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立艷
【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寫作文要從學生興趣入手。 針對低年段學生來說,正確流利的表達自己意愿,不重復、不間斷是最基本的要求。 給學生表達的機會,學會傾聽,學會轉(zhuǎn)述,明白別人的話,同時對老師、同學的話做出正確的理解和判斷。老師對學生的話及時的做出回應(yīng)、評價,使其建立表達的自信心,從而達到愿意說話。?
【關(guān)鍵詞】挖掘教材資源 ?重視文字積累 ?加大閱讀量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51-0081-01
古人云 “合抱之木,生于豪末; 九層之臺,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弊鳛樾W一線語文教師培養(yǎng)小學生打好寫作基礎(chǔ)是作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我們不斷地實踐、研究,從而總結(jié)出切實可行的、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和年齡特點的教學方法,讓我們的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寫作。
一、作文教學從說話、聽話入手
寫作文就是要讓學生“開口說話”。對于低年段的小學生學生來說,正確、流利的表達自己意愿,不重復、不間斷是最基本的要求。給學生表達的機會,學會傾聽,學會轉(zhuǎn)述,明白別人的話,同時對老師、同學所說的話做出正確的理解和判斷。作為老師,對學生所說的話要及時的做出回應(yīng)、評價,使學生產(chǎn)生表達的欲望,建立表達的自信心,從而達到愿意說話的教學目的。
1.教師要找準訓練說話的切入點。比如:課間同學們追著落葉玩耍,忽然發(fā)現(xiàn)天空中大雁正排著隊往南飛,此時,老師就可以問:你們知道他們要到哪里去? 你有哪些話要對大雁說?對于孩子們的回答老師要適當點撥,促成學生說得通順。
2.通過多種途徑練習說話。老師要給家長提出建議:多給孩子說話機會,比如讓孩子在家庭聚會上或重要場合上發(fā)言; 去超市購物后講述一下本次購物過程;在游樂場玩耍時可以事后與家長分享內(nèi)心感受,根據(jù)孩子的表達情況,家長可以適當?shù)亟o孩子一些語言,梳理孩子語言表達順序。這樣使家長與孩子在語言上產(chǎn)生互動,既增進了親子關(guān)系,又鍛煉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3.注意傾聽,學會轉(zhuǎn)述。傾聽是一種習慣,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習慣是十分必要的。要求學生課上認真傾聽老師講課,課下向家長轉(zhuǎn)述在學校發(fā)生的事或者是學校下發(fā)的通知等都是對學生傾聽、轉(zhuǎn)述能力的良好培養(yǎng)。
二、充分挖掘教材資源,做好課內(nèi)拓展
審視教材,全面把控。部編版語文教材在教學內(nèi)容安排上有梯度,有層次。講讀課文都會針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小練筆,對于高年段學生的習作訓練來說,這就為我們挖掘教材資源提供了很好的教學機會。
例如在教學“秋天”這個單元后,要求學生寫一寫不同場所的不同景物,這就要求我們充分利用教材資源,適時地訓練到位。學生從秋天的顏色、聲音、活動等方面對秋天有了了解,在學生掌握了寫作方法后,我們就應(yīng)該找準契機,插入一篇習作訓練《我眼中的秋天》,這樣既練習了各種寫作方法的運用,又引導學生走進自然,走進生活,激發(fā)了學生對生活的熱愛,陶冶了學生的情操。
三、充分挖掘教材資源,做好課外延伸
駕馭教材、超越教材。每篇閱讀課文都有作者的寫作意圖,作為教師站在不同的視角審視全文,除了看看這篇文章能帶給我們哪些知識點之外,更重要是明確它傳遞給我們怎樣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賣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麥作家安徒生先獻給我們的經(jīng)典童話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的悲慘命運激起了小讀者對她深深的同情,小女孩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個遙不可及的愿望撞擊了小讀者們心靈,讓她們更加感受到自己生活的幸福。作為教者,要抓住學生情感的主線,適時地開展一系列活動:1.進行一次小練筆,請你對賣火柴的小女孩說一說心里話。(強調(diào)的是在作文講評時,要求學生把自己的作文讀給老師和同學們聽,讓學生之間互相點評,互相借鑒。)2.開展一次綜合實踐活動,向需要資助的貧困山區(qū)的的小伙伴伸出援助之手。由文本走向生活,由課內(nèi)外延伸到課外,由情感態(tài)度上升到價值觀,這正是學生寫作的真正目的所在。
四、重視語言文字的積累,加大閱讀量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小學生要心靈澄明,就得認真讀書,時時補充新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作為語文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讓學生愛上閱讀。在教學中我們一直在尋找能夠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方式方法。
1.教會學生在讀書中積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讀得越多,人也就越澄明。在讀書的過程中做好讀書筆記,可以摘抄喜歡的好詞好句,這是最簡單的積累方法,也可以利用工具筆圈圈畫畫,這樣醒目、美觀,帶動學生積累的積極性,達到積累的良好效果。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我們還可以開展“讀書匯報會”、“講故事”、“詩歌朗誦比賽”、“展評優(yōu)秀的讀書筆記”等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能充分有效地檢查閱讀情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享受閱讀的樂趣,帶動閱讀熱情,鞏固閱讀成果,讓課外閱讀體現(xiàn)出時效性,既加大了閱讀量,又積累了語言文字。做好與家長的溝通工作,建議家長每周帶學生去一次讀書館 ,查閱相關(guān)的學科知識,拓寬學生知識面,感受良好的閱讀氛圍。
2.培養(yǎng)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在觀察中搜集習作素材。 欲要看究竟,處處細留心,充分利用便條這種聯(lián)系方式,給同學,給家長,給老師寫一寫自己的心里話,這樣既做到了有事溝通又積累了語言文字。有效利用語文課堂,在分析課文時教會學生閱讀方法,比如,引導學生從人物語言、動作、心理等方面去分析人物特點;從天氣、場景、環(huán)境描寫方面去體會人物內(nèi)心情緒的變化;重點段落可以朗朗上口,也可以默默心里讀,以此達到良好的閱讀效果。作為老師要不斷閱讀,以身示范,與學生分享閱讀書目,與學生交流閱讀心得。
在習作的教學中,我們應(yīng)該樹立大教育觀,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服務(wù),做好奠基工程,使我們的作文教學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