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鋮 蔣賢 張?zhí)撉?/p>
(1 溧陽市人民醫(yī)院急診科 江蘇 溧陽 213300)
(2 溧陽市人民醫(yī)院功能科 江蘇 溧陽 213300)
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PSVT)是一類與房室交界區(qū)相關的折返性心動過速,是急診科醫(yī)師最常見心律失常之一。其中房室結內折返性心動過速(AVNRT)與房室折返性性心動過速(AVRT)占90%以上。
目前常用的復律方法包括:刺激迷走神經、藥物以及電復律等。其中Valsalva動作因簡單無創(chuàng),是PSVT患者一線復律方案,但是由于動作不到位,成功率較低(17%)。改良Valsalva動作在傳統(tǒng)Valsalva動作上改進,使得治療成功率大大提高。國外研究報道有效率可達43%,該方法逐漸在國內普及。本研究旨在分析總結近期本院PSVT患者通用改良Valsalva動作復律的臨床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本研究選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溧陽市人民醫(yī)院急診科收治的PSVT患者,共41例。納入標準: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心功能正常的PSVT患者。排除標準:(1)循環(huán)不穩(wěn)(收縮壓低于90mmHg);(2)有心房顫動病史;(3)主動脈狹窄;(4)有心肌梗死病史;(5)三度房室傳導阻滯;(6)青光眼;(7)視網膜病變;(8)各種原因不能進行Valsalva動作或不能平躺;(9)腿部疾病不能抬高下肢。
入選患者在急診搶救室內常規(guī)心電監(jiān)測,完善12導心電圖,排除相關禁忌,并詳細告知復律流程。
改良Valsalva動作:患者取半臥位,深吸氣后用力吹氣使吹氣壓力達40mmHg(通過改裝血壓計或者氣囊壓力表測定),維持15秒,然后立即將患者平臥,被動抬高雙腿45秒,根據心電監(jiān)護判斷情況。如失敗可再嘗試2次。未轉復者選擇二線方案(維拉帕米、普羅帕酮、胺碘酮、電復律等)。
通過復查心電圖證實,3次及3次內動作復律成功患者納入成功組,否則納入失敗組。在對患者的觀察過程中記錄患者基本信息:性別、年齡、發(fā)病持續(xù)時間、PSVT類別、心率、收縮壓、PSVT病史。并觀察患者的復律成功率跟不良反應。
數據采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復律成功組中,男性10例,所占百分比為41.67%;女性14例,所占百分比為58.33%;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3.8±14.2歲,發(fā)病持續(xù)時間為65±42.2min;患者的AVNRT 14例,所占百分比為58.33%;AVRT 10例,所占 備 份 比 為41.67%; 患 者 的HR 178.3±14.1次/分,SBP 111.8±11.5mmHg;有既往史患者19例,所占百分比為79.17%;無既往史患者5例,所占百分比為20.83%。在復律失敗組中,男性9例,所占百分比為52.94%;女性8例,所占百分比為47.06%;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7.8±14.8歲,發(fā)病持續(xù)時間為138.2±149.8min;患者的AVNRT 10例,所占百分比為58.82%;AVRT 7例,所占備份比為41.18%;患者的HR 175.4±11.8次/分,SBP 119.9±16.9mmHg;有既往史患者11例,所占百分比為64.71%;無既往史患者6例,所占百分比為35.29%。兩組患者男性比例、年齡、發(fā)病持續(xù)時間、PSVT類別、心率、收縮壓、PSVT病史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采用改良Valsalva動作復律成功率達58.5%;平均復律次數1.5次;其中15例1次復律成功,1次復律成功率為62.5%。
治療期間,所有入組患者均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手法復律未成功者均采用藥物復律。
改良Valsava動作機理主要是通過憋氣使胸腔壓力增高,導致右心的回心血量降低,當憋氣撤離時,大量血液在短時間內回流右心,從而反射性刺激迷走神經,阻斷室上速折返環(huán)。而低于30mmHg的壓力不能有效興奮迷走神經,高于50mmHg的壓力卻可能增加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故選擇吹氣壓力為40mmHg,并可通過改裝血壓計或氣囊壓力表能精確測得。這是一項無創(chuàng)、簡便、經濟的操作,投入成本低,安全性高,尤其適用于基層醫(yī)院,節(jié)約醫(yī)療資源。
綜上所述,改良Valsalva動作復律PSVT是有效、安全的,值得應用及進一步改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