想,并進行廣泛聯(lián)想、拓展思維,將閱讀作為拓展視野、了解世界的機會。應重視閱讀教學對小學生的引導作用,挖掘出閱讀素材中的有利因素對學生進行思想上的觸動、知識的累積與勃發(fā)。
總之,聚焦閱讀測試改革,要求教師對閱讀考查方式加以改進與提高,使小學生明確自己在閱讀中應提升的能力、累積的知識。教師與小學生都應以閱讀測試改革的內(nèi)容來要求自己,教師應通過閱讀測試改革來完善閱讀課堂,以高效教學方式來實質(zhì)性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而小學生則應該在更完善的閱讀教學體系與測試內(nèi)容上拓展閱讀能力、深化閱讀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