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珺
【摘 要】生活中處處都存在審美,審美層次的實現(xiàn)是一種多層次的創(chuàng)造,是指“在特定的心境、時空條件下,審美者的心理處于極度的狀態(tài),又有歷史文化滲透與參與,實現(xiàn)了客體事物的觀照、感悟、判斷?!本唧w而言,群眾音樂文化的審美層次包含以下四個層面:主體心理層次、客體物質層次、生活時空層次、歷史文化層次。
【關鍵詞】音樂類;群眾文化;審美;層面
中圖分類號:J6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35-0061-01
審美就是人的一種對象性精神活動。而審美層次中的“美”是指現(xiàn)實中所呈現(xiàn)的事物,這是“審”的對象——客體。人們在欣賞音樂時,音樂的音調、節(jié)奏、旋律這些元素的組合構成了可供欣賞的客體。需要說明的是,音樂是一種特殊的審美客體,它能作用于人的生理和心理,這是因為音樂的結構模式與人的生理、心理活動模式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其一,音樂與生命狀態(tài)在運動與結構上是接近的。就音樂的來源而言,它既是自然萬物運動的節(jié)奏在人腦中的反映,也是人自身生命規(guī)律的外在顯現(xiàn)形式,因為音樂的音符、旋律等要素通過各種組合構成音樂特有的運動規(guī)律,而正是這種運動變化的周期性與人生命運動的狀態(tài)很相似。因此,音樂與人的生命之間有一種天然的親和力,音樂的節(jié)奏甚至能夠反過來影響生命物體的內在律動。西方學者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在播放某些緩慢、莊重的古典音樂時,人的身體節(jié)奏能和這種音樂相協(xié)調、相適應。
其二,音樂的展開過程與人的心理運動過程,尤其與情感流露的過程有著“異質同構”的關系。這也是黑格爾指出的在聲音和情感的內在本質上,存在著相對應的關系。在音樂的表演、播放過程中,聽眾通過對音樂節(jié)奏和旋律的體驗,不單可以感受到音樂模擬客觀事物的運動狀態(tài),更能體驗到音樂創(chuàng)作者的主觀心理和情感狀態(tài),因而在自己內心所積淀的種種情感形式中尋找到對應點。人們在理解和接受的過程中,自身的心理狀態(tài)進一步被音樂所同化和感染,從而獲得心理共振和情感共鳴。
其三,審美場中的“場”是指審美活動展開所具備的特定的時空組合?!皥觥痹醋晕锢韺W的概念,而人類的審美活動也像電場、磁場、引力場一樣,有著人類審美體驗賴以存在的時間和空間。也就是說,審美活動能不能實現(xiàn),還有賴于特定時空所建構的場,如果離開這個語境,即便有審美主體和審美客體也都是毫無意義的。
群眾文化是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不論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也不論高雅與通俗,不同類型的群眾文化總能滿足各自欣賞群體的審美需求。由此可知,立足于具體的生活時空條件是群眾文化的審美共性,這也是群眾文化的發(fā)展規(guī)律。
其四,審美場的實現(xiàn)還必須有歷史文化的參與,因為審美場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每次實現(xiàn)必然伴隨著特定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而這些歷史文化傳統(tǒng)又積淀到每次審美場的實現(xiàn)活動中。任何音樂都產生和發(fā)展于歷史文化背景中,因此,人們對音樂的審美具有明顯的歷史文化性。不同的地域空間、不同的民族群體、不同的文化傳統(tǒng),使得群眾文化呈現(xiàn)出巨大的差異。比如在東北的群眾文化活動中,二人轉的表演形式比比皆是,而在江浙的群眾文化演出中,評彈往往是當?shù)鼐用褡钕猜剺芬姷男问健?/p>
隨著經濟以及現(xiàn)代科技的快速發(fā)展,人們迷戀復雜的音樂技術客體層面,而忽視音樂的歷史文化本質。群眾文化讓人們聯(lián)想到過去的歷史與文化,這是文化傳統(tǒng)凝結的成果。出于對群眾文化的認同和追捧,才有可能吸引更多的聽眾參與進來,從而形成社會音樂生產的良性循環(huán)。音樂無法離開歷史文化而存在,人的活動也無法離開歷史文化而獨立,自然以人為本的群眾音樂文化活動更是無法離開歷史文化而開展,歷史文化作為一項重要因素參與到群眾音樂文化建設中來。
概而言之,群眾文化在當代文化背景下構建起了一種特殊的審美場,其中包括了主體層、客體層、生活時空層和歷史文化層。審美場是人類心靈自由的表現(xiàn),它所體現(xiàn)的審美體驗既是人原始的又是終極的生命體驗。這是人的心理感情世界與物理世界的場的結構的溝通與對應,在這種溝通與對應的過程中,人的心靈超越了音符、節(jié)奏、旋律等客體物質層面,在特定的時空條件和歷史文化語境中,進入了一個自由的審美世界。
音樂美學將不斷推進音樂的發(fā)展,其文化與時代的發(fā)展也不斷推進現(xiàn)代音樂美學的發(fā)展,特別是對音樂美學新意境的推進,音樂反映時代氣息,有可能真正體現(xiàn)時代的風格,這就是音樂的杰出成就。如果緊跟時代的步伐,音樂表演展現(xiàn)音樂美學的新時代,那音樂美學就是一種綜合性的社會研究,全面地把握歷史與時代,所以音樂美學將促進音樂表演,成為和諧的新時代。
參考文獻:
[1]常玉琴.淺談新形勢下如何搞好群眾文化工作[J].藝術科技,2015(03).
[2]秦曦. 淺論新形勢下應做好群眾文化工作[J].通俗歌曲,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