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峻妍
(武漢東湖學院,湖北武漢430012)
本文首先分析《紅樓夢》名稱的幾種翻譯方法,認為“The Story of the Stone”是最好的一種。其次從分析《紅樓夢》的人物,闡述了其思想藝術。進一步說明英譯“The Story of the Stone”與小說所反映的主題思想高度統(tǒng)一,即人應具有靈性,有感知能力,做人應該做自己。
世界要了解《紅樓夢》,《紅樓夢》更需要世界的了解。因此,關于《紅樓夢》的翻譯工作就顯得更加重要而艱巨。首先是對《紅樓夢》的字、詞、句的正確理解,其次是對《紅樓夢》的思想內容及藝術表現(xiàn)形式的把握。在此,我想淺談一點點這部小說名的幾種譯法及小說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內涵。
《紅樓夢》原名《石頭記》,這不是一塊普通的石頭,而是在特殊的歷史條件下,經(jīng)女媧煉后,通了靈性的石頭。即石頭本冥頑無知之物,通了靈性后具有感知能力能感受,能思索,能領悟,能表達思想感情。此一靈石,后又幻化為玉,此玉投胎入世,人經(jīng)銜玉而生——故名“寶玉”。寶玉是《石頭記》中的主角,一切的人、物、事、境皆圍繞他的出現(xiàn)而展開,而活動,而變化,一并構成全書,譯為“The Story of the Stone”。
“紅樓”一詞是唐代詩人用美好的語義專指富家婦女的金閨繡戶,而西方無此文化對應,譯成“Red Chamber”,只能成為紅色的建筑物。然而,漢語中的紅樓富有深刻的內涵,韋莊詩云“長安春色誰為主,古來盡屬紅樓女!”給人無限的遐想,但譯為“A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使美感頓失,意境全無。
《紅樓夢》譯之三“The Dream of the Red Mansions”即朱門夢或朱邸夢,這是貴家官宦的夢,是男人掌權的世界,顯然扭曲了原著的本旨,紅樓是女兒居住,描寫女兒命運的偉著,也是曹雪芹一生辛苦所得。著書的崇高目的與心愿。我們卻改變了它,歸屬于男人,這能讓西方讀者理解嗎?
以上所述有關《紅樓夢》的三種譯法:①The Story of the Stone②A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③The Dream of the Red Mansions中第一種譯法最好,它不僅突出了小說的主題思想,而且表達了作者所寫小說的思想意旨和目的,即與小說所述的內容相一致,所以下面我們有必要弄清主題思想及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意境。
曹雪芹所處的時代是18世紀初期和中期,康熙五十四年(1716)到乾隆二十七年除夕(1763)。一方面,外面世界正是英國工業(yè)革命時期,而中國正處于資本主義產(chǎn)生的萌芽階段。自給自足的自然經(jīng)濟逐漸打破,而外來的資本主義經(jīng)濟正影響著中國原有的經(jīng)濟,社會意識形態(tài)也隨之發(fā)生了變化。西方文化包括宗教文化和現(xiàn)代科學技術,這一切是當時中國所需要的。吸收外來的先進科學技術,加上經(jīng)過清順治、康熙、雍正三朝休養(yǎng)生息政策調整,中國資本主義發(fā)展速度大大加快了。
另一方面,曹雪芹所處的時代清王朝,大搞“文字獄”,以鞏固和加強其政治統(tǒng)治地位,控制漢族文人的思想,并大力提倡程朱理學,實行科舉制——八股文。一切按照程朱理論中的老套套、老規(guī)矩辦事,即孔孟所主張的“三綱五常”等,其目的是厄殺人才,打擊活躍的知識分子,禁錮人們的思想。但物極必反,哪里壓迫愈深,哪里反抗愈烈。就在這種特殊的歷史條件下,一顆流星劃過天空,使人們在黑暗的社會中看到了一線希望,《紅樓夢》誕生了。
小說以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從產(chǎn)生到毀滅為明線,以寧、榮兩府從興到衰的發(fā)展過程為暗線展開情節(jié)。
我們知道,在程朱理學禁錮下的清王朝,人們的思想已經(jīng)逐漸僵化,完全失去了自主,文藝界出現(xiàn)一片死水。有錢的富家子弟揮霍無度,當官者荒淫無恥,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特別是青年男女根本無幸福的婚姻可言。然而,作者在小說中塑造了賈寶玉這個特殊的角色,在他出生時,口里銜著一塊具有靈性的玉。作者為什么這樣安排呢?其實,已經(jīng)暗示我們,此人物在本書中已被賦予了特殊的歷史使命。作者筆下的賈寶玉不受理法約束,不愿去學習那些陳詞濫調——八股文。他既沒有選擇“仕途經(jīng)濟”之路,升官發(fā)財,也沒有選擇經(jīng)商而受家庭的庇護,而是選擇了與眾不同之路,即追求個性自由與解放,成為封建社會宗法下的叛逆者。
另一個主角是林黛玉,林黛玉有與寶玉相同的個性。她理解寶玉的所作所為,并支持他的選擇。由于這對青年男女有著共同的思想基礎和追求,使他們走到了一起,相互信任和愛護。雖然寶玉周圍美女如云,如薛寶釵、史湘云、襲人、晴雯等,但他最終與林黛玉相知相愛,這說明他們志同道合。然而他們并沒有得到幸福的婚姻,原因在于封建宗法斷送了他們的幸福。林黛玉為了他們的愛情而獻出了生命,而賈寶玉遁入空門。自始至終寶玉從未向封建勢力低頭,而是堅持自己的路一一做一個自主的人,而不是封建宗法下的奴才。
作者寫了兩個大的封建貴族家庭的生活:寧國府和榮國府,寧國府與榮國府本是一母同胞兄弟兩個。這兩府的興衰代表了封建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首先談談寧國府。寧公死后,有賈敬、賈珍和賈蓉三代。賈敬燒丹煉汞,吞金服砂,燒脹而死。賈珍與兒子賈蓉之妻秦可卿通奸,這是亂倫的丑事,并且賈珍與賈蓉一起開夜賭,玩孌童(75回)。這是寧國府三代的劣跡。正如柳湘蓮所說:“你們東府除了那兩個石頭獅子干凈,只怕連貓兒狗兒都不干凈了。”(66回)這是作者對寧國府總抹一筆。
相比之下,榮國府怎么樣呢?榮國府中最高權威是賈母,一切紛爭均由她來定奪。如賈政痛打寶玉,下決心打死寶玉,但賈母一聲令下,使賈政下跪認錯。可見,賈母代表著宗法的最高權利。賈政是封建主義模子壓出來的人物,帶著封建主義假仁義,假道德,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偽君子。王夫人是賈母的補充,是維護封建宗法的幫兇,她處處似乎保護著寶玉,其目的只是維護自己在家族中的地位。如怒責金釧,致使金釧投井自殺,狠攆晴雯,使晴雯含冤而死。王熙鳳是王夫人的內侄女,是榮國府的管家奶奶,大權在握,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千方百計討得賈母歡心,而且不斷討得王夫人的信任。王熙風獨斷專行,瞞上欺下,心狠手辣,是封建宗法的劊子手。比如當她得知賈璉瞞著她取尤二姐做小妾,便決定報復尤二姐。首先設計引誘騙尤二姐進人她的牢籠,后百般凌辱虐待,逼使尤二姐吞金自殺。
正如冷子興所說:“如今生齒日繁,事務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榮者盡多,運籌謀畫者無一,其日用排場費用,又不能將就省儉,如今外面的架子雖然未甚倒,內囊卻也盡上來了。這還是小事。更有一件事:誰知這樣鐘鳴鼎盛之家,翰墨詩書之族,如今的兒孫,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2回)。這是冷子興對寧、榮兩府的總結。
如此大的家族猶如浩浩的長江,川流不息,怎么會敗落的呢?大觀園里春光秋色,景色怡人。但外界已進入隆冬。掌管這個世界的人已腐朽,墮落,走向了自我毀滅之路。由此可見,寧、榮兩府的沒落是必然的。
作者描寫眾多的女性,并給予她們極大的關愛和同情。書中描寫了幾對男女的婚姻。例如,賈璉與尤二姐、柳湘蓮與尤三姐、賈寶玉與林黛玉。尤二姐對愛情一廂情愿,被鳳姐迫得自殺。尤三姐決定重新做人,但柳湘蓮聽信他人所言,認為尤三姐不干凈,便解除婚約,使尤三姐用鴛鴦劍自刎。林黛玉為了真摯的愛情而付出生命,而寶玉不愿屈服父母的安排,步人空門。
可見,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是追求自由、平等、個性解放的具體體現(xiàn)。同時他們之間的愛情發(fā)展也是本書思想得以升華的重要源泉。
本書中賈政下決心打死賈寶玉的描寫,這說明兩大思想矛盾極大對立起來,即封建宗法與自由民主思想的對立。由于自由民主思想在當時還非常脆弱,處于萌芽階段,強大的封建宗法思機發(fā)殺它,是非常容易的,所以最終只能自生自滅,
小說中塑造了一個反封建宗法的叛逆者,主人翁賈寶玉敢于挑戰(zhàn)封建宗法,帶有民主思想,雖然他的追求個人自由的目標未實現(xiàn),但他全新的形象躍然紙上,在文學史上“史無前例”。這是因為當時社會處于黑暗、渾沌的時期,作者曹雪芹給未來的社會光明和希望。
賈寶玉不僅是封建宗法的叛逆者,而且是理想社會的使者。他對一切人善良和友愛,十分同情周圍女性的不幸遭遇,認為男子濁,女子清,期待一個全新的世界——男女平等。中國兩千年的封建統(tǒng)治一貫都是男尊女卑,怎么會男女平等呢?在200多年前,我們偉大的作家曹雪芹已經(jīng)設想了一個理想的社會,這一理想的社會在他的小說中展示出來,讓人不得不佩服曹雪芹思想之深之遠。
從以上對《紅樓夢》的人物和思想內容的分析可以看出,《紅樓夢》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是對舊社會的揭露和批判,同時,創(chuàng)造出一個全新的理想世界——眾生平等,博愛。今天,我們還在為此而努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