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珠 楊鳳云 林艷娟 呂艷菲 陳平 王鳳娟
乳腺癌是對婦女健康威脅最大的疾病之一,臨床治療過程中患者經歷生理和心理的雙重打擊,容易產生負性情緒,進而加速癌癥的發(fā)展,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其中,焦慮和抑郁是其最常見的負性心理反應[1]。乳腺癌給患者帶來身心困擾的同時,也給患者的家屬帶來不同程度的心理傷害。有些家屬的心理困擾甚至高于患者自身。而人們往往更多地關注患者的心理,忽略家屬的心理感受。本研究在常規(guī)對比患者與家屬焦慮、抑郁的基礎上,增加不同陪護患者及家屬間的對比,以了解各種類型陪護家屬的心理狀態(tài)。
研究對象為2017年1—12月在廈門市某三級甲等醫(yī)院乳腺外科住院的乳腺癌患者162例及其相應陪護人員162例。陪護人員中配偶90例,其他72例。納入標準:(1)明確患者疾病;(2)無溝通障礙,理解能力良好;(3)自愿參加者;(4)年齡≥18周歲。排除標準:不能配合的患者及家屬。
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由Zung分別于1971年和1965年編制。SAS、SDS均有20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4級評分,原始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數部分即得標準分,分數越高癥狀越明顯。按照中國常模結果,SAS標準分的分界線為50分,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70分以上為重度焦慮,該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745。SDS標準分的分界線為53分,,53分以下為正常,53~62分為輕度抑郁,63~72分為中度抑郁,>72分以上為重度抑郁,該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834。
焦慮抑郁量表由經過統一培訓的研究員現場一對一講解并發(fā)放,調查對象知情同意后自愿參加本研究。問卷采用統一指導語,采用無記名編號方式,由調查對象自行填寫,要求在30 min內完成,對不能理解的條目由研究者具體指導,但不能給予任何暗示,問卷完成后,當場回收,回收率100%。
數據經統一整理和編碼后,應用SPSS 19.0進行數據統計分學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Pearson 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患者與家屬焦慮抑郁總體情況:患者焦慮發(fā)生率16.7%,抑郁發(fā)生率22.2%;家屬焦慮和抑郁發(fā)生率均為18.5%,經Pearson χ2檢驗,P>0.05。焦慮及抑郁量表得分,經t檢驗,P>0.05。具體見表1。
不同陪護患者以及陪護家屬之間焦慮抑郁情況詳見表2。陪護為配偶的患者焦慮、抑郁比例均大于陪護為其他家屬的患者,輕度焦慮和輕度抑郁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配偶焦慮、抑郁比例均大于其他家屬,僅中度焦慮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焦慮是指個人在自我可能身不由己或無能為力地陷入某種不妙的處境時所表現出的情感抵抗。有研究稱親情護理對焦慮癥患者的康復有顯著作用[2]。在臨床上,檢測患者焦慮水平的主要方法為Zung焦慮自評量表(SAS)及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3]。抑郁可理解為個體因為生活中不如意之事而表現出情緒低落的癥狀,若癥狀逐漸加重,持續(xù)時間延長,可轉化為抑郁癥。檢測患者抑郁水平的主要方法為Zung抑郁自評量表(SDS)。
乳腺癌的發(fā)生、發(fā)展受內分泌、免疫系統的影響,而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的存在使得心理因素(如焦慮、抑郁等)可通過中樞神經系統影響機體內分泌、免疫功能,從而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外科手術及術后化療一直是治療乳腺癌的主要手段。手術及術后化療均不同程度地破壞女性患者的形體美,造成患者心理和生理極大的創(chuàng)傷[4]。同時,患者家屬也會產生擔心、沮喪等不良情緒[5]。本次調查顯示,患者焦慮的發(fā)生率比家屬低1.8%,抑郁的發(fā)生率比家屬高3.7%,兩者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這表明家屬與患者之間的情緒有裙帶關系,相互影響。乳腺癌患者在病情得到確診時心理受到強烈的沖擊,產生較多的不良情緒,從而影響其進行治療的效果,降低其生活質量。徐子焱[6]總結了乳腺癌患者心理障礙,認為心理干預是目前減輕患者不良情緒的最有效的方法?;颊叩牟涣记榫w會造成陪護家屬的負性情緒,而陪護家屬的負性情緒會加重患者的不良情緒,兩者形成惡性循環(huán)。因此,應同時關注患者及家屬的心理變化,積極尋找合適的心理護理療法。有研究稱,理性情緒療法能顯著改善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7]。在建立信任感的基礎上了解患者及家屬的心理負擔,進行有效地正念減壓。
表1 患者及家屬焦慮抑郁總體對比分析
表2 不同陪護患者以及陪護家屬之間焦慮抑郁情況
本次研究結果示,陪護家屬中,焦慮、抑郁最明顯的患者配偶,其焦慮、抑郁比例均大于其他家屬,中度焦慮有顯著性差異;陪護為配偶的患者焦慮、抑郁比例也均大于陪護為其他家屬的患者,輕度焦慮和輕度抑郁之間有顯著性差異。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可能與患者和不同陪護家屬之間親密程度及情感有關。在患者看來,與其他家屬相比較,其與配偶之間更為親密。配偶作為患者最親密的伴侶,其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颊咭驗樽陨砑膊ε渑荚斐傻膲毫Χ械阶员啊⒕趩实?。在中國,乳腺癌患病平均年齡為45歲~55歲,比西方女性更加年輕化[8]。乳腺癌的診治影響年輕女性的情感生活,并影響性生活的和諧[9-10]。乳腺癌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嚴重影響患者的性欲,有效的護理干預可提高患者的性生活[11]。這可能造成配偶的情感缺失,影響夫妻感情,從而引起雙方負性情緒的產生,導致雙方交流障礙,加重不良情緒,形成惡性循環(huán)。石松松等[12]總結乳腺癌術后患者配偶主要表現為震驚、悲傷、焦慮、厭惡、沮喪、困惑和氣憤。復雜的心理變化若不經正確引導,常常導致不和諧的沖突。因此,需同時對夫妻雙方加強日常生活及性生活的健康教育,醫(yī)務人員需積極與患者配偶溝通交流,消除其疑慮,促進夫妻雙方情感交流,提升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家庭是最基本的社會支持體系?;颊叩募覍偈浅酸t(yī)務人員以外與患者接觸最頻繁的人,其情緒可直接影響到患者發(fā)生焦慮水平。因此,在臨床護理中不僅要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也應適當對家屬進行心理疏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