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其軍 周葉軍
浙江省諸暨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浙江 諸暨 311800
本文主要探討參芍膠囊對血清學管活性物質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內皮素(ET)、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和細胞因子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影響,從而探究其治療老年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的可能作用機制。
選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80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36例,年齡50~65歲,平均年齡58.3±8.2歲,病程2.5~25.1年,平均9.52±2.45年。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40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及病情分布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研究組口服參芍膠囊(保定天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0960062),1次4顆,每日2次;對照組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81285595)100mg,美托洛爾緩釋片(AstraZeneca AB,國藥準字J20100098)47.5mg,均每日1次。兩組均治療1月。
3.1 療效標準:顯效:心絞痛等主要癥狀消失或心電圖恢復正常;有效:心絞痛癥狀明顯改善,心電圖明顯改善;無效:心絞痛等癥狀無改善,心電圖無明顯變化;加重:心絞痛等癥狀及心電圖較研究前加重。
3.2 結果:治療1個月后,兩組總有效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1個月后療效比較
3.3 治療前后相關指標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1個月后各項指標變化情況(±s)
表2 兩組治療1個月后各項指標變化情況(±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ΔP<0.05。
研究組對照組組別NO(μmol/ml)NOS(U)ET(ng)PAT-1(U)TNF-α(pg/ml)IL-6(pg/ml)治療后0.96±0.18 0.64±0.12 48.95±4.36 146.57±25.63 124.74±27.13 186.24±22.59治療前0.94±0.14 0.47±0.10 51.46±5.13 163.45±16.63 142.46±47.32 205.38±46.24治療后1.35±0.21*Δ 0.93±0.12*Δ 34.53±4.72*Δ 118.63±21.21*Δ 86.24±25.46*Δ 85.35±21.46*Δ治療前0.89±0.12 0.51±0.11 53.13±5.72 162.84±13.58 137.63±34.25 211.59±51.38
由血管活性物質和細胞因子介導的炎癥反應與冠狀動脈內的斑塊形成有密切聯(lián)系,當不穩(wěn)定斑塊破裂后可促進血栓形成,進而導致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參與炎癥反應的成分包括直接與炎癥相關的細胞(單核細胞、巨噬細胞)、間接與炎癥有關的細胞(血管內皮細胞)、血管活性物質(NO、NOS、ET、PAI-1)、細胞因子(TNF-α、IL-6)等。參芍膠囊治療組患者治療1月后血清血管活性物質ET、PAI-1及細胞因子TNF-α、IL-6均明顯降低,細胞因子NO、NOS均明顯升高,與治療前相比有差異(P<0.05),而對照組則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果表明,參芍膠囊能夠通過調節(jié)血管活性物質及細胞因子,有效發(fā)揮抗炎作用,從而干預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絞痛的病變進展。而西藥雖然也能部分影響血管活性物質及細胞因子在血清中的水平,但是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可能與阿司匹林腸溶片的抗炎作用有關。
綜上所述,參芍膠囊對于老年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有明確的療效,其作用機制之一為調節(jié)血清血管活性物質和細胞因子的水平,從而抑制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炎癥反應,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