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遠江
摘 要: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適當?shù)募尤霘v史故事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加深學生印象,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本文從在歷史教學中加入歷史故事的好處、選擇歷史故事的原則、運用歷史故事的策略三方面入手,結合實際案例,分析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使用歷史故事來引發(fā)學生興趣,加深學生印象,提升教學效果,尋找初中歷史課堂的教學新方法。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興趣引導法歷史故事
引言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往往會覺得課程內(nèi)容枯燥無趣,提不起學習的興趣,進而影響了歷史教學的水平。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歷史故事,可以使學生們對歷史產(chǎn)生興趣,有利于歷史教學。新課標要求初中生歷史教學以普及歷史常識為主,而歷史常識中,脫離不開構成歷史常識的一個個歷史人物,將歷史故事引入教學,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在教學中加入歷史故事的好處
在教學中加入歷史故事,首先可以引發(fā)學生的興趣,歷史故事對人的影響深遠,許多著名的歷史故事甚至影響了一代人對于歷史的印象。例如最著名的歷史小說《三國演義》,可以說絕大多數(shù)人的三國歷史印象,都收到了這本小說的影響。因此,在歷史教學中運用歷史故事,對于引發(fā)學生的興趣有著重要作用[1]。
例如,在美國的南北戰(zhàn)爭一課中,由于奴隸制度在中國很早就已經(jīng)消亡,在講述過程中學生很難產(chǎn)生直觀的印象,因而不容易產(chǎn)生興趣,對所學知識的記憶不夠深刻,影響了教學水平?;诖?,教師應當借鑒美國廢奴文學中的內(nèi)容,將廢奴文學中的經(jīng)典轉化為課堂歷史故事,例如《湯姆叔叔的小屋》,運用世界經(jīng)典文學的魅力,以小見大的向學生普及美國南北戰(zhàn)爭時的社會背景,讓學生體會到那時奴隸制度下黑奴的悲慘生活,對課程產(chǎn)生興趣,借助歷史故事,加深學生的印象。這一課的知識重點在于分析南北戰(zhàn)爭北方軍隊勝利的原因以及南北戰(zhàn)爭的意義,針對南北戰(zhàn)爭北方勝利的原因,在課程講述中可以播放如《飄》、《小叛逆》等經(jīng)典電影片段,結合教材《活動與探究》中南北兩方人口、軍隊、工業(yè)發(fā)展的對比圖,使學生對南北戰(zhàn)爭時期南北兩方的生產(chǎn)生活有更直觀深刻的理解,對于北方軍隊獲得勝利的原因和意義有更直觀明確的了解,通過歷史故事,加深了對課程的興趣,也加深了對考點的理解。
二、在教學中選擇歷史故事的原則
初中生尚處在認知學習期,認知能力還不成熟,缺少自行思考的能力,容易受到外界觀點的影響。因此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選擇歷史故事,需要有原則的仔細選取,選擇的歷史故事要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歷史觀的作用。首先,選取的歷史故事要盡量符合歷史事實,不能為了增加故事的吸引力胡亂編造歷史。其次,選取內(nèi)容要和課程盡量相關,讓學生在故事中了解歷史。最后,歷史學習是要借助歷史啟發(fā)現(xiàn)實生活,所選的故事要有借古喻今的作用。
以《統(tǒng)一國家的建立》這一章為例,這一章主要敘述了秦漢的發(fā)展,大一統(tǒng)國家的建立,在秦漢大一統(tǒng)的歷史中,不同學者基于史觀不同,有著不同的觀點。教師應該注意歷史故事中反映出的歷史觀點,面對思想還不成熟的初中生,在選擇歷史故事時,應當選擇貼近教材觀點的,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避免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觀點。例如在講述漢匈戰(zhàn)爭時,有些老師為了引發(fā)學生興趣,選取《大漠謠》一類歷史觀有爭議的文學作品進行講述,顯然就是不利于學生形成正確歷史觀的。讓學生學習用辯證的思維看問題時,要選取觀點合理的歷史故事,從不同角度讓學生思考。在《統(tǒng)一國家的建立》一章中,最后有一個關于秦始皇功過的辯論,對此,教師可以先提取《史記》對于秦始皇的評價,改編成故事向學生講述,再從現(xiàn)代文學作品如《大秦帝國》中提取歷史故事,從兩個方面講述關于秦始皇的歷史故事,引導學生分析:為什么不同的作品會對同一個人有截然不同的評價,分析其原因,最后組織學生討論:我所認為的秦始皇。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現(xiàn)代史觀。
三、在教學中運用歷史故事的策略
歷史故事不是簡單的加到教學中就能產(chǎn)生效果,想要讓歷史故事起到應有的作用,在運用時要講究策略,這就需要教師掌握好使用歷史故事的時機和故事的語言表述策略,還要不斷開闊視界,充分利用優(yōu)秀的歷史教學資源。例如在初中的歷史學習中,許多章節(jié)都會有文物的鑒賞,文物是反映歷史的重要依據(jù),但初中生年齡有限,審美水平受年齡限制不夠成熟,沒有教師的引導,難以充分領略文物的魅力,了解文物所反映的時代背景和意義[2]。中央電視臺的《國家寶藏》節(jié)目,作為一檔文博探索類節(jié)目,通過全國知名博物館推薦館藏珍寶,明星對國寶的故事進行精心考據(jù)的演繹,生動的展示了國寶的前世今生和被稱為寶藏的歷史意義,教師在進行應有的課堂教學之后,可以選取與課程相關的內(nèi)容進行放映,通過明星效應增加學生的興趣,加深學生對所學課程的認識,提高初中歷史教學的教學質量,向學生普及歷史常識,對學生歷史觀和文物保護意識,乃至國家榮譽感的形成,都起到了正面的宣傳。
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歷史故事,對初中歷史教學有著重要作用。初中歷史課標要求向初中生普及歷史常識,通過歷史故事,可以增進學生學習興趣,更好的普及歷史常識。在選取歷史故事時,要把握選擇歷史故事的方法和原則,掌握在教學中引入歷史故事的策略,這樣才能更好的使歷史故事在教學中得到運用,從而提升歷史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程紅瑞.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6.
[2]楊婷.初中歷史故事教學的理論探索與實踐[D].四川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