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春
(大連市普蘭店區(qū)中心醫(yī)院,遼寧 大連 116200)
股骨頸骨折很容易導致患者活動能力受損,導致股骨頸骨折患者自我生活能力下降,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而且股骨頸骨折后可帶來明顯疼痛,恢復的時間長,臥床時間長,容易引起肺炎,尿路感染,下肢深靜脈血栓和褥瘡等癥狀[1-2]。即使病情好轉,患者也可能出現(xiàn)各種并發(fā)癥,慢性疼痛和功能恢復不良等,嚴重影響手術治療的有效性和病人的生活質量。為確保手術治療的療效,加強術后功能恢復,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本研究將2017年2月-2018年6月90例股骨頸骨折術患者隨機分組,對照組遵循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落實全面康復護理干預。分析了康復護理對股骨頸骨折術后患者的作用,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將2017年2月-2018年6月90例股骨頸骨折術患者隨機分組,觀察組男性、女性分別是29和16例。年齡47-79歲,平均(56.24±2.91)歲。對照組男性、女性分別是27和18例。年齡48-79歲,平均(56.89±2.43)歲。2組一般資料相似。
2 方法:對照組遵循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落實全面康復護理干預。(1)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及時通知股骨頸骨折術患者及其股骨頸骨折患者家屬手術成功,消除患者以及家屬恐懼和煩躁情緒,并在手術后康復過程中進行心理疏導。對股骨頸骨折術患者介紹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是確保股骨頸骨折后順利康復的關鍵要點。有針對性地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明確其是否有抑郁和焦慮等狀況,及時利用特定方法解決患者的心理問題。確?;颊咴谡麄€術后和康復階段都可保持樂觀態(tài)度和良好的情緒,積極配合康復治療。(2)預防并發(fā)癥的護理:股骨頸骨折術患者長期臥床休息后容易引起并發(fā)癥,包括下肢深靜脈血栓和肺炎等,在術后康復護理階段,應采取特別的護理措施努力規(guī)避并發(fā)癥風險,如:患者及家屬要保持床面整潔,做好潔膚護理,保持局部清潔干燥,加強局部按摩,防止壓瘡;鼓勵患者多飲水,預防尿路感染。避免憋尿。指導患者床上鍛煉,通過有節(jié)律放松和收縮肌肉,避免形成局部血栓;加強患者的手術切口的無菌護理,預防切口感染。(3)康復訓練:早期鍛煉可以改善股骨頸骨折術患者局部血液循環(huán)和強化肌肉力量,改善關節(jié)功能。針對不同患者制定個體化的康復訓練計劃,確??祻妥o理循序漸進開展[3-4]。
3 觀察指標:比較2組股骨頸骨折術患者滿意水平;股骨頸骨折術后康復要點的認知程度、股骨頸骨折術康復訓練的依從性水平(0-100分,得分越高則掌握度越高);護理前后患者焦慮的癥狀積分、抑郁的癥狀積分、疼痛的癥狀積分;股骨頭壞死、下肢深靜脈血栓等股骨頸骨折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4 統(tǒng)計學方法:計量資料t檢驗,計數(shù)資料則落實x2檢驗,采取SPSS19.0統(tǒng)計,P<0.05顯示差異顯著。
5 結果
5.1 2組股骨頸骨折術患者滿意水平比較:觀察組股骨頸骨折術患者滿意水平45(100.00),高于對照組股骨頸骨折術患者滿意水平36(80.00),P<0.05。
5.2 2組護理前后焦慮的癥狀積分、抑郁的癥狀積分、疼痛的癥狀積分比較:對照組患者護理前焦慮的癥狀積分、抑郁的癥狀積分、疼痛的癥狀積分分為(63.05±5.72)分、(64.96±5.68)分、(6.67±1.42)分,護理后焦慮的癥狀積分、抑郁的癥狀積分、疼痛的癥狀積分分為(42.83±1.28)分、(44.39±1.42)分、(3.78±1.56)分;觀察組患者護理前焦慮的癥狀積分、抑郁的癥狀積分、疼痛的癥狀積分分為(63.98±5.75)分、(64.00±5.65)分、(6.65±1.44)分、護理后焦慮的癥狀積分、抑郁的癥狀積分、疼痛的癥狀積分分為(21.42±2.58)分、(21.85±2.02)分、(1.16±0.09)分。統(tǒng)計學分析后,2組患者護理后的焦慮的癥狀積分、抑郁的癥狀積分、疼痛的癥狀積分均優(yōu)于護理前(P<0.05),且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護理后的評分(P<0.05)。
5.3 2組護理前后生活質量各項積分比較:對照組患者護理前生活質量各項積分生理功能積分、社會功能積分、物質文化積分分為(61.05±5.71)分、(61.96±5.68)分、(61.67±1.42)分,護理后生活質量各項積分生理功能積分、社會功能積分、物質文化積分分為(83.83±1.28)分、(83.39±1.42)分、(83.78±1.56)分;觀察組患者護理前生活質量各項積分生理功能積分、社會功能積分、物質文化積分分為(61.98±5.75)分、(61.00±5.65)分、(61.65±1.44)分、護理后生活質量各項積分生理功能積分、社會功能積分、物質文化積分分為(94.42±2.58)分、(95.85±2.02)分、(96.16±0.09)分。統(tǒng)計學分析后,2組患者護理后的生活質量各項積分生理功能積分、社會功能積分、物質文化積分均優(yōu)于護理前(P<0.05),且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護理后的評分(P<0.05)。
5.4 2組股骨頸骨折術后康復要點的認知程度、股骨頸骨折術康復訓練的依從性水平相比較:觀察組股骨頸骨折術后康復要點的認知程度、股骨頸骨折術康復訓練的依從性水平優(yōu)于對照組,P<0.05,其中,觀察組股骨頸骨折術后康復要點的認知程度、股骨頸骨折術康復訓練的依從性水平分別是(97.45±2.97)分、(94.41±3.57)分,對照組股骨頸骨折術后康復要點的認知程度、股骨頸骨折術康復訓練的依從性水平分別是(84.24±1.41)分、(85.56±3.61)分。
5.5 2組股骨頭壞死、下肢深靜脈血栓等股骨頸骨折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觀察組股骨頭壞死、下肢深靜脈血栓等股骨頸骨折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其中,對照組股骨頭壞死發(fā)生有4例,感染發(fā)生有4例,下肢深靜脈血栓發(fā)生有3例。而觀察組僅有1例下肢深靜脈血栓和1例感染出現(xiàn)。
手術治療股骨頸骨折的最終目標是盡早恢復患者的肢體功能、自主活動能力和改善生活質量。然而,許多患有股骨頸骨折的患者在發(fā)病之后運動障礙,臥床時間長,長時間臥床增加了并發(fā)癥風險,可延遲康復時間,且增加了死亡風險。對于這類骨科疾病,只有通過合理的康復護理,盡早進行功能鍛煉和減少并發(fā)癥,才能保證股骨頸骨折手術治療的效果,減少并發(fā)疾病的發(fā)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自我生活能力[5-7]。
本研究中,對照組遵循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落實全面康復護理干預。結果顯示,觀察組股骨頸骨折術患者滿意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股骨頸骨折術后康復要點的認知程度、股骨頸骨折術康復訓練的依從性水平優(yōu)于對照組,P<0.05;護理前2組焦慮的癥狀積分、抑郁的癥狀積分、疼痛的癥狀積分相似,P>0.05;護理后觀察組焦慮的癥狀積分、抑郁的癥狀積分、疼痛的癥狀積分優(yōu)于對照組,P<0.05。護理前2組生活質量各項積分相似,P>0.05;護理后觀察組生活質量各項積分優(yōu)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股骨頭壞死、下肢深靜脈血栓等股骨頸骨折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全面康復護理干預在股骨頸骨折術護理中的干預結果確切,可有效提高患者對于康復知識的認知,并提高了康復護理的行為,有效改善了生活質量,較好緩解了疼痛和焦慮抑郁的心理,減少了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患者對于護理服務有較高的滿意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