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娜
【摘要】微課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應用,能使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方式多樣化,將一些具有一定操作難度的實驗過程用微課技術展示給學生,給予學生最直觀的感受,便于學生掌握相關教學重點及難點,以此顯著提升高中生物實驗教學質量。以高中階段的“環(huán)境因素對光合作用強度影響”實驗教學為例,分析微課在高中生物實驗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微課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理論教學是學生學習生物的基礎,實驗教學是學生的生物成績和生物水平得以提高的重要保障,新課程改革要求我國學校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要加強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增加實踐課程在學生學習中的比例,從根本上促進我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的提升。微課是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而誕生的新事物,微課教學具有短小精悍、針對性強等優(yōu)點,對于突破學生學習中的重難點意義重大?!碍h(huán)境因素對光合作用強度影響”實驗是高中生物教學中的重點,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將微課應用于“環(huán)境因素對光合作用強度影響”實驗探索中,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這一知識點。
一、微課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一大弊端是不具重復性和保存性,學生在課堂中沒有吸收的知識無法重新進行回顧,如果學生無法保證課堂注意力集中,很難全部吸收教師講授的知識。而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本身具有一定抽象性,學生理解起來相對困難,而微課教學中教師提前錄制好教學內容,以短小精煉的知識模塊進行講解,可以直觀、形象的演示各種教學內容。一般而言,學生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比較強,利用微課教學,比較符合學生當前接觸信息的方式,因此,微課教學作為一種新教學方式和手段,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尤其對于實驗操作具有難度的部分,教師可以運用微課直觀的形式,讓學生不僅僅是從課本上靜態(tài)的圖片了解實驗過程,能更加直觀的在頭腦中形成對整個過程的認識。微課教學需要借助多媒體平臺,或者學生移動終端便可以輕松實現。因此,教師的微課課程可以通過特定的途徑被學生轉載、下載使用。方便學生對知識點的復習鞏固,從而更有效的掌握抽象的知識。使用微課進行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最大的好處就是,微課相當于一個資源庫,供學生隨時自學,幫助復習鞏固,并且課程內容短小,時長較短,方便學生利用零碎的時間進行學習,基本不受時空的限制。
二、微課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1.微課教學模式下的生物實驗教學課前準備
在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安排有“環(huán)境因素對光合作用強度影響”一項探究性實驗,主要用來鞏固學生對光合作用的過程、原理以及影響因素的認識。在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上,學生對學生進行課堂教學的時間比較短,課時緊張、教師教學任務非常重,由于“環(huán)境因素對光合作用強度影響”探究性實驗需要耗時大約50min,所以教師很難在有效的時間內指導學生較好的完成該項實驗。雖然教材中為教師配備了相關的教學光盤,但是教學光盤所提供的探究內容比較單一,缺乏對其他環(huán)境因素進行探究的視頻資源,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環(huán)境因素對光合作用強度影響”探究性實驗教學時,經常會在課堂上把實驗對學生講解一遍,大部分學校都沒有安排學生實際操作這一實驗,對學生的教學效果很不理想。因此,我們嘗試把微課應用于“環(huán)境因素對光合作用強度影響”探究性實驗教學中,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實驗一:探究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
在“環(huán)境因素對光合作用強度影響”探究性實驗中,需要用到一定量的CO2,教材中所提供的方法是利用實驗者吹氣的方式來獲得CO2,這樣做的方式非常簡單,但是CO2獲取的量不能夠確定,所以本次實驗我們使用NAHCO3溶液進行實驗。在進行實驗時,我們首先使用打孔器打出不含葉脈的勒杜鵑葉圓片,使用注射器把葉片中的氣體抽出來,拿出3個備用的燒杯,在每一個燒杯中都放入等量的NAHCO3溶液,并編號“1號、2號、3號”放好,每個燒杯中放入10片勒杜鵑葉圓片,把3個燒杯分別放置于離35W臺燈距離20cm、40cm、60cm的區(qū)域,使用秒表記錄每個燒杯葉片上浮的時間,并統(tǒng)計每個時間段每個燒杯中葉片上浮的數量。
實驗二:探究CO2濃度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
實驗準備情況參照實驗一,準備1號、2號、3號、4號、5號五個燒杯,把勒杜鵑葉圓片分別放入五個燒杯中,并在1號燒杯中加入蒸餾水,2號燒杯中加入0.5% NAHCO3溶液,3號燒杯中加入1% NAHCO3溶液,4號燒杯中加入2% NAHCO3溶液,5號燒杯中加入4% NAHCO3溶液,把五個燒杯均放在距離35W臺燈20cm處進行光合作用,使用秒表記錄每個燒杯葉片上浮的時間,并統(tǒng)計每個時間段每個燒杯中葉片上浮的數量。
實驗三:探究溫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實驗
很多高中的生物實驗室都沒有配備溫控裝置,所以在實驗中我們采用冰水溫度和常規(guī)室溫來探究溫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在進行實驗之前,先把一個裝有2%NAHCO3溶液的燒杯放入冰箱中,一個小時后取出,分別把勒杜鵑葉圓片放置于低溫燒杯和室溫燒杯中,為了防止低溫燒杯溫度升高過快,可以在周圍放置一些冰塊維持低溫。使用秒表記錄每個燒杯葉片上浮的時間,并統(tǒng)計每個時間段每個燒杯中葉片上浮的數量。由于溫度的處理非常復雜,教師可以使用微課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簡短演示,讓學生明白實驗操作過程和結果。
2.微課教學模式下的生物實驗課堂視頻演示
在環(huán)境中,對植物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因素有很多種,比如土壤、空氣、水、溫度、光照強度與成分等,都會對植物的光合作用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環(huán)境因素對光合作用強度影響”探究性實驗時,可以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每個小組探究一個影響植物光合作用強度的因素。先讓每個小組做出假設,設計實驗方案,做出預期結果。然后,讓每個小組進行實驗操作,并進行相互評價,實驗完成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微課視頻,讓學生根據微課視頻與自己的實驗進行對比,分析自己的實驗過程和結果是否與視頻演示相一致。
三、結語
在對學生進行“環(huán)境因素對光合作用強度影響”探究性實驗時,合理使用微課教學方式能夠大大縮短教學時間,使整個實驗過程更加直觀,方便學生對實驗過程和實驗結果的理解,學生在進行實驗時還能夠進行相互評價和相互借鑒,能夠提高學生的探究積極性,提高生物實驗課堂對學生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章娟姐.微課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J ].中學教學參考,2014,(32) :111.
[2 ]王戴眷如.創(chuàng)新高中生物實驗教具的實踐嘗試——用手工制作材料“毛根扭扭棒”巧做染色體模型 [J ].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7,(05) :178.
[3 ]劉建新.微課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J ].教育信息技術,2017,(01) :135.
[4 ]張尚瓊,吳金蘭.高中生物實驗教學與微課的有效整合 [J ].新課程,2017,(01) :53.
[5 ]王洋洋.微課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J ].新課程導學,2016,(20)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