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教育出版社供稿)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彭德懷被授予了元帥軍銜,并擔(dān)任過很多重要職務(wù)。但是他始終不忘為人民服務(wù)的理想,堅持做“人民的兒子”,時時刻刻為百姓著想。
1958年,全國很多地方都受到了“浮夸風(fēng)”的不良影響,許多農(nóng)村的領(lǐng)導(dǎo)干部大搞“放衛(wèi)星”,亂報糧食產(chǎn)量。對此,彭德懷憂心忡忡。
于是,彭德懷來到了自己的故鄉(xiāng)——湖南湘潭烏石公社。在這里,他看到了一幅悲慘的畫面:田地里空無一人,稻谷被撒得遍地都是,大片紅薯爛在地里無人收割。這讓彭德懷痛心極了。這時,當(dāng)?shù)氐囊粋€大隊干部卻眉飛色舞地跑來,向彭德懷報喜:“大隊糧食放了個大衛(wèi)星,平均畝產(chǎn)達到3000斤……”等到干部說完之后,彭德懷嚴(yán)厲地說:“你別瞎吹了!我剛才看過了田里,你們的禾苗插的是板板寸,一兜禾只有拇指粗。這種糧食能打3000斤?”
那個干部被質(zhì)問得汗流浹背,不知道該說什么好。彭德懷看到他的窘態(tài),也有點于心不忍了,說道:“我們共產(chǎn)黨人靠實事求是吃飯,可不能弄虛作假,糧食要高產(chǎn),但不是靠‘吹牛皮’,強迫命令可搞不得,群眾會造反的呀!”
當(dāng)晚,彭德懷奮筆疾書,寫下了《故鄉(xiāng)行》:“谷撒地,薯葉枯。青壯煉鐵去,收禾童與姑。來年日子怎么過?我為人民鼓與呼!”
彭德懷在搬出中南海以后,住到了掛甲屯吳家花園。彭德懷剛?cè)胱〉臅r候,整個住處十分荒涼敗落,面對這樣的景象,彭德懷不顧年事已高,親自勞動,不僅平整土地開荒種菜,還挖了一個小池塘養(yǎng)魚種藕,硬是把一個破敗不堪、草木凋敝的荒園改造成一個真正的花園。
梅魁看到伯父年紀(jì)大了勞動有些吃力,非常心疼,便勸他說:“您不能這樣不顧身體啊!”彭德懷卻不以為意:“孩子,我需要勞動,而且,現(xiàn)在咱們的國家這么困難,我暫時不能為黨和人民工作,那至少也要為人民減少一些負(fù)擔(dān)啊?!?/p>
一天,彭德懷帶著梅魁走到院子的墻根下,指著墻外的一棵樹問她:“梅魁,你看這樹為什么沒有葉子?”彭梅魁知道是因為老鄉(xiāng)生活困難,把樹葉打下來吃了??墒?,又不知道怎樣回答才好,只好望著伯伯,不開口。走了幾步,彭德懷又問:“你們廠里有沒有人得浮腫?。俊迸砻房f:“沒有?!逼鋵嵥龥]敢告訴伯伯實話。
彭德懷看出了彭梅魁的顧慮,于是把她帶到了自己的茄子地里,指著正在成長的茄子對她說:“茄子不開虛花,真人不講假話?!比缓笥钟檬种钢约旱那邦~說:“我一輩子都在追求當(dāng)真人,我要實事求是,堅持真理。梅魁啊,我希望你長大以后,不要追求名利,投機取巧。要做老實人,心里時刻裝著人民?。 ?/p>
對于伯伯的教導(dǎo),彭梅魁感動得熱淚盈眶。她激動地說:“伯伯,我一定向您學(xué)習(xí),不說假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