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芳
摘 要 新聞媒體行業(yè)競爭日趨激烈,為了提高電視新聞節(jié)目的質量,增強節(jié)目的吸引力,就必須大膽創(chuàng)新節(jié)目的后期編輯技術。只有做好電視新聞節(jié)目的后期編輯才能顯著提高節(jié)目的整體質量,從而有效吸引觀眾,獲得更好的收視率和社會效益。
關鍵詞 電視新聞節(jié)目;后期編輯;非線性編輯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24-0076-02
新聞媒體行業(yè)的競爭日趨激烈,以往的電視新聞節(jié)目主要是播報新聞事實,節(jié)目形式比較枯燥,觀眾觀看時容易產生疲倦感,從而影響到節(jié)目的收視率。因此,節(jié)目后期的編輯制作至關重要。如今電視新聞節(jié)目的制作、傳播過程數字化程度很高,非線性編輯被廣泛應用于節(jié)目后期編輯制作。文章重點研究了非線性編輯的相關技術。
1 非線性編輯系統
非線性編輯是指在編輯視頻時可以實現多種多樣的處理效果,如特技等。非線性編輯模式下無需重新安排節(jié)目素材的編輯,而傳統的線性編輯模式中,素材必須按照一定順序存儲,在編輯過程中需要重復搜索素材并重新安排素材。非線性編輯系統可以看成經過專門拓展的計算機系統,該系統由計算機、輸出板卡及輔助卡、視頻輸入、音頻輸入、存儲介質等部分組成。高配置硬件以及硬件結構的設置直接覺得了非線性編輯系統的性能。因此,必須合理配置系統硬件,使非線性編輯軟件充分發(fā)揮作用,根據新聞節(jié)目制作人員的使用習慣優(yōu)化操作界面,以有效提高電視新聞節(jié)目的后期編輯制作效率。非線性編輯系統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特點:1)節(jié)目的編輯剪接通過多媒體工作站完成。各工作站通過網絡連接。2)使用的素材使存儲在系統中的共享素材。高清非編網系統的計算機網絡結構主要由兩類,一是以太網;二是光纖通道(FC)與以太網并存的網絡結構,采用光纖連接主要是為了實現實時在線視音頻傳輸,以便進行動態(tài)剪輯。而以太網主要用于相關的工作站,實現編輯數據的傳輸、新聞節(jié)目制作過程以及稿件的管理,確保順利完成新聞編輯制作。
2 非線性編輯關鍵技術研究
2.1 視頻壓縮技術
當前電視新聞節(jié)目視頻格式主要有H.264、Divx、Xvid、MPEG-2、MPEG-4、VC-1等。其中應用最多的是H.264、VC-1、MPEG-2這三種編碼格式。
1)MPEG-2。MPEG-2編碼格式的壓縮方式主要包括幀內壓縮、幀間壓縮兩種,圖像類型主要包括3種:I幀、B幀、P幀。電視節(jié)目通常采用4:2:2采樣的MPEG-2格式,可以在確保圖像色度的前提下進行有效壓縮。MPEG-2格式的壓縮率可變,最高壓縮率可達100Mb/s。不同壓縮系統均能依照MPEG-2標準壓縮得到格式相同的數據文件?;诖耍琈PEG-2在視頻服務器中的應用非常廣泛,成為廣播電視節(jié)目視頻的主要格式之一。通過長畫面組形式進行幀壓縮的MPEG-2格式,由于不能保證每幀數據都可以還原成圖像,因此在編輯、檢索圖像時存在較大困難。因此,當前采用MPEG-2壓縮方式的非線性編輯系統通常選用I幀壓縮,以做到快速精準地編輯圖像數據。
2)H.264。H.264標準即MPEG-4?AVC標準,是新一代視頻壓縮格式標準,壓縮比非常高。在不降低圖像質量的前提下H.264格式的數據壓縮比高出MPEG-2的壓縮比達3倍。由于壓縮比很高,采用H.264標準壓縮過的視頻數據在傳輸過程中消耗的帶寬更好,成本更低。如MPEG2-標準下6Mbps傳輸帶寬傳輸的數據在H.264標準下傳輸只需1M-2Mbps。
3)VC-1。VC-1標準由微軟公司研發(fā),是一種基于WMV9壓縮技術的影像壓縮標準,由三個編解碼元件構成,每一個都擁有獨立的四字符(FourCharacter?Codes)編碼?,F在WMV9格式是VC-1標準的實際執(zhí)行部分。
選擇什么樣的壓縮格式直接關系到非線性編輯系統的結構與配置?;诖?,構建非線性編輯系統的第一步,也是關鍵一步就是合理選擇視頻壓縮編碼是個。在實際選擇時我們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壓縮比、壓縮質量、幀的精確度。
1)壓縮比。壓縮比是衡量壓縮編碼格式的主要指標,可以將壓縮比定義為:
MPEG-2在不同的畫面組樣式下的壓縮比存在差異。以I幀格式為例,其壓縮比在2.37:1~30:1范圍內,數據率在26Mbps~334Mbps范圍內??傊詧D像壓縮比作為主要衡量標準,采用H.264編碼格式標準壓縮的視頻容量小于VC-1,而VC-1格式的壓縮視頻解碼計算更少。
2)壓縮質量。壓縮質量是指壓縮后的視頻數據解壓縮之后得到的數據與初始數據的差異,用來衡量壓縮編碼格式對畫面質量的影響。壓縮質量與壓縮比的關系密切,壓縮比越高畫面質量越容易下降。因此,在衡量不同視頻壓縮編碼格式下的壓縮質量的前提是壓縮比一致。壓縮編碼格式對畫質的影響不是現象關系,數據量降低1/2不代表圖像質量就會降低1/2,而反之亦如此。
3)幀精確。在非線性編輯系統中剪輯時需有效解決視頻圖像幀的精確性問題,視頻壓縮方式與視頻的幀精確有很大關系。MPEG-2格式的視頻素材傳輸時,接收端每接收一幀壓縮圖像數據就必須解碼一幀圖像,降低了解碼器的利用率。圖像數據存儲順序壓縮前后存在差異,解碼圖像的順序也和圖像順序不相同。解碼后不一定會馬上顯示這一幀圖像。如果剛解碼的一幀是P幀,則解碼的圖像需要等下個I幀或P幀圖像被解碼才能顯示。為了解決MPEG-2圖像素材幀精確剪接問題,通常在新聞節(jié)目編輯過程中采用MPEG-2全I幀格式,以更加容易定位幀,但僅是進行幀內壓縮,無法發(fā)揮MPEG-2技術的存儲優(yōu)勢。MPEG-2圖像壓縮格式已成為圖像數據存儲、管理、應用的最佳碼流格式,為視音頻數據提供了最有效的解決方案。
2.2 共享存儲技術
共享存儲系統是廣播電視非線性編輯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用于存儲、傳輸視音頻素材。電視新聞節(jié)目的視音頻數據量很大,對共享存儲要求很高。選用何種存儲架構是構建非線性編輯系統的關鍵。目前,主要包括DAS、NAS、SAN、iSCSI。
1)DAS技術。DAS是指通過SCSI或FC接口將外置存儲通設備與應用服務器直接連接。數據堵塞是?DAS結構體系最大的缺陷,因此DAS共享存儲模式只適用于小規(guī)模的非線性編輯系統。
2)NAS技術。NAS是一種連接通信網絡的磁盤陣列,通過局域網接口接入網絡,擁有獨立的IP地址。NAS相當于一個服務器,能夠處理服務器消息塊和網絡文件系統文件。NAS的主要優(yōu)點有:支持多種操作系統平臺;安裝簡單快速,易維護;基于通用通信協議以及標準文件傳輸,適用范圍廣;即插即用,響應速度快,且物理位置靈活,具有很好的可擴展性。不過NAS也有一些缺點:存儲性能存在瓶頸,只適用小規(guī)模網絡數據存儲,可靠性不高。后期擴容成本高。
3)SAN技術。SAN是指通過光纖交換機連接存儲陣列和服務器建立專用數據存儲的存儲私網。SAN采用的網絡拓撲結構可伸縮性良好,使用高速光纖連接,且將數據存儲在相對獨立的存儲區(qū)域網內。SAN通常由RAID磁盤陣列通過光纖通道連接組成。SAN也存在一些不足:系統比較復雜,需要配備專用存儲管理軟件;系統成本高等。
4)iSCS。iSCS可以看作SCSIoverIP,即網上的SCSI,SCSI是塊數據傳輸協議,是存儲設備的標準協議。iSCSI協議是一種利用IP網絡傳輸SCSI數據塊的方法,iSCSI可以通過以太網來構建IP存儲局域網,有效克服直接連接存儲的局限性,可以跨服務器共享存儲資源,且能在線擴充存儲容量。iSCSI體系的優(yōu)點主要有:建設成本低;實行集中管理;便于長矩離擴展等。
5)存儲結構的選擇。非線性編輯系統存儲架構需要結合電視臺實際情況和具體需求合理選擇。如上所述,基于DAS的存儲架構可用于非線性編輯系統,但能容納的非線性編輯站點數量很少,只適合用于小規(guī)模非線性編輯系統不適用于省級以上電視臺。iSCSI架構性價比很高,它繼承了SAN的優(yōu)點,性能接近FC?SAN,成本卻低很多,在中小型電視臺電視新聞節(jié)目后期編輯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在實際應用中需要結合電視臺實際情況評估NAS、SAN、iSCSI的特征和能力,以便選出最合適的一種。SAN架構雖然成本很高,但在今后一段實踐內依然是行業(yè)主流,因此,大規(guī)模的非線性編輯系統應選用SAN存儲架構。
參考文獻
[1]張健.非線性編輯網絡的研究與實現[D].南昌:華東交通大學,2009.
[2]回景麗.線性編輯與非線性編輯在電視節(jié)后期編輯中的應用初探[J].科技與企業(yè),2015(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