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秋,張雷雷,黃飛
(山東華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東 煙臺 264003)
脂肪干細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是2001年Zuk等[1]從真空吸脂術抽出的脂肪中發(fā)現(xiàn)的一種間充質(zhì)干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其含量約占脂肪組織的10%~20%[2]。ADSCs同其他 MSCs一樣,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潛能,是成體干細胞的一種,在疾病治療領域有巨大的潛力。但ADSCs較骨髓干細胞有更高的提取率,其提取率可高達1%~2%,是骨髓干細胞的1 000倍[3]。ADSCs已成為研究者們青睞的種子細胞,本文就ADSCs的提取、培養(yǎng)和鑒定進行研究。
1.1 材料
1.1.1 脂肪組織 選取濱州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產(chǎn)科剖宮產(chǎn)產(chǎn)婦皮下脂肪組織,產(chǎn)婦無其他基礎疾病,未經(jīng)過特殊藥物治療,取材前均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和產(chǎn)婦知情同意。
1.1.2 試 劑 低 糖 DMEM 培 養(yǎng) 基(Gibco,美國)、胎牛血清(FBS,Hyclone,美國)、Ⅰ型膠原酶(索萊寶,中國)、胰蛋白酶(Gibco,美國)、磷酸鹽緩沖液(PBS,Hyclone,美國)、青霉素-鏈霉素(索萊寶,中國)、CD44-FITC抗體(eBioscience,美國)、CD105-PE(eBioscience,美國)、CD34-APC抗體(eBioscience,美國)、CD45-PerCPCyanine5.5抗體(eBioscience,美國)。
1.1.3 儀器 CO2培養(yǎng)箱(Thermo Scientific,美國)、生物安全柜(香港力康,中國)、低速多管大容量離心機(上海安亭,中國)、手術器械(新華,中國)、70 μm細胞篩網(wǎng)(索萊寶,中國)、細胞培養(yǎng)皿(Corning,美國)、超低溫冰箱(Thermo Scientific,美國)、流式細胞儀(BD,美國)等。
1.2 方法
1.2.1 ADSCs提取 (1)將無菌條件下用真空抽脂術提取的腹部皮下脂肪,在生物安全柜內(nèi)取約5 g,用含有500 U/ml雙抗的PBS充分漂洗3遍,剔除肉眼可見的血管及結締組織,用眼科剪將其充分剪碎,再用PBS反復沖洗,盡量除去紅細胞。(2)加入2倍體積的0.2%Ⅰ型膠原酶,振蕩混勻后,于37℃的恒溫水浴箱消化60 min。(3)加入等體積的含有10%FBS的低糖DMEM培養(yǎng)基終止消化。(4)1 800 r/min離心10 min(離心后分為3層,上層為油脂及未消化完全的脂肪組織,中層為上清液,下層為脂肪干細胞和紅細胞等混合細胞的沉淀)。(5)棄上層和中層,加入2 ml完全培養(yǎng)基(低糖DMEM+10%FBS+100 U/ml青霉素-鏈霉素)重懸細胞沉淀,70 μm細胞篩網(wǎng)過濾,將濾過后的濾液調(diào)整細胞濃度為1×108/L接種至60 mm細胞培養(yǎng)皿中,于37℃5%CO2細胞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
1.2.2 ADSCs培養(yǎng)、傳代 將提取的原代ADSCs培養(yǎng)24 h后進行半量換液,48 h后進行全量換液,去除殘存的紅細胞、細胞碎片等。之后每2 d換液1次,獲得純化后的ADSCs,培養(yǎng)7~9 d后,原代ADSCs可生長融合達到90%,用0.25%胰蛋白酶(含有0.2%EDTA)常規(guī)消化后,1∶3傳代接種到新的細胞培養(yǎng)皿中持續(xù)體外擴增培養(yǎng)。
1.2.3 流式細胞術鑒定ADSCs標志物 取第3代ADSCs鑒定細胞表面特異性標志物CD34、CD44、CD45、CD105,實驗步驟:(1)ADSCs用胰酶消化后,1 000 r/min離心4 min,用PBS重懸,計數(shù),每個2 ml EP管取細胞3×105個細胞,1 000 r/min離心 4 min,棄上清,加入 50 μl或100 μl PBS重懸。(2)細胞與抗體孵育:a.空白細胞對照組:加入50 μl PBS;b.加入1 μl CD44-FITC抗體+99μl PBS;c.加入2.5μl CD105-PE抗體+47.5μl PBS;d.加入2.5μl CD34-APC抗體+47.5 μl PBS;e.加入 2.5 μl CD45-PerCPCyanine5.5抗體+47.5 μl PBS;f.將上述4種抗體分別取1 μl、5 μl、5 μl、5 μl加入細胞中+84 μl PBS。4℃避光孵育45 min(每隔15 min搖晃1次)。(3)孵育完后,加入1 ml PBS重懸,1 000 r/min離心4 min,棄上清,加入1 ml PBS再洗一遍,最終加入200μl PBS重懸。(4)應用流式細胞儀進行檢測。
2.1 ADSCs提取 通過膠原酶法提取得到了ADSCs,提取過程見圖1A。提取的原代ADSCs生長狀況見圖1B-F。ADSCs呈貼壁生長,隨著培養(yǎng)時間的增加,其呈現(xiàn)出纖長的纖維細胞樣。
圖1 原代ADSCs的提取
2.2 ADSCs培養(yǎng) 傳代后的ADSCs接種24 h后,細胞已貼壁,呈圓形、短梭形或者多角形,大小不一;待細胞進入增殖期時,ADSCs逐漸伸展呈現(xiàn)長梭形,排列緊密,呈漩渦狀生長,細胞形態(tài)與成纖維細胞相似,大小均一,多角形及圓形細胞少見,見圖2。
圖2 光鏡下觀察原代ADSCs的培養(yǎng)(×100)
2.3 ADSCs鑒定 成熟后的ADSCs,用流式細胞術鑒定ADSCs的細胞表面特異性標記物,發(fā)現(xiàn)CD44和CD105表達陽性,CD34為低表達,CD45表達為陰性,見圖3。
圖3 流式細胞術鑒定ADSCs的特異性標記物
ADSCs是從脂肪組織中提取出來的具有多能分化潛能的成體干細胞,擁有來源充足、取材方便、操作簡單、體外易培養(yǎng)、生物學性狀穩(wěn)定、免疫原性低、不受倫理學限制等優(yōu)點,因此是組織工程學應用較為廣泛的的種子細胞[4]。隨著細胞治療的發(fā)展,ADSCs在治療、康復、美容等領域均具有較大的應用潛力。ADSCs作為人體組織工程中最大的成體干細胞庫,將成為干細胞應用領域中理想的細胞來源[5]。
ADSCs提取方法有很多,劉琴等[6]對其提取分離方法進行總結,主要包括了組織塊貼壁法、膠原酶消化法、機械分離法(直接離心法、震蕩離心法、旋渦離心法、吸附柱法、超聲處理法)、膠原酶結合組織塊貼壁法、懸浮培養(yǎng)法等,其中膠原酶消化法提取的ADSCs,其轉(zhuǎn)化成骨的的能力更強[7]。采用膠原酶法消化離心脂肪組織所獲得的沉淀稱為基質(zhì)血管成分(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SVF),SVF中除了需要的ADSCs外,還有脂肪前體細胞、成纖維細胞、周細胞、基質(zhì)細胞、內(nèi)皮細胞、內(nèi)皮祖細胞、造血干細胞、血管平滑肌細胞、免疫細胞等[3]。因為SVF中大多數(shù)細胞在培養(yǎng)液中處于漂浮狀態(tài)無法貼壁[8],所以膠原酶法提取的SVF原代培養(yǎng)48 h,再經(jīng)換液后,獲得的所有的貼壁活細胞均為ADSCs[9]。為了進一步鑒定ADSCs,特異性的標記物是最理想的條件,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目前尚未明確ADSCs的特異性標記物[10]。2013年,國際脂肪治療科學聯(lián)合會(IFATS)和國際細胞治療學會(ISCT)聯(lián)合宣布:ADSCs新分離的表型為CD31-/CD34+/CD45-/CD235a-,而體外培養(yǎng)表型為CD31-/CD44+/CD45-/CD73+/CD90+/CD105+[11],也有研究發(fā)現(xiàn)CD34為低表達[12-13]。本研究發(fā)現(xiàn),采用膠原酶法可以很好地提取ADSCs,經(jīng)過原代培養(yǎng)換液,可以獲得較純的ADSCs,且經(jīng)過流式細胞術鑒定后,發(fā)現(xiàn)其表面標志物為CD34+/CD44+/CD45-/CD105+,其中CD34為低表達。
通過本研究發(fā)現(xiàn),采用消化酶法可以成功提取ADSCs,且其性狀相對穩(wěn)定,易于培養(yǎng)。通過流式細胞術鑒定其表面標記物,可證明本研究提取的細胞為ADSCs。用此方法可以較便捷地提取ADSCs,便于后續(xù)的轉(zhuǎn)化分析的研究。
(致謝:感謝濱州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產(chǎn)科提供正常產(chǎn)婦來源的腹壁皮下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