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士利
【內容摘要】農村留守人員是我國非常大的一個群體,由于父母和家里人到城市中打工,孩子們留在農村進行教育。以往,我國主要關注的是農村兒童,而近年來,農村留守初中生的問題也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本文從農村留守初中生同伴交往的障礙方面入手,給出了教育的對策。
【關鍵詞】農村? 留守初中生? 同伴交往障礙
人是社會動物,在生活中必須與人交往,而初中生作為最有活力的一個群體,同伴之間的交往是非常頻繁的,也是結成深厚友誼的基礎。而近年來,我國農村留守初中生因為很多的原因與同伴之間的交往存在一定的障礙,這對于他們未來的發(fā)展是非常不利的。本文分析了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并給出了有效的對策,希望能夠對這個問題的解決有一定的幫助。
一、農村留守初中生內向型性格比較突出
留守初中生,大都是父母到城市中打工,自己和老人留在的農村,接受教育,這一類的孩子大都從小就成為了留守兒童,很小的時候父母就不在身邊,跟著爺爺奶奶或是姥姥姥爺生活,其成長是有一定問題的。大多數(shù)孩子缺少父母的愛和教育,導致了他們從小的性格就非常內向,不愿意與他人交流,長此以往,就養(yǎng)成了習慣,形成了性格,進入初中以后,更是延續(xù)了這種情況,這對于他們在班級中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都是十分不利的。近年來,我國對學生的心理情況給予了足夠了重視,因為心理問題而導致自殺等惡性問題的年齡趨勢越來越小,所以說,對于農村留守初中生,學校和家庭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從根底上解決他們的問題,讓他們健康的成長。針對這個問題,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讓父母回到孩子的身邊,給他們一個完整的家庭,但是,很多情況下,這是很難實現(xiàn)了,所以說,就要從學校和家庭著手,來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首先,在課堂上,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和機會讓他們和同學們進行交流,長期沒有交流,學生們之間不了解,久而久之就疏遠了,而如果孩子們經常有機會在一起交流,那樣,他們經過互相的了解就會發(fā)現(xiàn)有很多適合自己的朋友,慢慢的,他們與同伴之間的交流障礙就消失了。另一方面,是家庭上,由于家里父母在外,老一輩的年齡又偏大,學生與他們之間的共同語言少,這就導致了學生的沉默寡言,所以說,教師要鼓勵學生多互相到家中做客,利用學生過生日等的時機舉辦生日會等來提供良好的交流條件。所以說,造成農村留守初中生的同伴交往障礙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學生的性格十分內向,要從學校和家庭兩方面著手,來解決這個問題。
二、利用教學內容和體育活動等方式來提供良好的交流空間
針對農村留守初中生的同伴交往問題,學校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交流和溝通環(huán)境,讓他們融入集體當中,這樣,對于解決這個問題是很有幫助的。首先,教師要在課堂上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給學生提供交流的機會。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是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對課堂上的問題進行討論,在討論的過程當中,學生互相交流自己的觀點,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不僅讓自己的學習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時,同學們互相之間的交流多了,久而久之,小組中的同學關系越來越融洽,這些與同伴交流有障礙的同學也找到了和別人交流的方式,對于解決這個問題十分有幫助。對于教師而言,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分組的時候可以讓與同伴交流有障礙的學生和性格比較活潑的學生分到一個小組,帶動小組交流氣氛。此外,教師可以利用體育活動等形式來幫助學生互相交流,特別對于男生而言,像籃球、足球等集體活動是非常喜愛的,當他們參與到其中,就形成了一個圈子,這些有共同愛好的學生就更容易交流到一起,久而久之,留守初中生的交往障礙就克服了。通過這些方法和手段的運用,讓學生能夠充分融入到集體當中,與志同道合者互相良好的溝通和交流,有助于他們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
三、社會環(huán)境導致了他們的交往障礙
社會環(huán)境的問題也是導致留守生產生交流障礙的原因。留守學生由于缺乏父母的監(jiān)管,沉迷于網吧或者是游戲廳不能自拔,在網吧結識社會青年,搞社會團伙。他們把大量的時間花在電視、網絡、游戲當中,整日與游戲為伍,這對他們的身心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首先,限制了他們的活動范圍,不喜歡與人交往,隔絕了與他人的聯(lián)系,不愛好學習,導致了留守學生形成孤獨、膽怯和不合群、封閉的性格特征。其次,網絡和游戲中充斥著大量奇談怪論、色情淫穢、兇殺暴力等具有強烈刺激性的有害信息,使留守學生無法形成現(xiàn)代社會所必須的價值觀和道德準則。這些問題都導致了他們產生與同伴的交流障礙,在這種情況下,學校和家庭要對學生進行教育,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讓他們形成正確的三觀,遠離這些不良的風氣。學校要重視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讓學生明白做這些事情是錯誤的,同時,學??梢蚤_展一些有意義的活動,豐富他們的課余生活。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學校要和家庭互通有無,及時反饋學生的情況,這樣,就可以及時的發(fā)現(xiàn)學生的問題,并及時糾正,防止學生誤入歧途。
農村留守初中生的數(shù)量是非常多的,做好他們的教育工作是我國教育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國要從社會、學校和家庭三方面著手,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促進他們與同伴的溝通,讓他們形成正確的三觀,從而幫助他們更好的學習和生活。
【參考文獻】
[1] 賈利利、郭蓉.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情感狀況調查分析[J]. 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4(12):137-138.
[2] 王海棠. 農村留守兒童青春期性教育基本缺失的問題及對策[J]. 青年探索,2007(03):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