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
多年從事中學語文教學工作,教小學一年級語文還是頭一次。曾經(jīng)若干次聽過小學低年級的語文課,放下優(yōu)點不說,感覺這些課有個共同的特點是:教師逐個教孩子們認字,先反復領讀拼音,接著板書生字,而后開火車指名組詞,為了不耽誤時間,學生組不上的教師就搶著組,最后師生集體分析間架結構和偏旁,一節(jié)課下來教師教得氣喘吁吁,學生讀得口干舌燥,但第二天聽寫的結果卻一塌糊涂:能寫上的大約占全班總人數(shù)的二分之一,但漏洞百出,錯別字滿篇;另外的二分之一可想而知!仔細分析,造成這種費油燈不亮的結局的原因不在于學生,而在于教師:滿堂灌、填鴨式的傳統(tǒng)生字教學模式嚴重剝奪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扼殺了學生的思維,壓制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效果差是必然而非偶然!
鑒于以上教訓,本學年我?guī)б荒昙壵Z文,努力探索和嘗試用以下方法來教學生字,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反復朗讀認字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我這里把它改為:書讀百回,生字自會。
人教版整個一年級的語文教材,除了下冊最后一單元有一兩篇不帶拼音外,其余都是注音版,在上冊學完拼音后,孩子們完全可以借助拼音讀書,既然如此,教材中那么多生動有趣的識字和課文篇目,為何不讓孩子們自己去反復朗讀呢?孩子有能力解決的問題,完全可以交給孩子們自己去解決。當然,在放手讓孩子讀書的課堂上,教師千萬不能做甩手掌柜,一定要事先在朗讀形式與朗讀語氣上嚴格把關,以利于讀書興趣的培養(yǎng)和朗讀效果的提高!這樣做最大的好處是真正把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真正能讓孩子們在讀書時不自覺地做到:眼到、心到,口到。把眼到、心到、口到反復進行,再多再難的生字都會深深刻在孩子們的腦海里!
二、悉心圈點識字
識字如同識人,和一個陌生人見面多次,怎么都會把這個人認個八九不離十。認字也一樣,借助拼音反復朗讀課文五六遍后,大多生字的字形已經(jīng)在孩子們的腦海中留有清晰印象, 這時候再要求他們動筆讀書:把新字新詞或者是朗讀時有困難的字詞一一圈起來,再逐個拼讀,這樣一來,一個個剛開始宛如攔路虎一樣阻擋孩子們閱讀進度的生字,此時變得就像小綿羊一樣 任由孩子們駕馭,你可以想象孩子們此刻的內(nèi)心感受是多么的美妙!
三、組詞鞏固效果
通過讀和圈兩個環(huán)節(jié),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生字已經(jīng)被孩子掌握,接下來干什么呢?我的做法是大膽讓孩子們在書上給一類字和二類字組詞, 動筆前提出如下要求 : 組兩個詞,第一個必須是課文中的;仔細觀察字形,書寫美觀,不寫錯字;不會組的詞和不會寫的字請教老師、同學,或字典(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語文園地就開始學習音序查字法了) 。學生動筆開始后,教師來回巡視,對優(yōu)勝者予以表揚, 落后者給予鼓勵;有好詞共同分享,遇錯誤個別糾正。這樣的課堂,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業(yè)水平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提升, 每一個孩子都沉浸在寫字和組詞的快樂當中,教師只需要邊走邊對每一個孩子的出色表現(xiàn)給予充分肯定足矣!
四、聽寫消化生字
小孩子最喜歡被表揚,在組詞的過程中得到夸獎的孩子們,此時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一雙雙靈動的小眼睛緊盯著老師,等待下一個富有挑戰(zhàn)性、能夠再次大顯身手的指令——聽寫。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上,我的通常做法是先把書寫難度大,或筆順容易出錯,或出現(xiàn)了新筆畫新偏旁的“硬骨頭”字單獨挑出來,在黑板上進行范寫,范寫的過程中要求孩子們先認真觀察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后書空筆畫,書空時先大聲讀出筆畫名稱,后數(shù)出筆畫數(shù)。這樣的教法算不上高明,但卻做到了重點突出,因而識字效果非常理想!所有的“硬骨頭”被拿下后,接下來就可以大膽進行聽寫訓練了。聽寫時,為了追求效果最佳化,我還有兩個妙招,一是帶詞語聽寫,也就是邊聽寫邊組詞,手慢的孩子組兩個詞,手快的可以組多個,但第一個必須是課文中的(組詞環(huán)節(jié)上之所以反復強調(diào)課文中的為首選,其目的首先是為了鞏固前面的讀書效果,其次也是為了從小培養(yǎng)孩子們專注讀書的良好習慣——要想在課堂上順利而準確無誤飛通過課文中的組詞關,讀書時就必須專注認真)。二是一字開花,將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等拉回來比較著些,比如聽寫“情”字時,把“請、清、晴、蜻,青”等字也附帶寫一遍;聽寫“生”字時,把同音字“聲”也寫一遍;聽寫“種花”的“種”時,把這個字的另一個名字也帶拼音寫出來并組詞。話到此處,也許有的人會問,漢字中有那么多的形近字、同音字和多音字,你這么做,豈不是給孩子們憑空加重負擔嗎?一節(jié)課短短四十分鐘,寫這么多的字夠嗎?我的回答是不僅不會加重負擔,反而會大大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不僅夠,還有綽綽有余的練習和批改作業(yè)的時間,不信,你可以大膽嘗試!
一年來的實踐證明,“激發(fā)孩子興趣,提高識字效率”四部曲,優(yōu)點多多:它能徹徹底底把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使苦學變?yōu)闃穼W;極大地增強孩子們認字和寫字的興趣,最大限度地提高識字效率;擠出大量的時間用于閱讀,開闊孩子們的視野......能把教師從繁重的傳統(tǒng)識字教學工作中解脫出來,使苦教變?yōu)闃方蹋或v出足夠多的時間面批作業(yè),及時糾錯;保持旺盛的精力,用于教育教學研究.......當然,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四部曲”有諸多好處,也有它的局限性:個別基礎差、反應慢的孩子跟不上,弄不好差距越來越大。這就需要每一位教學實踐者在嘗試運用“四部曲”的同時千萬別忽略了這部分個體的存在,因材施教,備課時想出一系列應對這部分孩子的有效策略,從而體現(xiàn)教育公平。唯如此,才能全面實現(xiàn)小學低年級識字寫字的教學目標,提升教學效率,為每一位孩子的健康成長和未來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武威涼州區(qū)金沙鎮(zhèn)趙家磨小學 甘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