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杰端知
摘要:在新課標的改革下,對語文教學的要求在于引導學生通過自身的感官來感受生活的精彩與豐富,同時還要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從而寫出個性鮮明、富含思想的作品。教材文本是寫作教學的模仿載體。在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將之靈活地運用起來,并將其中的語言風格、寫作技巧以及主題思想作為學習感悟的載體。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運用自身的感官來感受人生各方面的獨特之處。
關鍵詞:寫作指導;初中語文;學生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34-0097-01
1.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很多學生對待寫作的態(tài)度往往都是比較消極的,如果不是老師要求,很少有學生愿意自己動筆寫作。而無論從事什么活動,興趣始終是一個重要的內驅力,而學生要是在這種壓力下被迫從事寫作活動,則很難寫出好的文章。為此,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那么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一般來說,教師在布置寫作任務的時候,往往習慣在命題上限制學生,甚至直接把作文題目定好了,讓學生必須以教師所擬定的命題來進行寫作。這樣做一方面扼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另一方面打擊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因為教師的統(tǒng)一命題不可能滿足所有學生的喜好,有些學生對教師所出的題目沒有任何興趣,而迫于作業(yè)壓力,只有敷衍了事,甚至直接抄襲。因此,教師一定要改變學生被動寫作的局面,在命題上給學生一定的自由。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出一個母命題,然后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喜好確定自己的子命題,這樣,當學生具有了一定的自主能力時,就能夠選擇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或者是比較擅長的題目來寫,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2.注重學生寫作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不管是哪個學科,固守于慣性思維是不可取的,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鼓勵學生多進行創(chuàng)新,想別人不敢想,拓寬自己的思維。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首先要注意培養(yǎng)他們對語言和文字材料的敏感度。如果學生對于一些寫作素材是毫無想法的,那么這樣進行的寫作就沒有什么新意和內容,也不會受到讀者的好評。只有讓學生保持對文字的敏感度,那么他們才能在接觸文字材料時產(chǎn)生靈感,能運用材料進行創(chuàng)作,進而有所創(chuàng)新。另外,作文的素材來源于現(xiàn)實,只有讓學生多多接觸現(xiàn)實生活,從現(xiàn)實中得到感悟,才能寫出好的作文。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多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例如:小記者采訪團、科技實踐小組、少年志愿者小組等,并讓他們從自己的視角把活動寫出來,從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興趣所在。另外,在實踐活動中,學生經(jīng)過思考與集體合作,可以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這樣也促進了學生寫作能力的創(chuàng)新。
3.鼓勵學生注重積累知識,經(jīng)常進行片段寫作練習
一個人的閱讀量對于他的寫作能力來說非常重要,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并且在閱讀過程中將自己感興趣的字詞句記錄下來,閱讀之后反復翻看,這樣慢慢的,學生就會積累到更多的課外知識,而這些都可以作為他們的寫作資料。例如,在進行《我的媽媽》寫作練習時,學生就可以將在《我的母親》一課中積累到的詞語運用到寫作中,從而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在增加閱讀量的同時,教師也要鼓勵學生多進行口頭表達,多說。比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發(fā)表對于文章寫作技巧、表現(xiàn)手法等方面的意見。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增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而且通過口頭表達也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組織語言的能力。另外,在學完某一課后,教師也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片段寫作練習,或者是要求學生每周寫幾篇讀書感悟等等,讓他們從自己熟悉的生活和感興趣的話題出發(fā),寫出自己的心聲。例如,教師對學生進行人物作文訓練時,可以首先讓他們進行人物肖像、人物語言、動作的片段練習;而要寫作事件作文時。則可以讓他們首先進行事件發(fā)展某一個階段的寫作練習。隨后,教師對學生的寫作練習進行點評,指出其中需要注意的寫作規(guī)范方面的問題,比如:標點符號的用法、用詞技巧、詳細描寫和略寫的問題等。同時,教師也可以在批改之后,讓學生再將文章寫一遍,經(jīng)過反復修改,學生會有更大的進步。
4.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
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說過:“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绷己玫牧晳T能把學生無目的、無計劃、低效率的學習轉化為有目的、有計劃、高效率的學習。而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4.1 要求學生在寫作中流露真情實感。文章只有具有真情實感,才能打動人、感動人。要使文章包含真情實感,學生就必須敞開心扉,毫不隱瞞地表達自己心中的喜怒哀樂,讓真情實感流淌在文章的字里行間。
4.2 要求學生仔細觀察生活,從生活中領悟真善美。寫作時,不少學生經(jīng)常感到?jīng)]什么可寫、沒什么話可說,原因就在于學生缺乏對生活和身邊事物的仔細觀察,不能領悟和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惡、丑。所謂仔細觀察,就是要隨時隨地留心日常生活中我們身邊的大小事物,比如我們在街頭巷尾或是其他地方,經(jīng)常會看到年老的拾荒者,這本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但只要你仔細觀察、用心領悟,就能從中領悟他們可貴的精神品質——自食其力。只要學生用心去體會和領悟身邊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就會發(fā)現(xiàn)它們都是有感情的,這樣寫作時就會有豐富的素材。
4.3 要求學生把寫作與思考緊密結合起來。教師可以通過各種形式的寫作訓練,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如寫日記、周記、隨筆等。寫作的內容也可以豐富多彩,從花草樹木、風俗人情到飛禽走獸等。讓學生放飛寫作的翅膀,在寫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寫作,把思考與寫作緊密結合起來,挖掘寫作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