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對于學生品格的塑造、習慣的養(yǎng)成、個性的發(fā)展有著很大的影響和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多種因素的制約、干擾下,家庭教育卻存在著一些問題亟待解決。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他們開拓出更為廣闊的進步空間,從不同的角度或者不同的層面出發(fā),指引學生更好的突破自我、挑戰(zhàn)未知,這是家長們、教師們值得深思的首要問題。在實踐中,我們要給孩子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讓家庭教育促進他們身心的健康成長,借此取得良好的育人成效,助推著教育現代化進程的持續(xù)加快。
關鍵詞:小學教育 "家庭教育 "相關問題 "解決對策 "思考
當代的素質教育是以生為本的教育,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及綜合能力的全面發(fā)展,僅憑學校的單方努力是遠遠不夠的,家庭教育應該發(fā)揮出重要的保障作用、促進作用。學生家長們要和老師多一些溝通,摒棄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挖掘孩子的內在潛能,以培育高素質、全能型的棟梁之才為目標,不斷進行引導方式的更換,教育思路的轉變。及時開拓孩子的精神世界,家庭教育才能順勢走向更大的成功。教師們要進行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協(xié)調,為學生創(chuàng)建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打造優(yōu)質的互動平臺,充分滿足他們的實際需求,繼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新課改成效。
一、小學生家庭教育現狀的思考
(1)教育觀念十分落后
現階段,很多學生家長都已經意識到促進孩子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性,但他們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卻很難轉變過來[1]。比如對孩子期望過高、違背孩子自然的成長規(guī)律、一味用成績衡量孩子能力的高低等問題的存在,就是家庭教育無法取得良好成效的主要原因。調查研究結果顯示,65%的家長認為孩子搞好學習是第一要務,是否養(yǎng)成了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是否具備了一定的生存能力都無關緊要;12%的家長認為家庭教育是放任自流的,只要把孩子交給學校,那么自己就沒有什么重要責任了;剩下23%的家長對待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都漠不關心,不經常溝通孩子,也未對孩子的組織能力、思考能力、交際能力進行應有的訓練。試想,孩子在“第一任老師”的影響下,對待學習不積極,對待生活不熱情,又如何成就自我,成為棟梁之才呢?
(2)重視言傳無法身教
“言傳身教”是教育的永恒主題,但是有的家長卻扭曲了這一核心思想。比如,一邊給孩子講“粒粒皆辛苦”,另一邊隨手就扔掉了不喜歡的食物;家中要求孩子“孔融讓梨”,卻在公交車上搶占座位,發(fā)生口角;希望孩子學會尊重老人,對于自己的父母卻都沒履行好贍養(yǎng)的義務[2]。這種形式的“言傳身教”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這種環(huán)境下成長的孩子非常缺乏上進心、同情心、合作意識、競爭精神。
(3)溺愛制約孩子成長
社會經濟的高速發(fā)展,使人們的生活質量與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菝裾卟粩嗦鋵崳彝l件明顯改善,大部分家長都不愿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因而常常喊著“苦了誰不能苦孩子”的教育口號,過分溺愛孩子,滿足他們提出的各種無理要求。小孩子們無法理解什么是“簡樸”,什么是“珍惜”,更不能深刻認識“家貧出孝子、紈绔出富家”這一千年古訓。
二、小學生家庭教育問題的解決對策
(1)學校方面進行協(xié)調
家庭教育質量的高低,影響著孩子的未來發(fā)展,決定著孩子的人才價值。學校方面要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在不同階段、不同時期組織相關的培訓活動,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幫助他們建立理性的教育觀念,掌握民主的教育方式[3]。比如,每月組織一次“家長會”,會上主要針對孩子的教育問題進行探討,及時反饋孩子的在校表現,同時聽取家長的不同意見。再如,利用網絡技術構建溝通平臺,線上分享教育經驗,以形式多樣且內容豐富的教育活動,來啟發(fā)學生思維的創(chuàng)新力與想象力,形成合作的關系,取得良好的效果。
(2)提高家長自身素質
家庭教育的關鍵是父母,父母自己要先了解教育的內容,掌握正確的方法,才能去引導孩子突破自我、完善自我、挑戰(zhàn)自我。所以說,一名合格的家長需要與時俱進,克服自身不足,做事“三思而后行”,凡事多考慮一下孩子的認知,孩子的想法,認認真真的當好“第一任老師”。比如,培養(yǎng)孩子活潑的、開朗的性格,不要因為“獨生兒女”而過分的溺愛他們,平時放手給孩子接觸社會、接觸同學的機會,鼓勵他們勇敢的參與實踐活動,學習上獨立主動,生活上樂觀積極,不要因為一時的挫折而輕言放棄,必須學會自理、自立、自強,努力奮斗后成為有理想、有追求、優(yōu)秀的人。
(3)注意溝通關愛教育
平時,家長要與孩子親密接觸,要關心孩子的學習情況,更要關心孩子的交往情況[4]。比如,按時督促學生完成作業(yè),詢問他們:“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嗎?”“一天中取得了哪些收獲?”“與老師、同學是否相處融洽?”“需要爸爸媽媽為他們做些什么?”等。每天抽取一個小時的時間,與孩子做情感的交流,語言的溝通,及時的、全面的了解了孩子的思想狀況,家庭教育才能協(xié)調學校教育,進一步挖掘他們的內在潛能,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生尚未形成獨立的發(fā)展意識,家長的鼓勵和老師的關愛對于他們而言就是成長的動力。家庭教育發(fā)揮出指導作用,能夠去除孩子的抵觸情緒,打消他們的各種顧慮,配合學校、教師、社會力量進行教育內容的補充,教育方式的創(chuàng)新,更利于小孩子創(chuàng)造美好的明天,彰顯人生的最高價值。今后,我們仍需努力進行家庭教育的系統(tǒng)性研究,從而助推小學教育事業(yè)的長遠規(guī)劃,揭開當代素質教育的嶄新篇章。
參考文獻
[1]馬紅梅,關金霞.淺議家庭教育的誤區(qū)及對策[J]延安教育學院報,2017(19)122-123.
[2]張曉瑜.淺議家庭教育與父母素質[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2018(7)204-205.
[3]曾燕波.中小學生家庭教育現狀的調查報告與父母素質[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6(5)78-79.
[4]朱雁.我國當代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學校報,2017(5)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