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東臺市六灶學校
在目前的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大部分的作文教學課堂仍舊是以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為主,部分教師沒有根據新課標改革的要求在作文教學模式上進行創(chuàng)新。布置寫作任務時,教師通常將作文題目以及寫作中的注意事項寫在黑板上,并簡單講述寫作要求,這就是目前大部分作文課堂的流程。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依舊采用這種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模式,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沒有幫助。除此之外,大部分教師經常使用的另一種教學方法是讓學生模仿其他優(yōu)秀作文的寫作方式,引導學生通過優(yōu)秀的文章和作文書籍尋找寫作手法和寫作內容,從而培養(yǎng)初中生的寫作能力。但是模仿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對范文產生依賴,缺少獨立思考,寫出來的作文內容是單一的,缺乏創(chuàng)新和亮點。
好的作文從來不是模仿出來的,在初中作文教學中,在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時,大部分教師通常以口頭講授教學方式為主,這樣的教學方式導致作文教學目標出現(xiàn)偏差。另外,學生也沒有完全理解文章的寫法,導致作文邏輯混亂,內容沒有重點。特別是在寫敘事類型的作文時,由于學生在生活中缺少觀察,在寫作的過程中沒有生活素材可用,不知道該寫什么,為了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文任務,只能繼續(xù)模仿優(yōu)秀作文的寫作,導致寫出來的作文內容不符合實際生活。
在初中許多學科里,語文的地位不可取代。語文作為教育的基礎,作文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而且語文也是學生學習本民族語言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應該對小學高年級的語文作文加以重視,因為寫作作為語文教學中重要的部分,不僅是學生表達自我、表達想法的重要方式,還是對學生語言組織能力的綜合考量。但是教師存在普遍的錯誤教學觀念,認為寫作是學生具有的天賦,不需要進行太多指導,不會寫的學生再怎么指導也沒用,因此基本是點評一下學生的作文。這樣會誤導學生,讓學生認為自己的能力不夠,從而失去對寫作的興趣。
初中生的作文水平與教師的教學水平有直接關系,假如教師寫的文章雖然語言通順、邏輯正確,但內容并不形象生動,沒有深刻的內涵,學生沒有得到啟發(fā),那么寫出的文章也不會有深刻的見解。作文要求學生要有自己的想法,但現(xiàn)在學生的經歷較少,年紀較小,還沒有形成獨到的見解,但作文中應該包含學生的構思、情感和表達能力,這些需要教師指導。因此,教師應該提高教學水平,給學生樹立好榜樣。
生活中的許多小事都能成為寫作素材,所以,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并記錄下來,將積累的素材適當地運用到作文中。比如,作文題目為《最美的風景》,首先要指導學生明確寫作方向,通過對日常生活的仔細觀察,確定風景可以是大海、花朵、小溪等。在明確寫作主題后,再對風景進行細節(jié)描寫,展現(xiàn)出風景最美的地方。除了對生活細心觀察外,學生也可以通過閱讀文章,學習作者的描寫手法,從而使描寫的風景更加生動形象,提高寫作水平。
經過研究發(fā)現(xiàn),學生寫作質量的高低與日常閱讀書籍的多少有一定的關系。初中生的學習壓力較大,導致閱讀課外讀物的時間有限,因此可寫內容較少。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一些優(yōu)秀的文章和書籍,不僅能開拓學生的思維,還可以增長他們的見識。學生在閱讀文章時,還可以加強語感。其次,教師要對學生的寫作思路進行指導,引導學生學習作者的寫作思路,加強對文章情感或者布局的掌握,讓學生通過閱讀文章獲得收獲。
結語:總之,作文教學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教師應加大對作文教學的重視,多做分析,根據教學中的不同問題探討相應對策,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