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翻轉課堂是“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翻譯而來的意譯,也可稱為“顛倒課堂”。隨著新時代背景下互聯(lián)網(wǎng)+教學的興起,翻轉課堂成為近幾年發(fā)達國家教育領域備受歡迎的教學模式。這種新模式的教學主旨是重新安排課內外教學時間,把學習主導權從傳統(tǒng)意義上教師的手中轉移到學生手中,以教師為中心轉變?yōu)閷W生為中心的教學改革。翻轉課堂不僅是學習時間、學習空間、課堂結構的轉換,更是教學理念的顛覆。只有理念真正顛覆了,才能改善當下中國教育領域傳統(tǒng)化、固定化的帶來的弊端。
【關鍵詞】分翻轉課堂 高中生物教學 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0.045
翻轉課堂顛覆了傳統(tǒng)教學課堂的授課認知,具體歸納為學生“先學后教,教后導學”。字面意義上看翻轉課堂是把傳統(tǒng)“教師直授,課后反思”的教學思想轉變?yōu)橥ㄟ^信息技術形成“課前預習;課中解析;課后理解”的全新教學思路,不占用寶貴的課堂時間,從而更專注于深層次理論的見解。在課前學生學習主要依附于視頻課程、廣播錄音、圖文講解等信息技術的傳播,通過網(wǎng)上互動交流討論學術知識;課程中教師直接越過基礎知識的講解對重點難點進行著重剖析;在課后學生自主歸納所學內容,摸索創(chuàng)建自身適用的學習節(jié)奏,教師通過引導與協(xié)助幫助學生培養(yǎng)自主個性化學習風格,以此高效地提升教學質量。高中生物做為一門受用領域廣泛的基礎學科,涉及到農業(yè)、工業(yè)、畜牧業(yè)、制造業(yè)等多種領域。本文就此分析高中生物教學結合翻轉課堂意義及具體實踐應用分析。
一、翻轉課堂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意義價值
近年來隨著我國愈發(fā)注重青少年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傳統(tǒng)教育教學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生物學科作為研究現(xiàn)象生命體及日常生活作息規(guī)律的科學依據(jù),不僅豐富日常生活知識,更幫助我們普及科學,發(fā)現(xiàn)真理。但目前高中生物教學存在嚴重不足:教師專業(yè)水平差;授課方式單一乏味;學生互動參與感不強等問題。翻轉課堂的興起不僅打破固有的教學模板,讓教學課堂更加生動活潑,更使學生具有強烈參與感,讓學生身處其中感受知識魅力,提升學習效率[1]。
(一)打破固有空間限制
傳統(tǒng)教學受到固定的空間限制只能在課堂中進行,在寶貴的課堂時間內學生為避免遺漏重點緊跟教師步伐導致學生來不及思考總結,課后產(chǎn)生質疑也只能記錄并合理安排時間請教。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教師把學習資源以及難點易錯分析等案例上傳到網(wǎng)絡平臺上學生可以隨時隨地觀看討論,打破了原有只在課堂教學的空間限制,推動了整體教學的發(fā)展。
(二)豐富教學手段多樣性
翻轉課堂是互聯(lián)網(wǎng)大數(shù)據(jù)時代背景下的新興產(chǎn)物,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終端的信息展示與反饋來達到促進學生高效學習的目的。傳統(tǒng)生物學科的教學手段只是死記硬背,在茫茫題海中加深記憶印象,這種被動式教學是及不可取的。而翻轉課堂的應用豐富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教學手段,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媒介的介入不僅開闊了學生視野,而且映射出了所要表達知識點的固態(tài)形狀及變化,從全新角度加深學生記憶。例如在了解細胞的結構及生理中書本上的教學圖片含糊籠統(tǒng),不利于學生對于知識點結構的建立,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中描繪地栩栩如生的細胞結構更能讓學生產(chǎn)生概念思維,從而提高學習積極性。
(三)重新梳理課堂結構
當下的課堂結構中教師做為主導者推動著整體的學習進程,但教師很難做到面面俱到兼顧所有學生的學習領悟能力。況且傳統(tǒng)的課堂結構中教師通過不斷地鞭策與督促學生難免產(chǎn)生逆反心理,極易影響學習效率。翻轉課堂的教學理念為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教學,凸顯學生主導者地位,教師的職責只在于引導與溝通。通過翻轉課堂的應用形成嶄新的課堂結構框架,不僅與新課改下“以學生為主導開展教學指南”的方針不謀而合,更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四)重塑教學流程
傳統(tǒng)的生物課程教學流程大致為:點明知識要點-課堂提問解析-重點難點記憶-題海戰(zhàn)術復習,這種單調乏味的教學模式極大的摧殘著學生們的學習樂趣。而翻轉課堂是在網(wǎng)絡信息化的基礎上展開的一場學術傳遞與分析,通過網(wǎng)絡終端進行學習記錄,并結合之后的課堂分析對知識點進行充分的理解應用,節(jié)約教學時間提升教學質量。
二、翻轉課堂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實踐應用策略
翻轉課堂的創(chuàng)立由2007年美國化學老師Jonathan Bergmann and Aaron Sams提出,通過學生在家中觀看教學視頻影像,結合課堂上教師提出問題為輔助的教學活動,取得社會廣泛關注。翻轉課堂對教學流程的重塑使得教育信息一目了然,讓學生在課后進行知識追蹤梳理也更清晰明了、得心應手。
(一)結合經(jīng)典課題制作微課電子教程
翻轉課堂的基礎是科技引領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活動中教師首先要確立一套綜合學生特點的正規(guī)電子教程便于學生課前課后預習與鞏固,借此來降低教學高度提升教學質量。在制作電子教程過程中要明確教學目標,突出文章脈絡注意順理成章,不能倍感突兀;另外要結合聲頻資料進行有色教學,加強學生互動交流。例如在光合作用課題中,葉綠植物及細菌葉綠素通過吸收光能同化簡單有機物從而合成復雜碳水化合物和氧氣的過程中,就可以通過聲頻影像將這一流程通過動態(tài)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不但加深了學生記憶更能充分了解知識內涵。
(二)加大課堂教學引導力度
翻轉課堂的應用相較于傳統(tǒng)教學更加注重教師在課堂中的引導能力。教師要結合各個學生自身特點明確一套完整的輔助教學體系,結合自身特點充分發(fā)揮引導作用。其中,電子教程作為翻轉課堂的中心要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前提,挖掘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的興趣熱情。
(三)課堂角色互換明確教學地位
翻轉課堂的轉變思路是將教師手中的一切所有權移到學生手中,把“教學”變?yōu)椤皩W”,把“嚴學”變?yōu)椤罢{學”。學習的權利在于學生,教師的的作用是明確學生學習目的、規(guī)范學習方針、調整學習時間、翻轉學習空間,在傳統(tǒng)重視基礎教學之上結合翻轉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建立自主學習的意識[2]。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結合高中生物課堂中開展翻轉課堂的教學方針在教學活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學意義。翻轉課堂的確立是基于民主教學的理念層面之上集合多方面元素的學習方式整合而成,是迎合“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向確立的更為有效的教學模式。但這種模式的確立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需要我們所有教師共同努力,究竟如何調動學生,如何引導學生,如何避免互聯(lián)網(wǎng)+教學帶來的負面影響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參考文獻
[1]姚英江,杜永軍.翻轉課堂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基礎教育參考,2018(19):63-65.
[2]謝仕波.淺談慕課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8(25):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