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新
人們從未停止過對美食的追求,我也一樣,看到好吃的東西總不免喜形于色,食指大動。美味能滿足人的口腹之欲和給人帶來愉悅感,古代思想家老子說:“五味令人口爽?!泵牢秮碓从谑巢牡钠贩N、新鮮程度和取決于烹飪技藝的高低。論食材之廣泛,烹飪技藝之復雜與高超,色香味形之講究,中華飲食無疑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
但美味并非是純客觀的,也有屬于主觀因素的一面,往往因人而異。例如有人愛吃這,有人愛吃那,沒有統(tǒng)一標準;即便是同一個人在吃慣了一樣東西之后,也會想著去換換口味,俗話說:“少吃多滋味,多吃無滋味?!蔽以赃^魚翅、燕窩、海參和其他一些野味,感到都不怎么樣。
一個人在年輕時吃什么都香,在饑餓難耐時更是如此,待到老年或吃得大腹便便時想法就不一樣了。晉代有一位大富豪何曾,生活奢靡,在廚膳滋味上務(wù)求窮極綺麗,雖“日食萬錢,猶曰無下箸處”。原因不外是這位老兄吃得太多太好,味蕾失去了新鮮感。如果餓他三天,或讓他參加一段時間的艱苦勞動后再回到餐桌前,情形會大不一樣。而另一位與他同時代的文學家、書法家張翰,秋風起時,想到的是家鄉(xiāng)的菰菜、莼羹和鱸魚膾,為這些普通土產(chǎn)竟然辭官歸去。
朱元璋在沒當皇帝前,有一次餓昏,吃到一位老婆婆喂給的菠菜煮豆腐和剩粥混在一起的“珍珠翡翠白玉湯”后,覺得味美異常,登位后仍念念不忘。明代永歷皇帝在清兵入關(guān)后逃往滇西騰沖,吃到一家農(nóng)戶的炒餌塊不由大加贊賞說:“炒餌塊救了朕的大駕?!彬v沖炒餌塊從此別名“大救駕”,成了名揚天下的小吃。八國聯(lián)軍打進北京,慈禧帶著光緒皇帝逃難,連窩頭也覺得好吃,回宮后想吃窩頭,御廚房做不出這個味道,于是摻進栗子粉做成仿膳小窩頭。
飲食的基本功能是提供營養(yǎng)和健康,其次才是滋味。倘若兼而有之,那是再理想不過的。現(xiàn)在經(jīng)濟條件好了,物流很發(fā)達,想吃點東西并不難,但注意養(yǎng)成科學合理的飲食觀和飲食習慣很重要。一味地貪圖美味、口福和快感,會使“啤酒肚”、痛風、肥胖癥和“三高”人群有增無減。此外因不斷追求美食,上天入地求之遍,同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也存在著矛盾,有一句話說的好,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
我小時候常吃芋艿、土豆、慈姑和山藥,今天仍然愛吃這些東西。每次上飯店,總要問一下有沒有蔥油芋艿。去年我去日本看望剛出生的小外孫,親家?guī)淼囊缓杏筌祹缀跞屛乙粋€人吃了個精光。
追求美食沒錯,近些年來“舌尖上的美味”一語廣泛流行。不過,不是越稀少名貴的東西就越有滋味、營養(yǎng)和能夠保障健康,偶爾嘗試一下當然無可厚非。人生唯平平淡淡才是真,滋味每在尋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