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北京市各所小學7月才發(fā)放入學通知書,但事實上不少孩子早在半年前甚至一年前就已經(jīng)離開了幼兒園,為上小學開始了漫長的準備,有的幼兒園大班甚至還出現(xiàn)了“空巢”現(xiàn)象。
(7月2日《北京晚報》)
幼兒園“空巢”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是因為部分家長擔心孩子像一張白紙一樣升入小學后,會跟不上學習的進度,于是在大班階段就把孩子送進所謂的幼小銜接班。
從幼兒成長規(guī)律來說,這種擔憂并沒有太多必要,甚至還是一種適得其反的、拔苗助長的行為。過早接觸知識,并不一定有利于孩子成長,提前學過之后,可能反而會導致孩子在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不利于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不過,當班里其他孩子陸續(xù)報了幼小銜接班,家長們互相討論、攀比、炫耀孩子又學了什么內(nèi)容時,家長沒法不動搖,科學的教育理念在這種氛圍下不堪一擊。跟風讓孩子提前退園,送進幼小銜接班,也就變得越來越普遍。
而這只是一個開端,在隨后的教育過程中,家長們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弦一直緊繃著,還將上演多輪搶跑。家長們還將被焦慮裹挾著把孩子送進更多的培訓班、補習班。一旦喪失理性,焦慮便會與日劇增。
可是,出現(xiàn)這種情況,家長其實也很無辜。他們的跟風源于恐慌,而恐慌又不是憑空而來。一方面,很多校外教育機構幼小銜接班開設的課程,小學化傾向明顯,不少課程內(nèi)容就是一年級甚至更高年級的課程內(nèi)容,而一些小學又在入學時給孩子進行測評,這給不報班的孩子和家長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巨大壓力;另一方面,雖然公辦學校禁止擇校,但是民辦小學仍享有一定的招生權力,仍然可以通過面談等方式選拔學生,而這類民辦學校中很多又是被人們認可的“好學?!薄Ec其說家長是因為恐慌盲目跟風,倒不如說這其實也是家長權衡利弊之后的理性選擇。
前幾天,鄭州市一所民辦學?!靶∩酢本C合測評試題曝光,題量很多,難度不小。當?shù)匾幻處熖寡裕?個小時內(nèi)完成22頁的卷子,“我感覺數(shù)學我可能都得不了分?!倍Z文試題考察的知識70%不是在學校能學到的。不能在學校學到,那從哪學呢?答案不言自明。
正是這種環(huán)境迫使家長在教育問題上不敢掉以輕心,抱著“寧濫勿缺”的態(tài)度,讓自己和孩子都越陷越深。對此,單純用教育規(guī)律、教育理念等內(nèi)容勸說家長,恐怕很難達到期待的效果。能不能真正解決好校外培訓機構超綱超前教學的問題,能不能實現(xiàn)無差別的入學政策,讓公辦、民辦學校同臺競爭,讓孩子們得以共享一條起跑線才是關鍵,屆時,急功近利的“搶跑”沖動才能真正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