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遠,陳 竹*,陳 娜,鄭 芝,李圣鉆,羅貞清
(1.貴陽中醫(yī)學院研究生院,貴州 貴陽 550003;2.貴陽中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貴州 貴陽 550001;3.湖南醫(yī)藥學院,湖南 懷化 418000)
變應原后主要由IgE介導的介質(主要是組織胺)釋放,并有多種免疫活性細胞和細胞因子等參與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國內外大量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近年來AR的患病率明顯上升,保守估計全球的AR患者超過5億[1],有報道顯示國內11個城市AR自報患病率平均為11%[2-3],2008年~2009年在北京、重慶和廣州市以0~14歲兒童為對象的問卷調查中,AR自報患病率分別為14.46%、20.42%和7.83%[4],且有逐年上升趨勢。AR已成為主要的呼吸道慢性炎癥之一,長期鼻炎不僅影響小兒生長發(fā)育,也嚴重影響了患兒和家庭成員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
選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貴陽中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兒科門診收治的變應性鼻炎患兒86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63例,女23例,年齡6~14歲,平均年齡(10.58±2.43)歲,病程1~6年,平均病程(2.87±0.85)年。按照數字表法將其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3例,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兩組均口服孟魯司特鈉片(平奇,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號H20083330)。用藥方法及療程:6~14歲,5 mg/次,均為1次/d,晚飯后服用,4周為1個療程。
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鼻鼽的療效評定標準。顯效:鼻癢、鼻塞、噴嚏及流清涕等癥狀消失,鼻黏膜色澤恢復正常。有效:上述癥狀大部分消失或減輕,發(fā)作次數減少,鼻黏膜水腫明顯消退。無效:上述癥狀和體征無變化或加重。(治療前總分-治療后總分)/治療前總分×100%?!?1%為顯效,21%~50%為有效,≤20%為無效。
過敏性鼻炎常見癥狀療效評價[5],體征計分標準:下鼻甲與鼻底、鼻中隔緊靠,見不到中鼻甲,或中鼻甲粘膜息肉樣變、息肉形成,記錄為3分;下鼻甲與鼻中隔(或鼻底)緊靠,下 鼻甲與鼻底(或鼻中隔)之間尚有小縫隙,記錄為2分;鼻甲輕度腫脹,鼻中隔、中鼻甲尚可見,記錄為1分。見表1。
表1 癥狀記分標準
兒童變應性鼻炎屬于中醫(yī)“鼻鼽”范疇,中醫(yī)認為,肺、脾、腎三臟與本病的發(fā)生密切相關,其中肺主一身之氣,司氣機的宣發(fā)肅降,其居于上,主皮毛,為五臟之華蓋,具有衛(wèi)外防御功能。若肺氣虧虛,衛(wèi)外不固,腠理疏松,營衛(wèi)失和,風邪乘虛侵襲,上凌鼻竅而鼻癢、噴嚏頻作、流大量清涕、鼻塞。其本病病機主要為肺氣虛,衛(wèi)表不固,病程日久可累及脾腎兩臟。風邪外襲,首先犯肺,鼻為肺之外竅,故常常首先受病,清代程鐘齡在《醫(yī)學心悟.鼻》中說:“鼻流清涕者,肺風也?!敝赋龇胃[不利,見鼻塞、流涕等癥;“無風不作癢”,風邪致病,??沙霈F癢癥,癢是一種風動的表現,故見鼻癢、噴嚏,同時伴咽癢、眼癢、皮膚瘙癢等癥狀。小兒脾常不足,子病及母,脾失健運,水液失于運化,清陽不升,空清之竅被痰濁所擾,故而出現鼻癢、噴嚏頻發(fā)、流清涕或濁涕、鼻塞、頭昏、咳吐痰涎等癥。
本次臨床觀察結果表明,益氣通竅滴鼻劑治療小兒變異性鼻炎(肺氣虛寒證)臨床療效確切,藥簡效捷,避免了小兒口服藥物困難的弊端,值得推廣。由于小兒重度鼻炎樣本不足,益氣通竅滴鼻劑對重度鼻炎的療效有待于進一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