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朗讀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最基本的組織形式,小學生的朗讀水平是其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加深學生理解能力、培養(yǎng)語言應用能力、提高鑒賞能力的重要途徑。結合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實際情況,具體分析培養(yǎng)小學生朗讀能力的重要性,并探究提高小學生朗讀能力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 "朗讀能力 "語感 "策略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體驗品味?!崩首x成為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朗讀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也是教師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古人說得好:“讀書百遍,其意自見?!彼?,我們廣大語文教師要重視朗讀這個問題,要研究探討提高學生朗讀水平的方法和技能,進而促進語文分析和理解能力的提高,更能促進寫作水平的提高。那么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朗讀水平呢?下面就結合自己的多年教學實踐談談這一問題,以供大家參考并指正。
一、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
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弊鳛檎Z文教學中的朗讀更是需要興趣的激發(fā)的。語文新課標要求:“朗讀能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情趣。學生朗讀能力逐步提高,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就會逐步加深?!彼裕诮虒W的時候,我們要提高朗讀教學的水平,幫助孩子們通過朗讀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積淀他們的語匯,開發(fā)他們的思維能力,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教師要泛讀影響學生,打動學生,激發(fā)他們的朗讀欲望。
我國偉大的教育家葉圣陶曾經(jīng)說過:“設身處地,激昂處還他激昂,委婉處還他委婉……務必盡情地發(fā)揮作者當時的情感,美讀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當時說些什么,而且與作者的心靈相通。”從這里我們可以感悟到泛讀的作用,它會使讀者和作者產(chǎn)生共鳴,激發(fā)朗讀的欲望,因為小學生受年齡的限制,他們的朗讀水平和技術相對是比較低的,在這種情況下泛讀就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了提高學生的模仿效應,我們可以找一些好的錄音,知名人士的朗讀錄音,更好地讓學生學習。我們作為語文教師要努力提高朗讀水平,并用激勵的語言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感,我們要多多地表揚學生,激勵孩子們的斗氣,使他們產(chǎn)生快感,他們的學習勁頭就會迸發(fā)出來,朗讀的水平也就提高了。
二、尊重學生主體地位,靈活朗讀教學方法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優(yōu)化朗讀教學的重要手段。用多元化的朗讀教學方法實施教學,讓學生體會到朗讀學習的樂趣,還能激發(fā)起小學生的朗讀學習積極情感。教師要關注多種朗讀活動的開發(fā),利用小學生喜愛的形式,讓小學生自愿融入到朗讀學習活動中,才能取得良好的朗讀教學效果。
比如,教師可以利用表演朗讀法實施教學,表演朗讀法具有聲情并茂的特點,也能夠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理解課文中的人物性格以及文章故事的思想內涵,使學生在情境中提升個人朗讀能力。像在講解《小兒垂釣》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一邊表演,一邊朗讀。第二,教師可以利用情境創(chuàng)設法實施朗讀教學,讓學生成為情境的創(chuàng)設者,成為課堂的主人。像在講解《九寨溝》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通過朗讀,讓學生向大家展示九寨溝。在學生朗讀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配圖,通過師生配合打造情境,讓學生愛上朗讀學習。
三、注重發(fā)揮教師的朗讀示范作用。
教師作為教學活動具體組織者,在朗讀教學過程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語文教師應當具有終身學習的精神,不斷提高自身業(yè)務素質,掌握范讀課文的技巧和方法,才能有效地發(fā)揮范讀的效果。教師通過范讀課文,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幫助學生對課文的重點語句、知識點的內化和掌握,進一步了解和把握課文情感基調,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作者的思想情感,與學生形成文學情感共鳴。這樣才能實現(xiàn)朗讀教學的真正目的。
比如,學習《海上日出》第三自然段描寫太陽初升的情景時,教師以喜悅的語調范讀課文,一是需要把握范讀時語氣的輕重,如讀到“小半邊臉”時語氣要稍重一些,“紅是紅得很”“沒有亮光”語氣要適當加重,以體現(xiàn)太陽剛露出時的形象和色彩。二是要注重語速的快慢,如“慢慢兒”“一縱一縱”“使勁兒”“升”等字音要適當拉長,才能體現(xiàn)太陽冉冉升起的動態(tài)過程。通過范讀來使學生聽了如見其物,如臨其境,激發(fā)學生從中感受到太陽那種頑強拼搏、奮發(fā)向上的精神。
四、注重“評讀”,使學生讀中求新
小學生朗讀水平還不高,但他們能進行一些初步的評讀。當一名學生讀完后,另外一些學生就能公正地給予評價。
如教學《荷葉圓圓》一課,當一名學生讀完第一自然段時,筆者讓其他學生當小老師,評一評這位學生讀得怎么樣。有個學生站起來說:“她讀課文時聲音很大,也很流利,但沒有感情?!边@時筆者追問一句:“你能有感情地把這一段讀給大家聽嗎?”這位學生欣然同意。當她讀完后請其他學生再點評,有位學生說:“老師,她讀這一段時,讀得非常有感情,聲音響亮,還加上了動作,我覺得很好?!比缓?,筆者讓其他學生模仿這位學生的語氣讀一讀這段,效果很好。由此可見,如果將評讀訓練到位,相信在讀與點評中學生已初步掌握朗讀的技巧,朗讀能力會不斷提高。評讀的方式還有很多,教師要結合本班的實際水平,因人而異。
總之,朗讀能力培養(yǎng)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重要組成部分,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任務目標。清晨的朗朗讀書聲是我國小學的課堂特點,在重視素質教育的今天,不培養(yǎng)學生的讀書能力是不能完成我國的教學目標的。因此,小學的語文教師應當優(yōu)化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讓學生成為朗讀教學的主體,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不斷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王紅霞.淺談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對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5):241.
[2]孫桂玲.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方法淺談[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8):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