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芹
文怡回憶說:老大出生后,家里每個人都圍著這個小東西,進(jìn)行不同程度的調(diào)整,但老公卻沒有。他像個沒事人,該吃吃,該睡睡,雷打不動地保持著自己的愛好:跑步。
這可不是家門口或健身房隨便跑跑那種。這是全世界去跑馬拉松,跑100公里越野,鐵人三項,一走好幾天,回到家還要再病好幾天。
這事擱誰身上都會火冒三丈。文怡那段時間就經(jīng)常和老公吵架。
孩子滿月時,文怡坐在床上,大寶就躺在她身邊。她問老公:“你愛他么?”
老公說:“我倒是挺喜歡的,但愛,好像沒什么感覺。”
文怡一聽就火大:“你為什么不愛他?!”
老公結(jié)結(jié)巴巴地說:“我和他不太熟?!?/p>
倆人吵著吵著,文怡想要離婚。她拉老公坐下來,準(zhǔn)備好好談?wù)?。談著談著,她發(fā)現(xiàn)原來老公不是不愿意去做,而是還沒有進(jìn)入角色。
文怡說:不知道別人老公什么樣兒,反正我的老公,任何事兒都慢半拍。戀愛時,自己已在內(nèi)心中憧憬成為別人太太的角色,老公呢,結(jié)婚半年后才明白,自己真的是別人丈夫了?;楹笥绕涫巧旰⒆雍蟮目目慕O絆,都是由于男人沒有進(jìn)入角色造成的。
搞清楚狀況后,文怡沒有要求老公和自己同步,而是鼓勵老公慢慢先做起來,事情很快出現(xiàn)了可喜的變化。
文怡特別給新媽媽們建議說:一定要給新爸爸們點兒時間,讓他們一點點進(jìn)入自己的角色。
媽媽們帶娃辛苦,還要忙很多很多事兒,難免心里不平衡,于是,時常通過情緒宣泄的方式,把自己對孩子對家庭的付出,傾瀉給孩子爸爸。
然而,大多數(shù)男人都遲鈍得像木頭,他們get不到重點耶。
文怡也遇到類似的情況。她沒有繼續(xù)和老公生氣,而是放手讓老公去做,去做,去做!
有媽媽會說:我不是沒給他機(jī)會帶孩子,
是他自己不主動帶啊。
確實存在這種情況。文怡是怎么引導(dǎo)老公去做的呢?很簡單,她把自己裝做半個傻子,孩子自然就被分流去找“權(quán)威”啦。
孩子問她:“媽媽,飛機(jī)為什么能飛那么高?”
文怡就裝傻說:“???我不知道啊。咱們?nèi)枂柊职?,好不好??/p>
孩子又問:“媽媽,潛水艇是怎么潛到水底下的?”
文怡還是那句話:“???我不知道啊。咱們?nèi)枂柊职郑貌缓???/p>
孩子又過來問:“宇宙里面有什么?”“?。课也恢腊?。咱們……”孩子自己跑去找爸爸聊去了。
時間一長,媽媽和爸爸就清晰地劃分出各自擅長的育兒領(lǐng)域,體育、科學(xué)、理性思維需要動手的事兒,找爸爸解決;藝術(shù)、讀書、吃喝拉撒,則由媽媽負(fù)責(zé)。
育兒時如果女人跟老公和孩子示弱一點,老公自然就填補(bǔ)上你空出來的區(qū)域。
很多女人發(fā)現(xiàn),男人帶娃時,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算了,累就累點吧,還是自己來吧。
文怡卻說:好爸爸,是夸出來的。
文怡夸老公,有事實就實事求是地夸;沒有事實,就拔高以樹立高大形象。不僅當(dāng)著老公的面夸他,更當(dāng)著朋友們的面夸他。
男人多愛面子,你夸他做得好,他如果做不好,不睡覺他也會設(shè)法做好的。
老公帶孩子去參觀博物館,孩子回來興奮地說這說那。文怡就趁機(jī)夸老公說:幸好是你帶孩子去博物館,你那么多年的知識儲備,這下全都派上用場了。
老公不僅心里很受用,下次有類似機(jī)會,肯定積極主動帶孩子去,并會做得更好。
文怡和老公有幾個共有的群,她經(jīng)常找機(jī)會表揚(yáng)老公一下。如果別人接茬夸她老公真是個百里挑一的好爸爸時,文怡就一定要否定別人的說法:怎么是百里挑一呢,我們是萬里挑一的好爸爸呀!
文怡特別提醒女同胞們:如果老公還沒有成為好爸爸,請務(wù)必加大力度,使勁夸!
Q:給老公一點時間適應(yīng)角色,這個時間是多長?
1~3個月合適,不能無限拉長時間,那樣真就成了“喪偶式育兒”了。
Q:老公很懶,怎么能讓他勤快些?
我交代老公兩件事,他只能干一件。沒有完美的老公,多夸他吧,他會做得更好的。
Q:爸爸單獨帶孩子出去玩,孩子總帶點兒小傷回來。這么不靠譜,還能讓他帶嗎?
安全性要跟老公強(qiáng)調(diào)。有點小磕小碰,我不跟他急赤白臉的。孩子跟爹玩,常常更勇敢,還是要繼續(xù)讓他帶。
Q:人生有許多事情,輕重緩急不同,如何給人生排排序?
我的排序是,孩子第一,賺錢第二,家庭第三,自我成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