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德鄰
1973年步入養(yǎng)生保健路。一路行來,路徑越走越寬廣,方向越來越清晰,方法越來越科學合理,效果也越來越好。我今年88歲。去年底體檢,除前列腺增生和總膽固醇稍超,各項指標保持往年好水平,均在正常范圍。吃得下,睡得著,二便通。標準體重。身體尚算健康。這完全得益于45年來堅持走養(yǎng)生保健路。
我的養(yǎng)生保健路徑,由主路徑、副路徑和分路徑組成。主路徑指引航向,副路徑把舵運行,分路徑應對變故,靈活操作。三徑合一,各司其職,彼此互動,相得益彰。
遵循世界衛(wèi)生組織和原衛(wèi)生部首席健康專家洪昭光等提出的老年人健康“四大要領(lǐng)”(又稱“四大基石”,即: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戒酒,心理平衡),以此為引領(lǐng),把“四大要領(lǐng)”貫穿于整個養(yǎng)生保健過程,定好航向,把好舵,保證“四大要領(lǐng)”沿著指定航向運行,不止步,效果不受影響。
按主路徑指引的航向,“四大要領(lǐng)”內(nèi)容深化,運行具體化,操作規(guī)范化,效果常態(tài)化。自我運行,自成體系,形成“四大要律”,保證“四大要領(lǐng)”做到位。
起居有常,運作有序。每天睡覺、吃飯、排便、運動鍛煉、看書報,甚至吃水果、喝牛奶都有一定時間。心情愉悅、平靜。家庭和睦幸福。
運動成為不變的定律,日常生活的準則。運動內(nèi)容、時間、方法都成定律,固定不變。早晨先做自編保健按摩(15個動作)。有利于防治前列腺增生等慢性病部位手法加重,次數(shù)增多。1個多小時。戶外活動,老伴患老年癡呆癥后停止,改做室內(nèi)氣功、按摩等。睡前熱水泡腳擦腳心(涌泉穴)。
飲食節(jié)制,有律守節(jié)。長期實踐中,形成一套適合自己與老伴體征及口味,搭配科學、均衡、合理,穩(wěn)定有效的膳食系列。分每天必食、多食、常食、重點食等幾大系列,分別定出食譜,按譜操作。定時、定量,寧可少吃,不可多吃,七八分飽,不暴飲暴食。早晨喝一杯蜂蜜(拌蜂皇漿)溫開水,含幾片人參。晚餐前吃一小包靈芝孢子粉。蔬果雜、葷菜、主副搭配,以素為主,主副合理,吃得雜些、多樣些、清淡些、均勻些。每天不少于15種,多達20多種。不抽煙,不喝酒。近幾年每天喝一小杯干紅葡萄酒。不亂吃保健品。
“律”之運行,貴在有恒。以“恒”促律,“律”運轉(zhuǎn)自如。反過來,“律”之成效,又促進恒心的堅定,信心的增強。沒有“恒”一切都成空話。
針對諸如自己或家人患病、外出旅游探親、家中來客人及突遇狂風暴雨、暴雪等變故,靈活應對,分路徑從此應時而生。
上路以來,未參加過培訓,未從過師。除跟師傅學過24式、42式簡化太極拳。各種運動、膳食內(nèi)容、方法均源于書籍報刊。1973年,生了一場病,肝區(qū)疼痛,乏力。省、地醫(yī)院檢查,肝功能正常,求醫(yī)問藥,效果不佳。煩惱之際,從新華書店買來一本《保健按摩》。閱后,依樣畫葫蘆,學練氣功(八段錦、六段功)。練著練著,自覺舒適,疼痛不知不覺消失,慢慢恢復了健康。從此,家中訂了《健康指南》《益壽文摘》《中國老年報》《報刊文摘》等多種報刊。每看到有關(guān)“四大要領(lǐng)”內(nèi)容,尤其一些親歷者介紹的方法、經(jīng)驗,或剪或摘錄,自認為適合自己,簡單易學好記的就仿效踐行,經(jīng)實踐證明效果好的就堅持不懈去做。發(fā)現(xiàn)新的方法、經(jīng)驗,篩選、移植、調(diào)整、充實、完善,為我所用。多年來,已剪貼數(shù)百篇,裝訂成厚厚一本,還專門備了一本膳食摘錄。內(nèi)容分養(yǎng)生鍛煉、四季食譜(食補食療)、防病治病、生活(讀書)知識等幾類。常翻閱,常仿效,常得益。
一書開了竅。書報刊成為我養(yǎng)生保健路上不可缺少的良師益友。六七十年代,患胃病,消化不良。學習書報刊,采取運動、食療方法,每天按摩胃部(天突穴等),長期喝牛奶,重于保養(yǎng)。多食利于養(yǎng)胃食物,現(xiàn)胃病痊愈。早幾年肩周炎,從《報刊文摘》看到《一套操治好了頸椎病》一文,仿效9個動作,疼痛緩解、消失。老伴患癡呆癥后,此操一度中斷,致肩周炎反彈,重新鍛練后又恢復正常。事實使我感到不學習不行,不學不開竅,停練就反彈,從而更加堅定走養(yǎng)生路的信心和決心。
一年四季,春溫、夏熱、秋涼、冬寒,人與自然要相適應。在“四大要律”總體不變前提下,根據(jù)中醫(yī)“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和“春養(yǎng)肝,秋養(yǎng)肺,冬養(yǎng)腎臟”的理論,春季以養(yǎng)肝為先,食品強調(diào)平衡。宜多食利肝、素淡食品,保護人體陽氣。運動宜經(jīng)脈松弛,避免過度活動,不宜出汗。夏季食品宜解暑消熱、生津、益氣,宜溫爛,忌生冷,宜清淡,忌油膩,多食魚、菇、豆類,忌過度食肉。秋季食物不貪涼喜冷,不宜食燥熱食物。多吃油脂、蔬菜、水果、乳品、蜂蜜、動物肝等。補充水分防秋燥。運動加強耐寒鍛練,多做深呼吸。冬季最有利于人體陽氣與腎臟閉藏。飲食加強調(diào)理,注意補腎陽,多吃牛、羊肉等溫熱食物;多食含多種維生素食物;多喝熱湯,滋潤臟腑。加強防寒保暖鍛煉,運動等太陽出來等。
人和自然變幻莫測,遇變故,應主動應對,靈活操作,保證“四大要律”運行不止。實踐中,主要采取以下應對措施:①鍛練地點,由室外改室內(nèi)。老伴患癡呆癥后,早晨戶外鍛練,就改在室內(nèi)或陽臺。②調(diào)整運動內(nèi)容,停止室外太極拳等內(nèi)容。重點做床上按摩和陽臺邊做氣功、自編保健操,邊照顧老伴。③見縫插針,化整為零,利用間隙,運動始終不受阻。做家務(wù)時,邊煮飯做菜,邊燒開水,邊做手、臉、腰、腿等活動;外出前,時間允許,鍛練了再走;乘火車、輪船、飛機,躺著、坐著均可做些零星動作。膳食方面,早備料、巧安排,遇變故礙不著;來客人,除添增待客食品,仍可保持原食譜;外出吃食多選清淡蔬菜和魚蝦、薯類等。雖然運動內(nèi)容、方法、時間、地點有所改變,但重點保證了按摩、氣功、保健操等,每天運動一個半小時,原有效果仍未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