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王力弘
(什邡市人民醫(yī)院 四川 什邡 618400)
呼吸道是上呼吸道與下呼吸道所組成,并且與人體的鼻、咽喉共同構成了上呼吸道。人體上呼吸道內的黏膜處具有豐富的黏液腺分泌以及血流運動,可實現(xiàn)對吸入氣體有效的加濕與加溫。而氣管切開術之后所吸入氣體未經過呼吸道濕化及溫化的調節(jié)作用,因此造成氣道黏膜變得十分干燥,同時分泌物大量留置于氣道內導致細菌滋生,對于通氣及換氣功能產生不利影響,因而加強氣管切開術后患者氣道濕化管理至關重要。
目前臨床中比較常用的霧化吸入主要有氧氣驅動與超聲霧化吸入,其中超聲霧化吸入是利用超聲波具有的定向壓強作用,促進液體表面發(fā)生隆起,同時液面周邊產生空化效果,使?jié)窕恨D化為霧狀隨呼吸運動進入到患者呼吸道內進而發(fā)揮濕化氣道以及稀釋痰液的作用。該霧化吸入的霧氣量相對較大,同時其霧化密度高,會對呼吸道內空氣產生排斥,容易誘發(fā)患者嗆咳及呼吸困難等不良反應,并且由于超聲霧化吸入器可能多人交叉使用,因而容易誘發(fā)患者交叉感染。而氧氣驅動霧化吸入則是通過高流速氣流對濕化液進行撞擊,使其變?yōu)榧毿§F粒狀并進入到患者各級支氣管內,在霧化過程中也可提供一定量氧氣,因此可幫助緩解病人缺氧情況。同時,該霧化方式不容易誘發(fā)刺激性嗆咳且病人耐受性良好,也是現(xiàn)階段臨床中氣道濕化以及霧化治療中的主要方式。
該方法是指將濕化液由氣管導管口注入氣道,通常利用一次性注射器對其前端針頭進行去除,并每隔半小時左右向氣道內加入5毫升左右濕化水,或者在患者吸痰之前注入生理鹽水。有研究中[1]-[2],對于患者吸痰之前事前注入5毫升生理鹽水與吸痰之前未注入生理鹽水的應用效果進行了對比,研究結果顯示通過注入生理鹽水可降低患者呼吸機相關肺炎發(fā)生率。主要原因在于通過在吸痰之前適量注入生理鹽水,可發(fā)揮沖洗氣管套管以及防止痰液蓄積等作用,因而可降低并發(fā)癥風險。
將生理鹽水作為氣道濕化液依據(jù)濃度差異,又可區(qū)分為0.45%NS與0.9%NS。
NS是氣道濕化液進入患者呼吸道內伴隨呼吸過程水分蒸發(fā),進而沉積于患者肺泡支氣管處的內離子,此時容易誘發(fā)高滲狀態(tài),對患者氣道黏膜形成刺激,進而誘發(fā)支氣管水腫以及痰液黏稠等情況,進一步增加了患者肺部感染風險。有研究中[3]-[4],將等滲生理鹽水和痰液進行混合并震動發(fā)現(xiàn)無法稀釋,在吸痰之前通過注入等滲生理鹽水將會加重患者喘憋感以及痛苦。而0.45%NS屬于低滲溶液,當其進入患者氣道后水分能夠蒸發(fā)并濃縮停留在患者氣道中,液體具有的滲透壓同人體正常的生理需求較為符合,可實現(xiàn)稀釋痰液以及減少痰痂等目的,其應用效果好于0.9%NS。
碳酸氫鈉其PH值超過7,PHP酸堿度達到4-6時最適宜于真菌生長。因此,碳酸氫鈉為弱堿性溶液可對真菌生長形成抑制作用,并且碳酸氫鈉溶液具有一定的皂化能力,可幫助對黏痰進行軟化改善痰液吸附力并促進患者纖毛運動,可促進痰液順利排出。
通過對患者痰液黏稠度進行分級來對其氣道濕化效果進行評估,其中I度痰為患者痰液較為稀薄,其外觀接近泡沫樣的米湯,在吸痰之后并無痰液發(fā)生滯留。Ⅱ度痰也就是中度黏稠痰,與I度痰相比更加黏稠,在進行稀釋之后可能存在少量的痰液發(fā)生滯留情況,并且通過水沖洗可將其清除。Ⅲ度痰更為黏稠且色澤為黃色,通常吸引管滯留一定的痰液,水無法清洗。通過該方式具有便捷成本低和簡明等優(yōu)勢,但是具有一定主觀性。
是指通過觀察患者痰液、黏稠度以及生命體征指標進行綜合評估,若痰液較為黏稠且不容易被吸出,或者被咳出且吸引管內存在痰痂經由聽診患者氣道內存在痰鳴音可判定為濕化不足。若吸引管內并未見痰痂同時痰液較為稀薄,可通過自主咳嗽順利排出,經由聽診患者雙肺和氣道均未見痰鳴音,其患者呼吸道順暢則可判定為濕化滿意。若患者的痰液過度稀薄且不斷的需要吸引,經由聽診患者雙肺和氣道存在痰鳴音且患者存在頻繁咳嗽以及躁動不安情況,則可判定為濕化過度。
通過應用溫濕度記錄儀對氣管插管或者切開導管開口處的氣體溫度和濕度進行測量,其中可通過儀器讀出相對濕度,使該方式的評價方法較為復雜且費時,需要應用附加裝置同時費用相對較高。
氣管切開術是幫助建立患者呼吸通道以及維持其生命體征的重要措施,而氣道濕化則是在氣管切開術后進行氣道管理的主要環(huán)節(jié)。目前對于氣道濕化方法以及氣道濕化液的具體選擇其種類繁多,然而對于氣管切開術后最優(yōu)的氣道濕化方法以及濕化選擇尚無統(tǒng)一定論,現(xiàn)有的各類氣道濕化方法以及濕化液均各有其利弊。因而廣大臨床工作者還需要綜合評估患者病情以及醫(yī)療費用等各方面情況,合理選擇具有安全和高效性的氣道濕化方式以及濕化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