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楊榮
作者單位:浙江省金華市廣福醫(yī)院結核科(金華321000)
支氣管結核是指結核分枝桿菌侵襲主要發(fā)生在氣管、支氣管黏膜或黏膜下層的結核病,肉芽增殖型、瘢痕狹窄型是常見類型,可引起支氣管組織增生、支氣管狹窄或阻塞,抗結核藥物全身治療和局部霧化效果欠佳[1]。近年來,支氣管鏡下介入逐漸應用臨床治療支氣管結核,具有創(chuàng)傷小、起效較快及可重復操作等優(yōu)點。本研究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聯合經支氣管鏡冷凍進行治療支氣管結核,觀察其臨床療效、安全性,并評估對患者炎性因子的影響。
1.1 臨床資料 選擇本院2016 年1 月—2017 年9月浙江省金華市廣福醫(yī)院結核科收治的支氣管結核患者78 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39 例,對照組男20 例,女19 例,平均年齡(36.08±4.84)歲,肉芽增殖型21 例,瘢痕狹窄型18例。治療組男21 例,女18 例,平均年齡(35.94±5.02)歲,肉芽增殖型22 例,瘢痕狹窄型17 例。本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支氣管結核病診斷標準[2],痰培養(yǎng)呈陽性。排除標準:(1)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其他肺部疾??;(2)免疫系統(tǒng)疾??;(3)惡性腫瘤;(4)妊娠、哺乳期婦女。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規(guī)范抗結核治療,應用異煙肼(isoniazid,H)、利福平(rifampicin,R)、吡嗪酰胺(pyrazinamide,Z)以及乙胺丁醇(ethambutol,E)或鏈霉素(streptomycin,S),給予2HRZE(S)/10HRE 抗結核方案治療,霧化吸入異煙肼0.2g/天。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應用支氣管鏡冷凍進行治療:局麻,經鼻腔將支氣管鏡插入到支氣管,清理支氣管分泌物,在病變部位局部注射異煙肼0.3g。經電子纖維支氣管鏡(冷源:二氧化碳)活檢孔道,將冷凍探頭插入,置于病灶上或病灶內,腳踏冷凍開關,至組織發(fā)白、脫水,冷凍時間約60s。松開冷凍開關,自行解融1min,根據病變程度,每個病灶冷凍解融循環(huán)反復2~4 次,清理鉗除冷凍壞死的組織。介入治療后病灶局部噴灑異煙肼0.2g。7 天1 次進行次局部介入治療,4 次為1 個療程[3-4]。局部出現滲血,給予腎上腺素冰鹽水(1:10000)局部噴灑止血。
1.4 觀察指標 治療6 個月后評估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分別于治療前后評估患者肺功能:第1 秒用力呼氣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in the first second,FEV1),評估氣促評分:正常(0 分);快步走時氣促(1分);平常步行時氣促而停止(3 分);輕微活動時出現氣促(5 分)[5]。采集患者外周血,采用ELASA 檢測血C 反應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腫瘤壞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
1.5 療效標準 治愈:患者癥狀及體征消失,痰菌轉陰,支氣管病變部位黏膜光滑,管腔通暢;顯效:患者癥狀及體征基本消失,痰菌轉陰,支氣管病變部位黏膜光滑,管腔比較通暢,殘留病變小于原病變1/3;有效:患者癥狀及體征明顯緩解,痰菌轉陰,殘留病變小于原病變的1/2,大于1/3;無效:臨床癥狀及體征無變化甚至加重[6]。總有效率=(治愈+顯效)/總例數×100%。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3.0 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 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支氣管結核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支氣管結核患者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71.79%(28/39),高于對照組56.41%(22/3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均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應用支氣管鏡冷凍治療過程中,出血患者給予腎上腺素冰鹽水(1:10000)局部噴灑止血,呼吸困難患者行少量激素治療后,均得到有效緩解。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支氣管結核患者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例)
表2 兩組支氣管結核患者治療前后FEV1、氣促評分及外周血炎性細胞因子比較
2.3 兩組支氣管結核患者治療前后FEV1、氣促評分及外周血炎性細胞因子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后FEV1 均高于治療前,治療后氣促評分、血清CRP 和TNF-α 均低于治療前(P<0.05)。治療組患者治療后FEV1 高于對照組,治療組治療后氣促評分、血清CRP 和TNF-α 均低于對照組(P 均<0.05)。見表2。
支氣管結核又稱為支氣管內膜結核,多繼發(fā)于肺結核,是肺結核的特殊類型。結核桿菌侵襲支氣管黏膜、黏膜下層,破壞軟骨及肌層,隨著病情進展導致局部形成水腫、肉芽增生,出現支氣管瘢痕狹窄、閉塞,可發(fā)生肺不張等嚴重不良預后,是導致氣管、支氣管狹窄、完全閉塞的一種疾病。病變若進一步加重甚至會侵犯支氣管黏膜及肌層導致支氣管壁破壞,最終導致支氣管瘺,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7]。全身用較難達到藥病灶局部形成有效血藥濃度,治療時間較長,且預后不理想。臨床目前常給予超聲霧化治療、支氣管鏡下局部注射藥物治療及冷凍治療[8]。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和FEV1 高于對照組,治療后氣促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常規(guī)抗結核藥物聯合經支氣管鏡冷凍治療支氣管結核,相較于單純全身藥物抗結核治療,臨床療效顯著,肺部功能和呼吸狀況顯著改善。支氣管鏡冷凍技術原理:高壓CO2氣體經小孔迅速釋放、節(jié)流膨脹制冷,在冷凍探頭前段形成冰球,最低溫度可達-80℃,使細胞中水分結晶,影響酶系統(tǒng),破壞病變組織生物學物質,使細胞正常代謝能力喪失,促使細胞停止分裂,使細胞壞死。細小血管發(fā)生冰晶后,引發(fā)血管阻塞,血液流速減慢,加速病變組織的壞死。根據病灶情況,將冷凍探頭反復插入病變組織,使其冷凍成冰球,凍切病變組織,清除病灶?;驅⒗鋬鎏筋^置于病變組織表面、并進入組織,使其在周圍產生大體積冰球,經冷凍、復溫、冷凍,原位凍融病變組織[9-10]。支氣管鏡下直視下清除局部病灶、分泌物及壞死組織,經冷凍治療可有效殺滅、清除結核分枝桿菌,同時給予局部抗結核藥物,進一步抑制了新生肉芽組織的增生,避免瘢痕纖維組織的形成,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且治療后組織不會再生[11-12]。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治療后外周血CRP 和TNF-α 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應用經支氣管鏡冷凍治療支氣管結核,能夠有效下調炎性因子水平,促進患者病灶吸收修復,減輕機體的炎性損傷,且具有較好的安全性。經支氣管鏡冷凍治療,局部病變組織較快好轉,炎性反應也降低,進一步減輕了對支氣管的刺激。支氣管鏡冷凍治療具有較好的安全性,冷凍主要對含水量多的組織效果最為理想,如肉芽組織和潰瘍等,對正常組織損傷小,不易傷及軟骨等含水量較少的組織,不易損傷氣管壁,對正常組織生長無影響[13]。不足之處一是冷凍探頭較粗,必須與病變局部完全接觸,才能進行治療;二是容易出血,出血后冷凍治療效率明顯降低,患者耐受性差[11]。本研究尚需進一步研究對機體免疫功能的影響[14-15]。
綜上所述,常規(guī)抗結核藥物聯合經支氣管鏡冷凍治療支氣管結核,臨床療效顯著,降低患者血炎性因子水平,顯著改善肺部功能和呼吸狀況,并具有較好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