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競秀區(qū)花園街小學 劉振杰
前些天,我們來到北京教育學院交流培訓中心,進行了為期兩周的學校特色建設培訓。本次培訓時間雖然不長,但卻讓參訓的每一位參訓者感覺收獲頗豐。對如何進行特色文化建設,我有了如下認識:
1.特色學校建設離不開校長的視野、胸懷和擔當。學校的特色文化中有校長的思想理念和行動的烙印。要領導好一所學校,校長要站在高處、看到遠方,對教育和文化有深刻理解,要有責任、良知,堅韌不拔,胸懷寬廣。校長不是要拿著鞭子,而是要舉著旗子走在前面。如:北京朝陽師范附屬小學的“悅”文化理念,白家莊小學的“尊重”理念,乍一聽平淡無奇,但結合現(xiàn)時代的“心態(tài)疾病”,就會理解其良苦用心。這與其校長的遠見卓識分是分不開的。
做校長就要有擔當,就要為建立學校文化特色定調子、拿主意,是迎合高大尚的心理,搞虛華吸睛,還是切合實際,但求化育?校長要篤定、能持,選擇一個適合學生的教育點,扎實深入地開展下去,真正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
2.特色文化建設要深入人心,不能停留在表面上。比如北京青年湖小學的文化特色是書法,追求“翰墨修身,書道育人”。學校幾乎每一個角落都與書法藝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學校的每一個樓層都有自己的主題,一層為筆,二層為墨,三層為紙,四層為硯。每一個班級都有一個富含文化底蘊的名字,比如三年級二班的名字是“潤心齋”。隨處可見的名人墨寶就更不必說了。高年級的學生還擁有某些技藝,比如仿照真實工藝制作宣紙。書法文化在這里已深入每名師生的心中。
3.學校的特色建設必須以課程為依托。要想使特色學校更具有魅力,我們必須積極挖掘和利用各種課程資源為特色建設服務。我們的課程資源不僅僅指我們的課堂、教材、教參。我們的教師本身,我們的學生、家長,以及社會上一切可以為教育服務的資源都可用于教育教學,關鍵是我們怎樣開發(fā)和利用。如北京小學的“四季課程”就是對各種課程資源的一種綜合整合利用,春季——律動健身,夏季——讀書實踐,秋季——科技創(chuàng)意,冬季——傳統(tǒng)文化,各方面的知識積累,各種形式的活動體驗,讓學生悟到四季的豐富內涵。
4.學校特色文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積淀的過程。學校的特色文化建設絕不是一個短平快的項目,不能一拍腦門、一兩年甚至一學期就搞出成果。特色學校文化的成形是一個由局部向整體、由粗淺向精細、由籠統(tǒng)到清晰逐步推進的過程,它需要循序漸進,需要幾年、十幾年甚至幾代人的不懈努力,不能因校長的變動或學校的搬遷而更改初衷。成型之后還需長期堅守,不斷雕琢、完善,賦予其更豐富的內涵。
著名教育學者朱永新說過:“一所好學校必須是一所有品味的學校,有特色的學校?!眲?chuàng)建特色文化學校是一項艱巨而工時漫長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長期積淀、戰(zhàn)勝自我、不斷淬煉,直至升華蛻變,脫胎換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