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11年進入鄉(xiāng)村學校教學的一位青年語文教師,盡管孩子們在學習上各方面的基礎都比較優(yōu)秀,但是很多學生一提到作文還是唉聲嘆氣,恐懼作文,不愛作文。作文難,難在哪里呢?難在無話可說,無事可寫,無情可抒,無法表達。針對這一系列的作文障礙,我憑借“QQ空間日記”這一浩瀚的網絡空間,以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為突破口,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進行了有效嘗試,學生的作文水平明顯提高。
一、搭建“QQ”平臺,消除畏懼,讓學生“敢寫”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互聯網已經遍布各個角落,我根據孩子們愛上網玩游戲的特點,將學生的上網興趣朝著寫作、閱讀、分享和查資料的方向轉移。統(tǒng)一要求學生進行QQ注冊,創(chuàng)建班級QQ交流群。
在教學中,我發(fā)現學生對作文的態(tài)度就是:怕寫不好,怕同學嘲笑,怕老師譏諷,所以首先要消除學生的畏懼感。2011年我新接一個班后就要求學生在“QQ空間”發(fā)表日記,我認為這樣做可以使學生的作文能力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雙贏。并且告訴他們,日記就是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有意義的內容用文字表達出來,怎么說就怎么寫,寫好了在“QQ空間”發(fā)表出去,讓班上的同學、家中的親人、圈內的朋友都能欣賞到你的“大作”,并發(fā)表評論,尤其是老師看到你的日記可以進行點評。
作為學生首先自己要有成就感,當然在初試階段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如,部分學生記得如同流水帳,學生的日記內容單一,全部是“今天我很開心”之類的話。也有的學生網頁編輯很亂,缺少美的氛圍。針對“QQ空間日記”中出現的問題,一段時間以后,我就把他們帶到計算機教室,利用網絡和投影儀將他們的日記進行一次現場交流展覽,首先肯定大部分同學日記中的優(yōu)點,哪怕是一個好詞好句,甚至一個標點符號的恰當運用,并鼓勵學生對優(yōu)秀日記進行點贊,課后我還把批閱后的優(yōu)秀日記打印出來,貼在教室的優(yōu)秀作文展覽區(qū)。目的就是讓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樹立不怕寫的信心,消除了畏懼感。有些同學親口對我說:“原來作文就是把自己的見聞和感想用書面語言表達出來,讓大家知道你的見聞和感受。”至少這時的學生不再把寫作文看成是高不可攀的事了。
二、憑借“QQ”傳情,記載真實,讓學生“想寫”
其實學生怕寫作文的主要原因是總覺得沒什么可以寫,即缺少寫作素材?!缎抡n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要“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梢?,即興觀察和有意觀察,都是學生認識生活、獲取作文材料的常見方法。但許多小學生的有意觀察還是處于萌芽階段,往往缺少主動觀察與發(fā)現,生活中的一些亮點便會如溪水般悄悄消失,就需要教師善于和及時捕捉學生生活中的亮點,指導學生進行有目的地觀察。
教學中我充分利用“QQ空間”這個廣大的交流平臺,告訴學生“QQ空間”就是網友與親人相互交流的平臺,交流什么呢?不就是把你知道的人和事以及自己的一些想法與感受告訴對方。怎么告訴呢?把它寫成日記發(fā)布在“QQ空間”,對方看了就明白啦。你的爸爸媽媽在外地打工,一定很想知道你的學習與生活情況吧,那你就寫成日記告訴他們。例如有什么委屈讓你不開心,考試考砸了的原因在哪,今天班上發(fā)生了什么事等等。有一天我從數學科任教師那里得知,這次數學期中檢測試卷試題難度雖然不大,但是滿分的全班僅有一人,問題在于答題時粗心,要么看錯題,要么計算錯誤。我想:學生一定會讓這一很好的寫作素材從身邊悄悄溜走。于是,我在語文課上進行多向交流,說說你對這次數學檢測滿意嗎?為什么不滿意?以后應該怎樣做?你難道就不想把這次考試的一些情況告訴你們的爸爸媽媽嗎?經過多向的廣泛交流后,我要求學生寫一篇同題日記《一次難忘的期中檢測》。一個星期后全班數十個“QQ空間”里,百感交集,有沮喪、有懺悔、有哭聲;當然也有高興、有喜悅、有決心。有一位女生在文中寫道:“哎”,我又叫了起來,老師說:“你怎么這么粗心,連這一道題都做錯。”我無奈地搖搖頭,老師又說:“是畫一個比直角小30度的角,不是30度的角,知道嗎!”我點了點頭,沒想到一個“小”字害人不淺,心里就像塞了鉛塊似的沉重極了。短短幾句寫得多么精彩??!字里行間流露出一種因粗心而懊悔的強烈情感。其實學生是生活的主人,往往一句不經意的話、一個瞬間的變化、一種奇特的現象,一次反常的表現,都會引起他們的好奇和思考。這身邊的真實和精彩、瞬間的好奇和思考就是生活,就是寫作的源泉。我們可以讓學生體驗豐富多彩的家庭生活和校園生活的點點滴滴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讓學生“想寫”。鼓勵他們把發(fā)生在身邊的人和事寫下來,把自己的感情表達出來,發(fā)布在自己的“QQ空間”與大家交流,相互學習,共同提高。
三、巧用“QQ”互評,相互賞析,讓學生“會寫”
我記得自己在小學生時代作文是不給別人看的,當然除了老師,如果有同學看我的作文,一定會跟他“翻臉”。現在的學生也是如此,自己的作文不給別人看,自己也看不到別人的作文。其原因是怕自己的作文寫不好,丟人!針對這一現象,我巧用“QQ”的虛擬空間,引導學生對“QQ”空間的日記進行賞析互評,因為作文在各人的日記空間,不便于編輯,所以我鼓勵學生以評為主,個別實在需要更改的地方可以先引用原句,然后說明將原句改為“……”更合適。這樣做首先必須充分考慮到學習主體發(fā)展的實際,體現主體性和實踐性,逐步培養(yǎng)學生自己評改作文和互相評改作文的能力,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自我表現,自我完善,自我創(chuàng)新,開發(fā)他們學習的潛能,給不同程度的學生留下發(fā)展的空間。
總之,根據我的教學實踐,我認為憑借“QQ空間日記”這個大舞臺,確實可以發(fā)展學生的寫作能力,不妨請我們的語文老師嘗試嘗試。
參考文獻
[1]石磊峰.呼喚回歸語文學科的本性----從重視小學語文課堂練筆中的言語形式說起[J]內蒙古:作文教學研究,2012.2.
[2]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