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通過實驗研究分析在血型實驗室輸血檢驗當中應用質量控制的效果。方法:選擇筆者所在醫(yī)院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284例輸血患者為此次實驗研究對象,結合以隨機奇數偶數法的分組方法,將他們分成實驗組、參照組,參照組輸血前僅采用常規(guī)檢驗程序,實驗組則予以質量控制流程,對比兩組安全事故發(fā)生情況、交叉配血不合格情況及患者輸血滿意度情況。結果:實驗組不合格樣本率3.5%低于參照組的16.9%;實驗組職業(yè)暴露、輸血傳染病、輸血前后消毒等安全事故發(fā)生率顯著要比參照組低,且患者滿意度97.2%明顯高于參照組90.8%(P<0.05)。結論:在血型實驗室輸血檢驗當中應用質量控制流程,對提高輸血治療安全性、降低安全事故發(fā)生率、提高患者輸血滿意度有著積極影響。
關鍵詞:血型實驗室;輸血;檢驗;質量控制
輸血治療時臨床治療大面積燒傷、失血性休克等危重癥患者時常采用的一種急救舉措,對挽救患者的生命安全有著重要意義[1]。隨著臨床輸血治療率的提高,由于輸血而引發(fā)的安全事故、醫(yī)療糾紛也有了增多[2]。針對于此,強化對實驗室輸血檢驗質量的控制,保證各環(huán)節(jié)工作質量,完善血型實驗室質量管理變得尤為重要。為此,本次實驗中,便將質量控制流程應用于血型實驗室輸血檢驗中去,對應用效果做出理論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筆者所在醫(yī)院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284例輸血患者為此次實驗研究對象,結合以隨機奇數偶數法的分組方法,將他們分成實驗組、參照組,各是142例。其中實驗組當中分別由男性73例、女性69例,年齡段從16歲至67歲,均值42.3±3.2歲,致傷原因:外傷所致失血過多者62例(交通意外27例、高空墜落15例、暴力所致16例、其它4例)、消化道大出血者38例、婦科出血19例、大面積燒傷23例。參照組當中分別由男性79例、女性63例,年齡段從17歲至69歲,均值43.4±3.3歲,致傷原因:外傷所致失血過多者66例(交通意外28例、高空墜落16例、暴力所致17例、其它5例)、消化道大出血者37例、婦科出血20例、大面積燒傷19例。對兩組患者的資料做客觀比對,提示可于下文開展比較分析(P>0.05)。
1.2方法應用
參照組患者常規(guī)執(zhí)行輸血檢驗程序。實驗組則實施質量控制流程:
1.2.1構建監(jiān)督系統
結合醫(yī)院血型實驗室的具體輸血檢驗情況,制定并完善輸血檢驗流程、管理制度,并組間由院方、血站、輸血科負責人、臨床醫(yī)生、護士組成的監(jiān)督小組,負責對輸血質量的評判,及時發(fā)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督促整改。
1.2.2加強培訓
輸血檢驗工作效果是直接和工作者的責任心、素質直接掛鉤的。加強對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培訓、工作責任心培養(yǎng),是減少由人為因素導致安全事故發(fā)生率的關鍵。
1.2.3具體控制舉措
①輸血前對采集的患者血液樣本做常規(guī)傳染病檢測,若檢測處有梅毒、肝炎病毒等傳染疾病,應盡快隔離患者,并做具體的疾病記錄,保護好醫(yī)護工作者的安全;同時對輸血治療者其適應癥進行詳細了解。②規(guī)范流程,對輸血申請單信息進行認真審核,核對無誤后才能做樣本采集,并做好登記,避免樣本混亂影響到檢測精準度,采集后及時送檢。③血型鑒定作為輸血治療的前提基礎,必須要保證血型鑒定的精準,血型鑒定前對檢驗試劑相關內容進行核查,矯正檢驗所用設備,嚴格依照規(guī)范要求做血型鑒定操作,具體像是蛋白異常、肝病患者要使用洗滌紅細胞法鑒定,若結果與樣本要求不符應再次鑒定,有妊娠、輸血史會存在免疫學抗Rh抗體,為避免鑒定不準確因子,應做Rh血型完善檢查。④想要更為確保輸血的質量與安全,除保證血型鑒定精準之外,還要做交叉配血試驗,通過于此篩選出血液當中的小規(guī)則抗體,發(fā)現血型鑒定當中存在的疏漏,另外也要注意有無凝集、溶血現象。⑤著重強調信息核查工作,整個檢測過程當中,硬性要求檢驗報告信息填寫與簽名的規(guī)范程度,從而達到檢驗工作責任具體落實到個人,檢驗樣本要做備份儲存,為后期出現問題提供復查使用。⑥其它,對患者伴隨的基礎性疾病、樣本存儲時間、紅細胞含量小等因素提高重視,更細致的將這些可能會影響到檢測結果準確度的因素排除掉。
1.3指標統計
對比兩組安全事故發(fā)生情況、交叉配血不合格情況及患者輸血滿意度情況。安全事故發(fā)生情況包括職業(yè)暴露、輸血傳染病、輸血前后消毒這三個具體指標?;颊咻斞獫M意度調查采用的是發(fā)放我院自制問卷調查表方式,調查結果有滿意、一般、不滿意三個等級。
1.4統計處理
對數據中二者間的計數數據用%表示,在組間比較檢驗過程中用卡方闡述表達,借助于SPSS19.0進行總匯處理,以結果P<0.05定義為有顯著性差異。
2結果
2.1對比兩組交叉配血不合格情況
實驗組的142份血液樣本當中,不合格樣本5份,占3.5%;參照組的142份血液樣本當中,不合格樣本24份,占16.9%。兩組間交叉配血不合格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13.864,P<0.05)。
2.2對比兩組安全事故發(fā)生情況
分析表1中數據:實驗組職業(yè)暴露、輸血傳染病、輸血前后消毒等安全事故發(fā)生率顯著要比參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對比兩組輸血滿意度
分析表3數據:實驗組患者滿意度97.2%明顯高于參照組90.8%,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輸血治療作為臨床治療當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血型實驗室輸血檢驗質量控制直接決定著輸血治療的安全性[3]。采用質量控制舉措,一方面是保證受血者與供血者的血型吻合,另一方面是避免輸血者感染梅毒、肝炎等傳染性疾病,從而保證輸血安全性[4、5]。
結合本文實驗研究結果來看:實驗組不合格樣本率3.5%低于參照組的16.9%;實驗組職業(yè)暴露、輸血傳染病、輸血前后消毒等安全事故發(fā)生率顯著要比參照組低,且患者滿意度97.2%明顯高于參照組90.8%(P<0.05)??梢?,質量控制流程的應用是能夠提高輸血安全程度的。
綜上,在血型實驗室輸血檢驗當中應用質量控制流程,對提高輸血治療安全性、降低安全事故發(fā)生率、提高患者輸血滿意度有著積極影響。
參考文獻:
[1]王花玲.血型實驗室輸血檢驗質量的控制方式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6,12(7):291-292.
[2]霍艷峰.血型實驗室的輸血檢驗質量控制及輸血安全分析[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34):6983-6984.
[3]王靜.血型實驗室輸血檢驗的質量控制與輸血安全探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24(7):256-257.
[4]宋佩.血型實驗室的輸血檢驗的質量控制與輸血安全探究[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6,11(24):289-290.
[5]劉金榮.血型實驗室的輸血檢驗質量和輸血安全控制探究 及對凝血因子的影響[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8,16(8):177-179.
作者簡介:藍云嬌;女;畢業(yè)院校:南方醫(yī)科大學;學歷:本科;職稱:初級檢驗師;研究方向: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