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摘要:新課改下,以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來看,很難完成現(xiàn)在的教學新目標,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完成課本教材內容,不會延伸出其他教學互動,甚至部分教師會以考試成績衡量學生的綜合能力。所以現(xiàn)在高中化學教學方式從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轉向人文素質教育,從注重理論知識轉向學生的化學實踐能力。高中化學教師也應新課改要求不斷挖掘新的教學模式,從而促進高中化學教學質量,激發(fā)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端正學生學習態(tài)度。本文簡要分析高中化學教材的多種內容、教學方法的改進、教學觀念的轉變等問題。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化學;教學方法
引言:
高中化學課程日漸成為高中重點學科之一,其教學方式在新課改的推進下顯得極為重要,高中化學知識對學生今后發(fā)展具有很大的影響。不提倡照本宣科的教學理念,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對化學的興趣,通過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更好的吸收化學知識,引導學生對化學深入思考,和學生共同探討化學問題,同時避開傳統(tǒng)的教學弊端,虛心接受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建議及意見,進而鍛煉學生思維能力。
一、轉變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重要性
不管是高中教學還是小學、大學等,在傳統(tǒng)教學方式里,教師就是課堂的主體和發(fā)言者,占據(jù)著主動優(yōu)勢。在這一根深蒂固的模式下,學生很少出現(xiàn)創(chuàng)新型思維,在化學課堂中學生表達了自己過多的想法,可能會讓教師認為這位學生過于調皮,天性的疑問和想法被漸漸壓抑遮掩,學生對化學提不起興趣,覺得枯燥、不愿意聽講,導致整體的化學教學質量低下 [1]。所以新課改中,一再強調教學以學生為中心,這一觀念大大沖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使部分高中化學教師一時間難以克服,短時間內不適應新課改的教學觀念,更加凸顯出轉變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重要性。
在新觀念的教學過程中,化學教師不但需要跟學生講解書本的理論知識,同時還需要增加新的教學活動,生動形象的引導學生進入場景化學習,利用各種新的教學資源,如常見的明星演唱會或者文藝演出,舞臺上的白色煙霧通過干冰制造出來,化學專業(yè)名稱為固態(tài)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最大特點是沸點低,在高溫受熱情況下會在空氣中升華成氣態(tài)二氧化碳,快速將空氣中水蒸氣變成小水滴,形成肉眼可見的白色煙霧?;瘜W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圖畫或者播放視頻,具象化講述該知識點,營造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對高中化學保持高度的好奇心,最終愛上化學這一學科。
二、創(chuàng)新化學教學理念
根據(jù)新課改的需求,化學教師需要重新定義教學理念,素質教育,讓化學教材和生活緊密相連,讓化學課堂在教學過程中變得豐富有趣,提高化學教學的有效性 [2]。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最大弊端就是過于理論化,知識點死板,教學過程中很少站在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學生只能靠“死記硬背”記牢知識點。所謂創(chuàng)新化學新的教學理念,無非就是人文化,營造民主、自由的學習氛圍。例如,在講述高一化學酸堿鹽這塊的知識點時,化學教師不能只講述課本內容,光進行理論知識的傳授,不穿插現(xiàn)實生活,會使學生覺得酸堿鹽這些化學成分只存在書本中,實際上離自己很遙遠。教師應考慮周全,綜合絕大多數(shù)學生的接受能力,把握課堂時間,引入生活情景,向學生介紹酸的幾種類型,鹽酸、硫酸、磷酸、醋酸等,生活中經(jīng)常接觸的食物很多含有醋酸菌,如白醋、果醋、果酒啤酒,這樣達到的教學效果會比“題海戰(zhàn)術”更實用,還能加深學生這一模塊知識的印象。
三、高中化學教學方式的多樣化
多樣化教學對任何一門學科來說都很重要,尤其是高中化學這一學科,高中化學的知識點跟日常生活、學生今后發(fā)展,都有密切關系。高中化學教師需要注意引導學生對化學的自主學習性,采取啟發(fā)性學習策略,讓學生樂于接受新的知識,自行參與化學教學過程,形成生活實踐意識,跟著教師的教學節(jié)奏走 [3]。適當?shù)墓膭钍浇虒W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學生的學習思維,激活學生對化學的潛在興趣。
四、結合實踐活動,創(chuàng)新型實驗教學
同其他學科一樣,語文課堂要朗讀、數(shù)學課堂要解題、音樂課堂要唱歌,化學課堂的實踐教學便是化學實驗實操,通過實驗將抽象的理論知識具象化。實操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課堂化學教師的演示實驗,另一種是學生在實驗室中的動手能力,理論知識與實驗實操相輔相成,這是培養(yǎng)學生對化學興趣最直接的方式 [4]。比如化學教師做演示實驗,區(qū)分白醋和純凈水,學生觀察教師的實驗操作步驟,打開瓶蓋聞氣味,在取適量的不同液體裝入兩支試管中,滴加石蕊試液,隨后教師和學生共同觀察實驗現(xiàn)象,裝有白醋的試管會變成紅色,純凈水沒有變化,記錄實驗結論,總結實驗原理,學生的思維能力會在一次次分析化學的實驗現(xiàn)象中得到進步。學生進入實驗室,自己動手進行實操,教師可按照不同的實驗特性,進行合理的分組實驗、單人實驗等。高一化學“粗鹽的提純”就是很好的實踐例子,用托盤稱取適量粗鹽,倒入燒杯溶解,再到過濾、蒸發(fā),最后稱量,這一系列過程考察學生的動手能力,有助于熟練理論基礎,減少學生的思維定式。再比如進行趣味實驗“水的三態(tài)”,氣態(tài)液態(tài)固態(tài)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五、結束語
高中化學教學方法的轉變對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化學教師應充分提升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能力,迎合學生的需求,不斷地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避免形式主義,推進高中化學的新課改。在課堂教學上,將復雜的理論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簡單化,在實踐化學實驗的過程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目前很多學科教師都采取了創(chuàng)新式教學方式,并初步取得良好效果。高中化學教師可參考借鑒其他學科的成功案例,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融入化學知識中。
參考文獻:
[1]葉振宇 .新背景 ,轉觀念——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學教學方式及其轉變途徑研究 [J].華夏教師 , 2017(3):42-43.
[2]初斯詩 .淺談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化學的教學方式的轉變 [J].教育現(xiàn)代化:電子版 , 2017(8):0064-0064.
[3]李興家 .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學教學方式的轉變途徑分析[J].求知導刊 , 2017(23):126-126.
[4]黃燕 .新課改下轉變高中化學教學策略分析 [J].數(shù)理化解題研究 , 2017(24):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