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71/j.issn.1000-8578.2019.04.0001
近日,一套適用于中國人群的腫瘤大數據精準診療模型由西安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生物信息計算團隊提出,該研究首創(chuàng)了基于復雜克隆模式下分子演化時序路徑的預測模型,實現了預測腫瘤免疫微環(huán)境、患者生存期、臨床預后等的預測。研究成果以《腫瘤克隆結構預測腎透明細胞癌臨床預后》為題發(fā)表于3月18日的《自然-通訊》雜志。
據介紹,該研究突破了多組學數據融合的技術難點和多靶標聯(lián)合分型的計算瓶頸,在克隆結構相對復雜的腎癌大數據中成功應用,首次繪制出腎癌細胞演化的分子特征數據畫像,復現出腫瘤細胞演化中內源性、外源性因素交互作用的歷史痕跡。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該研究集中整理了公開數據庫中的大隊列海量數據,系統(tǒng)地分析比較了中國人、日本人與歐美人的體細胞突變特征圖譜,深入挖掘了體細胞突變特征與遺傳風險圖譜的交互作用,首次在大數據中觀測到不同人群在腫瘤演化的不同階段可能也受到不同內源性因素推動的關鍵證據。研究提示,中國人群呈現出特有的腫瘤克隆結構和演化模式,不宜在臨床診療實踐盲從基于歐美人大數據獲得的決策標準。(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