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明山
摘要:二十一世紀是競爭激烈的世紀,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局勢下,更需要學生能夠全面發(fā)展,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高尚的情操,這樣才能落實音樂教學的價值。所以在音樂教學中,就要增加對學生素質教育的環(huán)節(jié),深刻的重視到素質教育對學生的深遠影響,最后讓素質教育發(fā)揮它不可替代的價值。本文講述了我國目前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音樂教學中素質教育的重要性。
關鍵詞:音樂教育、素質教育
引言:
二十一世紀的教育最緊迫的任務就是開展素質教育,使我國的音樂教學發(fā)揮重要的價值。在整個音樂教學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對學生的專業(yè)技能和技巧的培訓,還要注重學生的素質教育,這才是開展音樂教育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一、目前音樂教學中存在問題
(一)學生的音樂素質普遍較低
現(xiàn)如今在小學階段就開展了音樂課堂,但是卻在實際的教學中受不到重視,經(jīng)常會被其他文化課程的教師所取代,成為了專業(yè)課堂。學生在小學階段就缺乏藝術想象力和正確的音樂觀念,在以后的學習中更是缺乏音樂素質。大學時期錄取藝術生時可以降低分數(shù)線,所以報考音樂專業(yè)的學生文化素質都普遍很低,只是強化了音樂考試的內容。再加上高考音樂考試的題目與內容都相對比較簡單,而且?guī)啄陙硇问揭矝]有很大的變化,只注重測試學生的技能和技巧,對于相關音樂藝術修養(yǎng)和系統(tǒng)知識沒有專門的題目測試,所以才會導致學生的藝術與文化素質都普遍較低。
(二)學生的文化綜合素質普遍很低
我國長期以來沿用的都是應試教育的體制,學生只拿手的應該是考試而不是學習,所以導致大多學生的人文教育和人文素質在培養(yǎng)時都相對落后,學生的文化綜合素質都比較低下。一些學生甚至會出現(xiàn)素質畸形、不健全等后果,逐漸的脫離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范圍,使學生在畢業(yè)之后一時難以找到適合的工作崗位。在音樂教學中,學生的文化素質比較低,學習視野比較窄,一些專業(yè)知識在學習時基礎不是很牢固,形式主義感太強,就制約著學生個性的發(fā)展,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鉆研的精神。
二、音樂教育素質教育的重要性
(一)音樂伴隨著人的一生發(fā)展
在音樂教學中,素質教育也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教學,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有著很大的積極作用,素質教育更在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方面發(fā)揮著獨一無二的作用和價值。音樂藝術具有很強的滲透作用和推動作用,具有非常鮮明的行為性特征,能夠豐富學生的情感生活和行為認知,還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研究能力,使學生的精神得到升華和洗滌,感受到崇高的藝術境界,還能夠豐富學生的思維想象力,激起學生對生活和學習的興趣。
在人們的生活學習當中,離不開音樂,更需要音樂的陪伴。音樂的形式早已經(jīng)在我國的古時候就出現(xiàn),當時的人們將流行的詩詞歌賦譜上曲,用彈唱的形式表達出來,也就成為了我國最早時期的音樂。音樂是隨著人類的誕生而出現(xiàn),并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前進而得到繁榮發(fā)展,最終成為人們生活必不可少的精神文化食糧。原始人們利用音樂來減輕自身的勞累,重振高漲的精神,達到心理的快感和興奮?,F(xiàn)如今一些民歌、山歌、漁歌、流行音樂、搖滾音樂等形式層出不窮,出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引領著我們的生活走向前進的時代。
所以音樂是一種生命的力量,是心靈情感的表達方式。但是音樂也有高雅和粗俗、健康與頹廢、優(yōu)美與聒噪之分,所以在音樂教育中開展素質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只有當學生有了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之后,才能區(qū)分出音樂的高雅與粗俗之分,彰顯出進行音樂教育的重要性,使人們的精神文明得到凈化。
(二)音樂對事物有著重要的影響
音樂教育就是利用感情的影響,進而來支配學生的行為、情感和思想,而且音樂對于動物的成長發(fā)育、對于病人的康復都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在音樂教學中僅憑著理性的教學方法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學生在學習時受到情感的熏陶和升華。只有在音樂教學中增加素質教育,才能使學生了解到健康正確的音樂,促使事物的發(fā)展。另外學生在學習中還要對于事物的真善美丑惡有一個明確的判斷標準和理性區(qū)分,明確自身的學習方向,找好自身將來發(fā)展的目標。教師可以在開展音樂教學中為學生播放一些愛國主義的歌曲,例如《義勇軍進行曲》,不斷激勵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對事物的好壞有一個明確的判斷。教師也可以在教學中適當?shù)臑閷W生播放一些能夠打動學生想象和情感的音樂,讓學生的靈魂在學習中得到凈化,精神在學習中得到升華。
當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豐富了自身的情感,培養(yǎng)了正確的思想行為,整個人的個性氣質都走向高雅和正義的方向。所以音樂教育不僅僅只是單純的職業(yè)技能教育,更需要對學生進行人格教育,幫助學生在學習中樹立正確的、高雅的審美能力,這樣素質教育才會在音樂教學中得到完美的發(fā)揮和實現(xiàn)。
(三)音樂是人與人情感連接的紐帶
現(xiàn)如今,音樂的發(fā)展已經(jīng)走上了國際化,更是國家交流的一種特殊語言,能夠幫助各個民族與國家之家聯(lián)系感情,增進友誼的交流,更能夠擴大情感的連接。在音樂教學中進行素質教育,就能夠將音樂教育的特殊功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在教學中,教師以審美教育為核心,通過不同類型音樂的播放,增加學生的情感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想象能力與創(chuàng)造研究能力。還能夠幫助學生在素質教育的推動下,將更多的文明行為傳遞到社會各種,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感染下?lián)碛懈呱械那椴俸推犯瘛?/p>
結語:
應試教育的體制下容易使教師在教學中忽視掉學生的道德教育和素質教育,使學生成為考試的機器人。然而在音樂教學中開展素質教育,能夠提高我國國民的綜合素質,使音樂教學的現(xiàn)狀得到徹底的轉變,這才是開展音樂教學的真正意義和價值。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就要全面落實素質教育,建立健全音樂教師的隊伍建設,完善音樂教學的基礎設施和設備,制定更加符合學生素質教育的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教師還要在教學中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利用先進的教學方式進行素質教育,最終提升我國學生的音樂素質。
參考文獻:
[1]特日格樂.高職院校音樂教學中情感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實踐方法[J].考試周刊,2018,(25):175.
[2]張麗娜.如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提高學生鑒賞能力[J].未來英才,2017,(20):9. DOI:10.3969/j.issn.2095-4549.2017.20.010.
[3]王小娟.《音樂教學法》在高職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J].歲月(下半月),2017,(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