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雙 (湖北宜昌高新區(qū)天問小學)
校園生活始終要圍繞讓師生讓成為健康幸福的人來開展,學校管理者都知道,要想讓孩子獲得健康幸福的體驗首先要讓老師有這種體驗。老師們有什么樣的體驗孩子就能獲得什么樣的體驗。除了盡力協(xié)調讓教師有良好的物質條件之外,我們更要高度重視教師成長層面的需求。
每個老師在實際工作中都會聚焦于一個學科,知識結構和知識吸收模式呈現“蜂窩煤”狀,難以與其他學科內容產生橫向聯(lián)系,不僅對全員育人有阻礙,也難看到自己同伴職業(yè)生涯的亮點。
同時,老師們還要面臨學科教學之外許多繁瑣的工作,時不時會因為一些小困難小挫折而產生負面情緒,難以在同一場景下獲得同伴的援助。長此以往,教師個人職業(yè)發(fā)展路途中積累的難點痛點就會逐漸淤積,就會產生職業(yè)倦怠感,進而影響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
我校一直將教師研修、助力教師成長作為提升教師職業(yè)幸福感的重要工作來抓,建立了每月兩篇教育敘事欣賞、學期分享會、經常性外派學習進修、邀請專家學者進校指導、推薦優(yōu)秀教師到各地講學、建立準名師首席教師推選機制等扎實有序的工作體系。其中,我校每周四中午進行的教師例會就是這種制度最直接的體現。
在會議中,主席臺上不擺放桌子,領導全部坐到年級組里去。在會議進行中,除了點名回應問題外,領導很少發(fā)言。我們希望盡量少在前臺看到領導的影子,把老師們和孩子推向前臺,給予大家更多的鍛煉機會。
會議由年級組輪流承辦,教科室做指導,意圖在于要在活動中去磨合年級組這個基本管理單元,把決策權向基層傾斜,鍛煉年級組長的能力,為學校管理組織扁平化奠定基礎。
教師例會上設置了齊唱校歌、新聞速遞、讀書分享、研究在線、有事說事等環(huán)節(jié)。
齊唱校歌:有伴奏,有音樂老師指揮,有老師領唱,通過這種充滿儀式感的演唱增進師生對學校文化的認同感。
新聞速遞:介紹當下的新聞熱點,例如十九大微講壇、新高考改革情況解讀。同時側重于教育和科技熱點分享,如線上教育、微課程制作、教師的挑戰(zhàn)等。
讀書分享:介紹上周老師自己讀的一本書,側重于教育書籍兼顧其他類型書籍,講清書本基本內容和自己讀后感受最深的一點。感受最深一點要結合自己的教育實踐來分享,傳遞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理論支撐。
研究在線:研究的問題在新學期面向全體老師征集,主要是工作中最想解決的問題,同時也兼顧學期工作進行中發(fā)生的實際問題。每次聚焦一個主要問題,以年級組或教研組為單位討論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再派代表上臺發(fā)言。
有事說事: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教師例會中時間最短的環(huán)節(jié)。各個部門事務性的問題需要集中進行講解的就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進行,由一個代表上去講。主講人提前做PPT 清晰呈現重點,對于那些不涉及全體教師的事務性問題,利用教師QQ 群和微信群通知。把更多時間留給老師們討論分享。
會議梳理:在會議結束前,由會議梳理員對會議內容進行梳理并同全體教師分享,既是鍛煉老師抓重點理思路能力的方法,也是對會議內容進行再次回顧。
會議結束后,全體教師通過手機掃碼的方式對會議質量進行評價,會議承辦團隊留下來現場總結反思本次例會的成功和不足之處,便于下次例會改進。
在這種形式的教師例會里,老師們能在相同場域中與同等身份的人對話,更容易獲得理解,更能讓自己的方法經驗被有同樣需求的人接受。每一個渴求進步的個體都為之貢獻了力量,也能在校內建立起一支具有示范性和榜樣力量的隊伍,為學校發(fā)展積蓄更多拔節(jié)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