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復敏
(撫順市第三醫(yī)院門診藥局,遼寧 撫順 113004)
臨床藥師是藥學服務的執(zhí)行者,臨床藥師的存在能夠為患者提供藥學信息咨詢服務,為醫(yī)護人員提供有用的用藥信息服務,通過進行藥學查房,開展藥物不良反應監(jiān)測,參與藥物不良反應的診斷以及處理藥學不良事件,對于促進合理用藥具有重要作用[1]。本研究旨在評價中藥師對腫瘤晚期患者應用中藥藥學服務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500例使用中藥治療的腫瘤晚期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250例。兩組一般資料等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兩組中僅對觀察組患者實施中藥藥學服務,具體方法為:
1.2.1 開展藥學信息咨詢服務:藥師應主動向患者提供用藥指導,保證患者能夠正確使用藥物,并介紹藥物不良反應的相關知識,準確回答患者關于藥物的提問,使患者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從而避免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對于需退藥的患者,藥師應提醒醫(yī)師填寫可疑的不良反應,以便于不良反應的監(jiān)測。藥師為患者提供的一切用藥信息應保證內容可靠,要保證運用正確的藥學知識為患者提供有效的服務,消除患者盲目性用藥,充分樹立起藥師的職業(yè)地位。在對處方進行調配時,切不可忽視處方前記,以便能夠有針對性地與患者進行溝通[2-3]。
1.2.2 積極滿足醫(yī)護人員的用藥信息需求:藥師應廣泛收集各種資料與文獻,積極獲取前沿的、權威的用藥知識,擴大自身知識面,并注意豐富自身的用藥經驗,以便于向醫(yī)護人員提供有用的用藥知識,滿足其合理正確用藥的信息需求,取得醫(yī)護人員的信任。
1.2.3 做好藥歷的建立:藥歷是具有法律意義的藥師工作的書面證明文件,藥師應在建立藥歷時,仔細詢問患者的患病情況、用藥史以及藥物過敏史等信息,做好詳細的記錄,同時認真記錄好給藥的方案、查房及搶救等,建立詳實、規(guī)范的藥歷。
1.2.4 進行藥學查房:藥師應主動對患者進行查房,了解患者的用藥情況,保證患者合理用藥,并密切監(jiān)控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發(fā)展及轉歸等,對于出現的不良反應,應準確判斷引起不良反應的靶藥,并為用藥的調整提出參考,使藥學監(jiān)護與不良反應監(jiān)測為一體。
1.2.5 參與處理藥學不良事件:對于出現的藥物治療不良事件,藥師應了解患者的病史,并找出可能相關的病理生理情況,同時分析所用的藥物,從而判斷出導致不良事件的原因。做好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解釋工作,并與醫(yī)師達成共識,在填寫是備注說明,以免引起醫(yī)療糾紛。
對照組有60例存在不合理用藥,占24.0%,其中用法用量不合理27例,聯合藥物不合理33例;觀察組有21例存在不合理用藥,占8.4%,其中用法用量不合理5例,聯合藥物不合理16例,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每一種藥物的藥理作用都比較復雜,一旦使用不合理,十分容易導致藥物的藥效打折扣,從而影響療效,以外,藥物的不良反應會傷害患者的器官系統(tǒng)等。因此,確保用藥的合理性應得到再三強調。隨著近年中醫(yī)學的不斷發(fā)展及制藥工藝的成熟,中藥制劑被廣泛用于各種疾病的治療,尤其是對腫瘤晚期患者免疫調節(jié)、預防復發(fā)、轉移及各種并發(fā)癥方面具有確切的效果。但是中成藥制劑的成分復雜,提取純化工藝難度大,劑型豐富、品種繁多,加上臨床應用不合理等因素的影響,近年來已不斷有中成藥制劑相關不良反應的報道。
藥物的用法用量都是根據藥物的特點、藥理學知識及病情的需要決定的,在上市前都通過了有效性、安全性的驗證,不能隨意改變。藥物聯合使用應遵循藥效互補、增效減毒的原則。中成藥與中成藥聯合使用時應注意各藥味、各成分間的配伍禁忌。原則上,功效相似的中成藥不疊加使用,尤其是要避免處方中含有毒性或藥性烈的藥物疊加使用[2]。
臨床中藥師的存在能夠為患者提供中藥藥學信息咨詢服務,為醫(yī)護人員提供有用的用藥信息服務,開展藥物不良反應監(jiān)測,參與藥物不良反應的診斷以及處理藥學不良事件,對于促進中藥的合理用藥具有重要作用。臨床中藥師在患者用藥過程中能夠進行藥學監(jiān)護,進行藥學查房,了解患者的用藥情況,并參與藥物治療方案的調整,最大化地實現用藥的合理性、有效性與安全性,這對促進醫(yī)院醫(yī)療質量的持續(xù)提升具有重要作用[3]。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有60例存在不合理用藥,占24.0%,其中用法用量不合理27例,聯合藥物不合理33例;觀察組有21例存在不合理用藥,占8.4%,其中用法用量不合理5例,聯合藥物不合理16例,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藥師在臨床合理用藥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加強腫瘤晚期患者的中藥藥學服務可顯著促進臨床用藥合理、規(guī)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