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華 陳方欽 張運強 朱中平 譚輝 郭必坤
(1,湖南加農正和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410329; 2,PSY 應用研究院 410329)
非洲豬瘟 (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豬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豬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且感染無明顯的品種、年齡和性別的差異[1]。自2018年8月從遼寧省沈陽市報道的第一起非洲豬瘟至今,疫情基本覆蓋了整個中國,給養(yǎng)豬業(yè)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很多集約化養(yǎng)豬場面臨生產母豬死亡或被迫清欄,而從外面引種對豬場而言又存在巨大的生物安全風險,因此,將三元商品代母豬留作種用會成為未來2~3年豬場恢復生產的必然需求。
體型盡量高、長及寬,腹部良好、軀體線條符合種用要求,肢蹄健壯、無明顯的關節(jié)腫脹,外陰大小及形狀正常,至少保持有效乳頭6 對以上且乳頭間隔均勻,無瞎乳頭和副乳頭,健康狀況良好的三元母豬,切忌按商品豬的體型標準來留種。
劉慶偉等(2018)[2]研究表明,大白豬和長白豬的窩產總仔數(shù)和窩產活仔數(shù)顯著高于杜洛克豬。三元母豬可能受父本杜洛克品種產仔性能的影響,在產仔數(shù)方面不及二元母豬,建議生產中選擇產仔數(shù)多、泌乳期仔豬成活率高及泌乳力強的高產母豬后代留作種用。
盡可能早的選擇,在50~60kg 時對三元母豬進行初選; 在100kg 再次進行篩選; 初配時期是后備母豬最后一次選擇,處理那些發(fā)情狀態(tài)不明顯、發(fā)情不規(guī)律及長期不發(fā)情的母豬。
選留健康狀況良好、無淚斑、被毛光亮及應激小的三元母豬,且在入群前ASFV 抗原檢測呈陰性。
在轉入后備母豬棟舍前要對舍內環(huán)境多點涂抹用熒光定量PCR 檢測,保證ASFV 陰性才能進豬,此后欄舍和豬群每間隔10d 檢測ASFV,實時監(jiān)測豬群疫病動態(tài),以便在第一時間采取應對措施,根據豬場實際情況制定三元母豬的免疫程序、保健程序及驅蟲計劃。
一般宜為群養(yǎng),每欄6~8 頭,每頭母豬欄舍面積在3m2以上,適當增加運動以減少肢體疾病的發(fā)生,舍內環(huán)境溫度控制在18~23℃、濕度55%~70%,并保持良好的通風,減少環(huán)境因素對母豬發(fā)情行為的抑制。
石旭東(2003)[3]研究表明,利用成年公豬與性成熟前的后備母豬接觸可促進后備母豬提前達到初情期。建議在150~170日齡開始三元母豬的誘情,選擇性欲旺盛、經驗豐富的健康公豬,進到欄內與母豬口鼻充分接觸,每天早晚各一次,誘情時間相對二元母豬增加2~3min/欄,記錄首次發(fā)情時間和發(fā)情評分。對不發(fā)情的先采取并欄,并欄后的一個情期,若三元母豬仍然沒有任何發(fā)情癥狀,采取肌注PG600,注射后7d 仍不發(fā)情的或發(fā)情狀態(tài)不明顯的及時處理。
短時間光照或持續(xù)性黑暗會抑制母豬生殖系統(tǒng)的發(fā)育,延長光照則能促進母豬生殖器官的發(fā)育,提前性成熟。Mabryjw的研究表明,母豬對光照時間和強度也有閾值[4],保證充足的光照時間及光照強度,建議后備母豬16h 光照強度200Lux,并適當增加運動。
計劃留種的三元母豬(60kg 時)使用后備母豬專用飼料,日糧營養(yǎng)標準:消化能13~13.5MJ/kg、粗蛋白15.5%~17%、賴氨酸0.6%~0.8%、鈣0.85%~1.0%、磷0.65%~0.8%,同時在飼料中額外添加促進母豬生殖系統(tǒng)發(fā)育的生殖營養(yǎng)產品,促進初情期啟動、子宮發(fā)育更好及促進排卵。
田先進(2007)[5]研究表明,杜長大三元豬平均日增重比長大二元豬顯著提高??紤]到三元母豬的增重更快,在75~80kg 逐漸控制采食量,平均飼喂量2.5~2.7kg/d。在7.5~8月齡時,背膘保持在14~16mm,體重120~130kg。
配種前兩周改用哺乳料自由采食,同時在飼料中額外添加生殖營養(yǎng)的產品,促進三元母豬更好的發(fā)情及排卵。三元母豬建議在7.5~8月齡,第2~3 個情期配種,體重135~150kg 完成首次配種; 出現(xiàn)靜立反應后盡快輸精,輸精3 次,兩次的間隔時間為10~12h。
丹系長白公豬因其體形長、繁殖力強的特點,選用新丹系長白豬作為三元母豬的首選父本,盡量選擇后軀豐滿的長白公豬; 大約克作為次選父本,同樣應選擇體型較長的大約克公豬。
初產母豬的飼喂程序與經產母豬不同,嘉吉CAN 荷蘭研發(fā)中心數(shù)據顯示,初產母豬采用“低中高” 比“高低高” 飼喂程序產活仔數(shù)明顯提高,建議三元母豬采用“低中高” 的飼喂程序。
朱中平等(2011)[6]研究表明,飼料中額外添加生殖營養(yǎng)對提高配種受胎率、改善產仔性能方面效果顯著。三元母豬胚胎數(shù)量相對二元母豬少,建議在妊娠飼料中持續(xù)添加生殖營養(yǎng)的產品。
分娩當天不喂飼料,飼喂500g 麩皮+5kg 水+300g 糖+30g鹽/頭,促進母豬體能恢復及電解質平衡,分娩后飼喂泌乳料量每天按0.75kg 逐日遞增,至產后第7 天實現(xiàn)自由采食,以減少母豬泌乳期體重的損失。
分娩前用0.1%高錳酸鉀溫水擦洗母豬乳房及后軀,起到消毒、按摩,同時促進催產素的分泌。
母豬分娩過程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產道黏膜的損傷以及劇烈的宮縮,母豬會感到不適和疼痛,建議母豬在分娩過程中輸液以補充體能損耗。三元母豬的產道狹窄,當胎兒過大時更容易出現(xiàn)難產,要保持分娩舍的安靜,控制舍內環(huán)境溫度在20℃~25℃,、濕度55%~70%,減少可能外源性應激的發(fā)生。產程長,母豬感染概率增加,仔豬出生后的活力也會減弱,因此要及時、正確處理。
母豬分娩結束后體能消耗大、宮縮能力相應減弱,子宮內可能會有殘留的胎衣碎片、血液及組織滲出物,需要做好母豬分娩后的清潔工作以及正確的護宮,建議使用促孕灌注液“宮炎凈” 沖洗,促進異物排出,同時肌注抗菌消炎藥物降低感染風險。
三元母豬較二元母豬泌乳性能差,需要在泌乳飼料中額外添加通乳、催乳的產品,使用植物提取物、木瓜酵素、蛋氨酸鉻等微營養(yǎng)元素預混劑調控乳腺發(fā)育和泌乳,促進斷奶仔豬的增重。
三元商品母豬由于自身遺傳特性會出現(xiàn)發(fā)情差、產仔數(shù)低、難產比例高、奶水少及母性差等問題,更加需要具有針對性的選種、培育及管理策略。在生產實踐中只有不斷總結才是挖掘三元商品母豬價值、提升養(yǎng)豬效益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