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立紅
【摘 要】所謂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其主要表現(xiàn)是不注重幼兒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不是組織幼兒在游戲中學習,不顧幼兒的年齡特點,教育活動過于強調向幼兒“灌輸”知識,缺少生動的教具演示,缺少圖案色彩,有的甚至從小班就要求孩子會寫字,學習拼音,做算術,給孩子留作業(yè),幼兒園做不完,回家還要做,這種“小學化”的教育方式,偏離了正確的辦園方向,對幼兒健康成長帶來了很大危害。
【關鍵詞】幼兒園;小學化;教育
《國務院關于當前發(fā)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教育部關于規(guī)范幼兒園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糾正“小學化”現(xiàn)象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加強保育教育工作管理,防止和糾正“小學化”傾向。但在農村幼兒園“小學化”傾向仍十分嚴重,在家長心中根深蒂固,很難糾正。家長遇見老師問的問題就是:“今天孩子的作業(yè)是什么???”要想轉變家長的觀念十分困難,還有農村的家長大多都是留守兒童,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在家?guī)Ш⒆?,更是不理解要轉變教育觀念的目的和意義,對我們幼兒園的做法非常不理解。孩子需要什么樣的教育,需要怎么樣的形式進行生活,家長完全不顧及,只顧及寫得好就好、算得對就行。
一、“小學化傾向”的弊端
1.違背教育和孩子成長規(guī)律。幼兒園小學化是把小學的內容提前給孩子學習,而這些內容基本都高于孩子認知、思維、動作發(fā)展的水平,這種拔苗助長的方式只能有礙于孩子發(fā)展。幼兒正處于長身體階段,機體和神經系統(tǒng)都還比較弱。幼兒如果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大腦容易疲勞,會造成神經系統(tǒng)的傷害,并引起心理上變化,如:表情呆板等。過早、過多的規(guī)范性學習還能導致幼兒近視、駝背、消瘦等身體不良癥狀產生。
2.造成孩子在幼兒期就開始厭學。孩子在幼兒園就應付大量的任務,諸如:寫字、算術、抄寫等,沒有太多時間玩游戲,這些經歷只能使孩子提前厭學。過早地對幼兒實施小學教育超越了幼兒心理發(fā)展水平。幼兒期的心理發(fā)展還不完善,還不具備系統(tǒng)學習的能力,如果此時強迫幼兒像小學生那樣學習和做許多功課,他們的智力水平是跟不上的,如果學習過于吃力,幼兒會對學習產生厭倦、畏懼情緒,從而會扼殺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3.奪去了孩子歡樂幸福的童年。孩子的童年應該在游戲中成長,在游戲中學習,游戲中充滿了他們的歡聲笑語,游戲中彌漫著他們的成長足跡。對孩子來說,這就是最大的幸福。而成人不能因為一己私利而奪走孩子的幸福。
4.刮起家長盲目競爭的歪風。為了“贏在起跑線上”,家長爭相把孩子送進教學味濃的幼兒園。一些幼兒園為了吸引生源,也投家長所好,走上幼兒教育小學化之路。作為家長,我們需要知道幼兒園教育應該給孩子什么,而不能向老師提出違背教育規(guī)律的要求。
5.幼兒園“小學化”的內容太偏。處在學齡前階段的孩子,其大腦以及身體的各個器官和組織的發(fā)育還不完善,決定了他們還不能像小學生那樣坐下來正規(guī)的學習。作為孩子的教育者——家長和老師,非要像對待小學生一樣要求他們,這種違背規(guī)律的做法對孩子的危害可想而知。所以,我們必須糾正“小學化”的幼兒教育。只有糾正了小學化的幼兒園教育,我們才能規(guī)范辦學,理順農村幼兒教育的正常秩序,也只有規(guī)范的幼兒教育,才能促進幼兒的健康愉快的發(fā)展。
二、“小學化傾向”的糾正措施
1. 向家長和社會宣傳正確的幼兒教育觀念和方式方法,利用宣傳欄、家長會和家訪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要求家長對照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上的目標,看看自己的孩子是否達到目標。
2.組織教師深入學習《綱要》和《指南》,并上公開課,先由上課老師說課,說明活動目標指向《指南》的哪個領域哪個目標,并進行討論評課,把指南具體運用到活動中去。要使教師能夠真正關注幼兒的實際發(fā)展狀況和主體性的發(fā)展,將教學目標與多方面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從教育行為上避免“小學化”現(xiàn)象。
3.利用“六一”文藝匯演向家長和社會宣傳《指南》。在六一兒童節(jié)這一天,有許多家長和社會人士來觀看節(jié)目。利用這樣一個大好時機,在每一個節(jié)目開始之前都宣講《指南》里一個領域的基本目標,讓他們了解正確的幼兒教育之道,從而逐步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糾正“小學化”傾向。
4.加強家長教育,擺正家長幼教觀念。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在很大程度上受家長的教育觀念和需求的牽制,可以利用幼教專家講座、大眾傳播媒體、家園合作等形式廣泛宣傳幼兒教育的科學理念,幫助家長樹立科學的幼教態(tài)度,從而使家長淡化對幼教的功利心態(tài)。
5.請小學領導或老師來家長會上講座。在幼兒園的家長會上,請小學教師來講座,說明沒有必要教小學的內容,并把小學一年級的內容告知家長,要求孩子做好學習準備,而不是小學的知識。這樣的效果很好,家長都比較信任小學的老師。家長更容易轉變觀念。
總之,學前教育“小學化”對我們的孩子百害而無一利,務必引起各級領導,幼兒教育工作者,幼兒家長的關注。
【參考文獻】
[1]陳維國.淺談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弊端及克服[EB/OL].幼師教育論壇
[2]幼兒教育“小學化”弊大于利
[3]余曉紅.幼兒教育不能“小學化”
[4]國家教育委員會25令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
[5]黃人頌主編.學前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