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梅芳 (甘肅武威市民勤縣第六中學)
讀寫結合教學,可以很好地發(fā)揮以讀促寫的優(yōu)勢,引領學生從閱讀中感知英語,從詞匯、句式、謀篇布局等方面內化寫作素養(yǎng)。
在深化讀寫結合的過程中,教師要提升語言輸入的有效性,就要為學生提供適宜的、優(yōu)秀的閱讀素材。這些閱讀素材,能夠為學生學習寫作提供參考的范本,通過閱讀優(yōu)秀讀物,理解英語語言知識點,把握英語寫作方法,借鑒讀物的詞匯、句型、段落、篇章結構來組合成篇,學以致用。教師在精選閱讀材料時,還要兼顧閱讀目標與寫作訓練的融合,便于學生從相關讀物中模仿、遷移寫作。如在學習過“校園生活”后,可以讓學生以介紹自己校園的方式,寫一封信,從中將本節(jié)閱讀話題與寫作任務建立聯(lián)系,促進學生仿寫訓練。同樣,在優(yōu)化閱讀材料時,教師還要考慮學生的認知、英語基礎,以選擇篇幅短、生詞量合適、語言簡潔、結構清晰的文本材料為主,讓學生從閱讀中促進有效遷移。如在某次寫作訓練中,設定主題為“How to keep safe at school?”我們向學生推薦閱讀材料“Keeping safe on the street”,通過對材料進行閱讀,了解材料的篇章結構為“總 - 分 - 總”,可以從“first”“second”“third”“l(fā)ast”四個承接關系中來介紹校園安全。另外,向學生推薦閱讀材料,要貼近學生實際,聯(lián)系學生生活,以學生熟悉的話題來展開,激發(fā)學生寫作熱情。
初中生對英語寫作感到困難,缺乏寫作熱情。教師要善于通過具體的閱讀活動,融入寫作任務。如教師可以根據不同閱讀文本,設計不同的仿寫、續(xù)寫、縮寫、改寫任務,以恰當地讀寫結合活動,讓學生從閱讀中增加知識,從寫作中訓練英語能力。閱讀是寫作的前提,閱讀有助于增長學生的英語素材,為寫作提供有力借鑒。教師要在閱讀活動中,搭建趣味閱讀氛圍,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圍繞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確立寫作主題,讓學生有話可說。在優(yōu)化讀寫活動時,應遵循寫作任務要與閱讀內容具有關聯(lián)性。在閱讀過“Jane's Day”材料后,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一日活動,來進行仿寫,應用“get up”“begin”“after”等詞匯,并從文章結構設置上,突出時間順序,抓住寫作要點。
在讀寫結合中,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至關重要。從思維能力來看,包括記憶、理解、運用、分析、綜合、評價等內容。這些都將直接影響學生的讀寫質量。在初中階段,英語閱讀指導不能固守文本,而是要創(chuàng)造性閱讀,從閱讀中分析文本的內涵,從不同視角來把握語言交際的特點,開展有意義的話題交流,設置豐富多彩的寫作任務,讓學生能夠從寫作中表達愿望。在閱讀“The internet”后,我們可以拓展“Mobile phones”寫作模塊,讓學生結合對互聯(lián)網的理解,以生活化視角展開話題討論,梳理寫作要點,以“Are mobile phones good for us?”“Ca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use mobile phones?”兩個問題展開寫作,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思維。當然,在寫作前,我們也可以以小組的方式進行話題交流,鼓勵學生暢所欲言,碰撞不同的觀點,豐富學生的寫作體驗。
讀寫結合的推進和實施,需要引入多元評價,來保障讀寫深度融合。學習反饋是改進學習過程的有效方式,利用學習反饋,來發(fā)現(xiàn)教學問題,提高學生學習效度。評價是教學反饋的重要途徑,引入評價模式,要突出評價方式的多樣化。如評價形式、評價手段、評價主體等方面,兼顧多方需要,引入學生自評、互評、師生評價等方式,搭建立體化評價體系。在讀寫結合中,要改變過去教師評價的單一模式,突出學生互評、自評的結合,并融入小組合作學習,以團隊協(xié)作的方式來增進學生的交流。
總之,讀寫結合涵蓋閱讀與寫作,教師要兼顧學生學情,充分激活學生閱讀體驗,增進寫作欲望,實現(xiàn)讀寫互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