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對全人類造成了不可彌補的傷害,同時對藝術設計領域也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1918年之后,精致柔美的花卉植物類型的首飾作品漸漸淹沒在戰(zhàn)壕中。戰(zhàn)爭期間,女性開始肩負起工作重擔,她們在社會的變更中獲得了自由和獨立意識,價值觀和生活態(tài)度都發(fā)生了轉(zhuǎn)變,成熟、干練、簡潔、實用的服飾成為女性們的新選擇。
1925年,一場名為“裝飾藝術博覽會(The exposition des Arts Decoratifs)”活動在法國巴黎舉行。這次展會數(shù)百萬參觀者,欣賞了來自24個國家的多種類型的設計作品,不管是雕塑、陶瓷、玻璃、銀器還是首飾,都在自己的領域作出了新的突破。這次博覽會后促進了裝飾藝術Art Deco運動的發(fā)展,同時也為一戰(zhàn)后世界各國和平交流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圖1 鉑金胸針表Van Cleef & Arpels,藍寶石、鉆石、縞瑪瑙、琺瑯
裝飾藝術風格的設計元素非常豐富,人們擺脫了戰(zhàn)爭的陰霾,一切的藝術創(chuàng)作和設計也會圍繞著人們的需求進行。此時,裝飾藝術也受到了工業(yè)化生產(chǎn)中機械美的影響,將新藝術時期柔和流暢的曲線風格轉(zhuǎn)換為界對稱圖形進行設計,風格硬朗干練。由于女性角色的轉(zhuǎn)變,裝飾藝術風格的首飾受到大眾的青睞,這種立體幾何形的首飾,中和了女性較為柔美的的一面,強化了其瀟灑干練的風格,使得女性的面貌更加立體化(見圖1,圖2)。
圖2 Art Déco 風格鉑金胸針,Raymond Templier,約1929年鉆石,琺瑯
圖3 Art Déco 風格金質(zhì)梳妝匣,Van Cleef & Arpels,1927年珍珠母貝、珊瑚、琺瑯、翡翠、鉆石玻璃
裝飾藝術風格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立體主義、野獸派等藝術流派的影響。他們對于立體結(jié)構(gòu)、幾何透視、線條把控的表達方式被設計界、時尚界迅速學習和運用。比如COCO CHANEL等品牌就推出了一系列裁剪整齊穿著舒適的女性服裝。
在色彩搭配方面,明亮的塊狀色彩裝飾手法也強化了裝飾藝術的概念,設計師們大膽的使用各種幾何形狀的寶石,如切割成金字塔、長條、立方體等形狀的各色水晶、瑪瑙、珊瑚、松石等,與鉆石搭配排列鑲嵌成首飾,有種立體的建筑儀式感,所以裝飾藝術時期的珠寶也是時代風格的剪影(見圖3、圖4)。
圖4 Art Déco 風格鉑金掛墜項鏈Georges Fouquet,1925年縞瑪瑙、祖母綠、鉆石
裝飾藝術運動在兩次世界大戰(zhàn)之間,對我們當今所熟識的卡地亞、梵克雅寶等品牌都有著非常大的影響,促進了品牌的發(fā)展,鞏固了它們在珠寶品牌領域的地位。早在1904年,卡地亞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具有現(xiàn)代抽象形式的裝飾藝術風格的設計,卡地亞預見性的設計了不少以正方形、矩形、圓形等基礎幾何簡約風格的設計;在色彩上融入了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等有著繽紛色彩的寶石進行搭配,并且不斷探索寶石切割的技巧,為首飾界留下了不少經(jīng)典的作品。
我們現(xiàn)在所熟悉的由梵克雅寶品牌發(fā)明的隱秘式鑲嵌也是裝飾藝術時期探索出來的,此時期,珠寶切割和鑲嵌等工藝有了新的突破,出現(xiàn)了半月形切割、三角形切割、風箏形切割等,這些寶石切割與首飾的整體設計更加貼合,使鑲嵌變的更加緊密。這種鑲嵌顛覆了以往傳統(tǒng)的有腳或包邊鑲嵌,每一顆寶石都會經(jīng)過精雕細琢,寶石底面會切割出一條溝槽。將金屬拼合成方格形的鑲嵌底托,與寶石一一對應,這樣隱秘式鑲嵌從首飾的正面看,寶石不會被金屬所覆蓋,同時還可以連成整片的寶石圖案,使得首飾的設計創(chuàng)作更加自由(見圖5、圖6)。
圖5 VanCleef&Arpels梵克雅寶 菊花胸針,1937年,紅寶石、鉆石,隱秘式鑲嵌工藝
圖6 Scarab 鉑金胸針 Cartier,鉆石、紅寶石、祖母綠、茶晶、縞瑪瑙
裝飾藝術風格從形成到鼎盛時期經(jīng)歷了近30年,它風格的形成緊跟時代的變遷。我們從一件小小的首飾設計中就可以穿越到到那個時代,體會當時的人文風情和社會狀態(tài),它也許是繁華似錦的盛世,也許是沖突沒落的亂世,這也許就是珍貴的古董首飾留給大家的文化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