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建林
新世紀的教育強調知識學習的探索性和創(chuàng)新性,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作為語文教學的主體——閱讀教學,就不能再沿襲傳統(tǒng)的以情節(jié)分析為中心的講問題課堂模式而不思革新進取。葉圣陶先生說:“學語文主要靠學生自己讀書,自己領悟?!弊灾鲗W習強調的是自由、自主創(chuàng)新。課堂是學生展現(xiàn)自我、發(fā)展自我的舞臺。我們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這一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戰(zhàn)場,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chuàng)造精神,從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入手,把課堂還給學生。提倡在學生閱讀思考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指點,圍繞重點展開討論與交流,鼓勵學生發(fā)表獨立見解。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在實踐中主動獲取知識,形成能力,改變過去我們熟悉的“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及大量演習題模式。因此,我們必須認真研究有助于促進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的新方法。下面,我結合自己的課題研究及教學實踐談幾點看法:
一、注重課前預習,獨立尋疑,營造自主學習氛圍
良好的預習習慣對形成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效率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葉圣陶先生指出:“一篇精讀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這是一個憑借,要用來養(yǎng)成學習閱讀書籍的好習慣,就自然非教他們預習不可。”在預習中,首先要教會他們預習的方法,初讀課文時,按“導讀”提示自學;深入理解課文時圍繞思考練習自學。在預習中畫出重點詞句,尋找出不理解之處,進行質疑,甚至可以對知識本身提出懷疑、進行研究,這就能使學生產生查閱的動力、爭論的欲望、獲取的信心。在預習中學生的質疑就能營造新的學習范圍,為課堂教學深入學習做好鋪墊。
二、注重明確目標,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主動參與意識
在每一篇課文學習之前,學習目標都要清晰地展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心中有數(shù),明確自己努力的方向,那么學生就能很主動地進入自主探索學習中。自學目標的自主確立是學生主體重新構建與發(fā)展的重要部分,不可“一刀切”地用集體自學目標取代學生自己的自學目標,教師要精心組織學生自學的教學情境,使其自主學習的氣氛活躍。
三、注重學生質疑,以穎促學,培養(yǎng)自主探索精神
古人說:“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有疑問,才有學習的內驅力,人類的思維活動往往是由于要解決當前面臨的問題而引發(fā)的。課堂上要讓學生思,必先有疑。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啟發(fā)想象,鼓勵他們敢想,敢疑、敢問,重視學習質疑能力的培養(yǎng),進而激勵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如《畫楊桃》一課的閱讀后,學生提問:老師為什么神情嚴肅?為什么他要把楊桃畫成五角星呢?“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學生提出的問題讓學生自己讀書,合作交流,自主探索解決。這種教學從真正達到以學生不斷提出問題為教學的開始,至學生鍥而不舍地解決問題為圓滿結束,教學就十分有效和積極。
四、注重多讀感悟,品味語言,提高自主閱讀水平
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蔽恼碌那楦胁皇峭庠诘臇|西,不是教師三言兩語就能強加給學生的,只有通過反復朗讀,從朗讀時語氣的輕重緩急、聲調的抑揚頓挫、表情的喜怒哀樂中體味情感,才能獲得與作者情感上的共鳴,受到熏陶,自由地進行閱讀。
如在引導朗讀《圓明園的毀滅》時,先讓學生選擇文中最生動、最感人的語句進行自由品讀,然后交流共同欣賞,有位學生選擇的語句是:圓明園中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有象征著熱鬧街市的“買賣街”,也有象征著田園風光的山鄉(xiāng)村野。該生讀得聲情并茂。我順勢啟發(fā):剛才這位同學朗讀時注意到了聲調有高有低,語氣有輕有重,速度有快有慢,現(xiàn)在再請他讀一遍,其他同學注意聽,他讀時表情怎么樣,哪里輕哪里重……再想想他為什么要這樣讀。該生再讀后,我并不急于讓其他同學評價,而是讓他們學著也開口讀讀這句話。結果,學生以微笑的表情讀出了對圓明園絕妙景色的欣喜,“金碧輝煌”重讀出殿堂華麗雄偉的壯觀;“玲瓏剔透”輕讀出亭臺樓閣的小巧奇妙,景色怡人;“熱鬧街市”高聲快讀出暢游“買賣街”的歡快;“田園風光”低語緩讀出流連山鄉(xiāng)村野的舒暢。最后,教師又安排男女生交替讀。至此,學生在對詞語的揣摩、比較中領悟了圓明園景色的千姿百態(tài)、萬種風情;另一方面,學生在錯落有致,或高亢放讀,或淺唱低吟中自主地獲取了語言的“意義與情味”,自由地表達感受。
五、注重自讀感悟,討論交流,倡導小組合作學習
學生的獨立學習,是讓他們獨立思考,去發(fā)現(xiàn),去感悟。沒有學生的獨立感悟的閱讀是完全不可想象的,而在獨立學習基礎上的小組協(xié)作學習、伙伴的交互作用,對相關內容的理解、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具有關鍵作用。閱讀并非是一個人的事,特別是對小學生來說,合作學習是重要的認知策略。明代學者顧炎武說:“獨學無友,則孤陋而難成;久處一方,則習染而不自覺?!睂W生組成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交流共同意見,教師要深入各組,參與討論,并作必要的啟發(fā)和點拔,引導學生再讀書,在讀中解決重難點,把讀和議有機地結合起來。如在教學《詹天佑》一文時,我先讓學生自己讀書思考,規(guī)劃歸納,在學生獨立感悟詹天佑愛國精神和杰出的智慧才華的前提下,讓4人組自行確定選擇一個方面的內容,合作學習,講座篩選;設計展板,布置畫面和解說詞;設計操作,合作為“杰出的愛國工程師詹天佑實際展”的講解做準備。教師要讓學生在獨立感悟和合作學習的探索過程中,加深了解,進行自主讀書,真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提高自主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