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新課標規(guī)定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閱讀量達400萬字以上。讓一個群體愛上閱讀,不能僅僅靠老師的督促和指導,這需要社會、學校、家庭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才能促成真正的大閱讀。這就必須從問題的源頭著手,解決好學生的課外書來源和閱讀時間及閱讀方法至關重要。
關鍵詞:農村初中 "課外閱讀 "語文素養(yǎng)
開展語文課外閱讀,可以鞏固學生課內閱讀的成果,提高閱讀能力,開拓視野,鍛煉思維,陶冶品德,是學生積累語言,豐富知識的有效方法。由于受到家庭、社會、學校等各方面條件的限制,要想讓農村學生學好語文,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課外閱讀的指導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本人多年來一直執(zhí)教于農村中學,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如何指導學生課外閱讀談談體會。
一、農村初中生課外閱讀存在的問題
課外閱讀資源匱乏,閱讀環(huán)境不善。農村學校由于經濟條件差,缺乏資金,無法建立一個能滿足學生閱讀需求的圖書室,因此不能給學生提供良好的課外閱讀環(huán)境和空間。而且農村學校藏書較少,學校很少采購課外閱讀書籍,導致學生課外書的借閱無法得到保障,課外閱讀需求得不到滿足。其次家長自身素質較低,家庭閱讀氛圍差。農村學生家長的文化程度一般較低,他們認識不到課外閱讀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而且認為課外閱讀就是看一些雜書、閑書,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在他們的心目中能自覺完成家庭作業(yè)的孩子,就是一個乖孩子。
二、學生對課外閱讀缺乏興趣,創(chuàng)新的內容
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難以形成。在家中,家長不能成為學生課外閱讀的榜樣,由于受自身條件的限制,工作之余,家長很少去閱讀書籍,也不會督促子女去博覽群書,不會引導學生去讀課外書籍,也無法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其次,學校不能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由于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有部分教師還是難以打破圍著教科書轉的模式,很少鼓勵學生去看一些有益的書籍,他們認為,課余時間可以看點課外書,但是早自修看課外書就是浪費時間。這樣的理念也直接導致了語文課堂教學與課外閱讀脫節(jié),造成課堂所學的方法無用武之處。反之,也影響語文教學學生思路狹窄,難以有創(chuàng)新的思維,創(chuàng)新的內容。
三、指導學生采用科學的閱讀方法,才能讀好書
別林斯基曾經說過:“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的書,比不讀還壞?!碧幱谇髮W階段的初中學生大都不大明確自己該讀什么書,這就需要教師的指導。首先,選擇思想健康、故事性強、篇幅短小、符合學生年齡特征、有益于學習的讀物。生活中有許多雜志、報刊比較適合學生閱讀,教師就要適時推薦給學生閱讀。比如暢銷的雜志———《讀者》中就許多文章短小、精美且具有極強的故事性,可以推薦給學生閱讀,讓學生在故事中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從而喜歡上閱讀,除此外,還有《中學生》、《兒童文學》、《少年與法》等刊物均是值得向學生推薦的。只有讀好書,才能陶冶情操,凈化思想,提升修養(yǎng),才能“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長才”。其次,選擇文質兼美、針對性強的書籍,做到課內外結合,以一帶十,相互促進。如學習了《小橘燈》,可推薦學生閱讀冰心的《往事》、《繁星》等;還有在教學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可以結合課標要求讓學生接著讀《朝花夕拾》中其他的作品,特別是與新課標相配套的課外《讀本》中的美文,則更應重視閱讀積累。最后,還可根據學生的愛好及個性特點有針對性地個別指導。
四、創(chuàng)造時間,培養(yǎng)學生愛上閱讀
(1)鼓勵學生利用邊邊角角的時間。如飯后,睡前。每天抽5-10
分鐘看2-3篇小短文,再用5-10分鐘時間作筆記。摘錄一些好詞好句,寫寫自己的體會等。
(2)利用上課時間。每周要保證有一堂自由閱讀課,讓學生在課堂中自由閱讀。
(3)利用假期。雙休日和短假期可閱讀長篇的有深度的作品,如《三國演義》、《愛的教育》等。
五、輔導學生做讀書筆記,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平時要讓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教師要教會學生做讀書筆記,讀書筆記類型很多:摘抄型:摘抄好詞好句,科學珍聞,生活常識等以豐富語言,增長知識,啟迪思維,陶冶情操。提綱型:在讀過一本讀物后,把其中的要點或基本內容提綱挈領寫下來,掌握讀物的內容及作者的思路,從中學習表達事物的方法。感想型:再讀完一本讀物后,結合現實和個人經歷寫出對有關問題的認識及感想和體會,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想象型:主要是續(xù)編故事,改寫故事,發(fā)展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從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我們要通過提示范例,摘錄講評,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學生做筆記的能力。
課外閱讀無疑是重要的,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曾說的:“課外閱讀,用形象的話來說,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進的風?!彼脑捫蜗蟮馗嬖V我們,課外閱讀是開拓學生視野,開闊學生思路的一條重要途徑。從閱讀熱情和重視課外閱讀,語文成績也相對較好的學生的個例中,我們也明顯地感覺到了他們對課外閱讀的重要性的認識。只是苦于沒有太多的時間放在上面,因此雖有對重要性的認識,卻不能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中。然而作為一個教師,我們也必須讓學生明白,妥善處理好基礎課學習與課外閱讀的關系的問題。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有責任因勢利導地做好引導工作,教會他們閱讀的方法和技巧,指導他們合理地安排好閱讀時間,敦促他們挑選好合理的閱讀材料,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我們還應該從應試教育的桎梏中走出來,有意識地把課內和課外有機結合起來,營造出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做學生課外閱讀的知心人,善于和學生交流,摸準他們的脈搏,走在他們閱讀的前面,使學生的課外閱讀真正地為學習服務。同時也要讓學生明白,雖然健康的課外讀物的閱讀益于身心發(fā)展和思想、審美等各方面素質的提高,而作為一個中學生,基礎課程的學習仍然是其主要任務,課外閱讀只是一種課堂學習的有力補充。所以,中學生必須擺正主從位置,以便于合理安排時間。
綜上所述,農村初中生課外閱讀問題涉及很多面,我們要對其有一個全面、系統(tǒng)的認識,并且大力探索和研究將其有效解決的措施和辦法,從而使農村初中生的課外閱讀得到很好的落實,并促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為以后可持續(xù)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志燕.論初中生課外閱讀的現狀與指導策略[D]蘇州大學,2011.
[2]楊小明.初中課外閱讀的教學策略[D]北京大學,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