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qū)椏溪中心小學 汪曉勇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提升,信息化教學技術手段已經廣泛運用到了小學課堂教學當中。信息化設備的運用實施,需要有豐富的信息化資源,因此當前小學信息化教學實施過程中,如何開發(fā)高質量的信息化資源,成為信息化教學效果關鍵所在。學校為了提升信息化教學效果,必須要扎實抓好信息化資源建設工作,通過開發(fā)內容豐富、質量優(yōu)異的現代化信息化教學資源,切實提升學校教學水平。
信息技術學科具有很強的時代性,是隨著科學技術發(fā)展而發(fā)展的。信息化教學資源運用于教學實踐,就是信息技術的實際運用體現。教師在開展信息技術學科教學實踐過程中,運用信息化教學資源可以全面提升信息技術學科教學效果。
1.極大地活躍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氛圍。信息化教學實施,是通過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技術手段,利用信息化教學資源來開展小學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信息技術學科涵蓋了現代高新技術知識內容,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單純地講解信息技術內容,課堂教學氛圍會變得枯燥乏味。而運用信息化資源開展教學實踐活動,使得信息技術的知識理論與現實相結合,學生在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實踐中,深化學習內容,認識理解,構建活躍的教學氛圍。
2.極大地豐富拓展小學課堂教學內容。信息化教學實施的核心,是利用信息化設備呈現信息化教學資源。信息化教學形式的內容來源于課程標準,但是其對于課程標準內容又有了延伸拓展。尤其是信息技術學科知識,處于不斷發(fā)展的階段,教師運用信息化教學資源,可以實時更新教學內容,將課外知識內容導入到課堂教學實踐中來,極大地充實了課堂教學內容,學生在廣泛學習過程中,學習效果將得到全面提升。
3.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堂教學內容。小學生的知識基礎比較薄弱,對于課堂教學內容的認知理解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單純地就課程標準進行教學講解,學生不能消化吸收所學內容,導致教學效果不夠理想。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運用信息化教學,將課程標準上枯燥乏味的教學內容進行細致的分解,將復雜的教學內容分解為單個的知識點,讓學生在學習單個知識點的過程中,深化對于課堂教學內容的認知理解,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信息化資源是信息化教學實施的基礎,對于教學效果具有重要影響,但是當前小學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現狀不夠理想,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1.教師建設信息化資源能力不足。信息化教學實施是隨著科學技術發(fā)展而產生的,在新技術運用到教學中以后,對于教師的教學開展是一個全新內容。小學教師在新事物運用到教學以后,其本身也是處于一個研究探索階段,對于信息化教學的運用不夠熟練。在信息化教學資源的運用上,教師也是處于摸索中,在進行建設的道路上,其能力素養(yǎng)還不夠扎實,導致小學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
2.信息化資源建設水平不高,同質化現象嚴重。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具有一定的專業(yè)性特點。作為教師,既要承擔繁重的教學任務,還要開展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工作,其參與建設的積極主動性不夠。很多教師在進行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中,都是采取模仿形式,依據現有的信息化教學資源套用制作格式,然后進行教學內容的完善填充,導致很多信息化教學資源都是版本相同,僅僅是內容存在差異,有嚴重的同質化現象,導致小學信息化教學效果不夠理想。
3.學校在信息化建設人才培養(yǎng)上不夠。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工作,是一項專業(yè)性的技術工作,需要教師對教學內容有全面深入的認知理解,同時對于教學實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有自己的創(chuàng)新想法。只有教師有深入的認知和理解,教師開展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才能具有積極效果。學校在日常教學中,要注重教師信息化資源建設能力的培訓工作,很多學校對于這方面工作重視不夠,導致教師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能力嚴重不足。
1.強化教師制作信息化資源的能力。教師是學校教學實踐活動開展的主要力量,是信息化資源的直接使用者。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的基本工具就是計算機,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必須要具備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素養(yǎng),在結合信息化資源使用中才能信手拈來,充分發(fā)揮出信息化教學實踐的積極效果。作為從事一線教學工作的教師,對于信息化資源有著更加深刻的認知理解,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立足信息技術學科教學實踐活動特點,充分分析研究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探究改進教學的方式方法,通過這些方式方法的探究理解,教師在制作信息技術學科信息化資源中有著更加深刻的感悟。同時學校要注重信息化資源建設培訓工作,通過開展專題培訓講座,派遣教師外出學習等形式,以積極的教育培訓,強化教師的信息化資源制作能力,切實提升學校信息化教學水皮。
2.注重信息化資源建設創(chuàng)新。信息技術學科的知識是處于持續(xù)性發(fā)展過程中的,隨著高新技術的發(fā)展而不斷有新的內容融入。教師在制作信息技術學科信息化資源中,要充分把握信息技術學科的個性化特點。基于計算機設備的創(chuàng)新運用,尤其各種現代化教育技術的融合使用,在制作信息化資源過程中,教師要將這些內容融入進去,在教學實踐中,通過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實踐活動體現出來。通過這種理論結合實踐的創(chuàng)新信息化資源建設方式,可以全面促進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果全面提升。
3.打造一支專業(yè)化的信息化資源建設教師隊伍。教師是教學工作開展的一線工作者,他們擔負著繁重的教學任務,同時還要進行大量的信息化資源建設,將會影響教學工作的開展?;谶@個現狀,學校需要打造一支專業(yè)化的信息化資源建設隊伍,挑選一批信息化能力水平高、教學思維活躍、計算機水平精的教師,組建專業(yè)化師資隊伍,將他們的主要工作安排在建設信息化資源上,通過培養(yǎng)專業(yè)化的信息化資源建設隊伍,全面提升學校信息化資源建設水平。
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是小學信息化教學穩(wěn)步實施的基礎。學校在全面開展信息化教學實踐活動中,需要注重教師隊伍素質能力培養(yǎng),強化教師制作信息化資源的能力,通過建設豐富優(yōu)秀的信息化資源提升學校信息化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