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傳帥
(重慶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重慶 400000)
《南京》(圖1)動畫是以漫畫《南京1937》為藍本。它所呈現(xiàn)出來的畫面類似于木刻黑白版畫的畫面,強烈的黑白對比加強了對此事件的凝重。
圖1
模型是一切三維動畫的最初始的狀態(tài),沒有模型的構架,就不會有三維動畫的最終呈現(xiàn)。在《南京》確定要以三維技術進行木刻黑白版畫風格的表現(xiàn),經過最初的探討后。就開始著手制作動畫《南京》的三維角色模型。因為最先考慮的是利用三維動畫技術來表現(xiàn)里面較大的場景,例如日本軍隊和國軍的對戰(zhàn),日本對南京的轟炸,再就是平民的逃亡等場面。所以我們首先要對日本軍人和中國國軍來進行三維模型的構建,其次就是對平民的三維模型構建。其實在一開始構建三維模型我們并不需要去考慮較多的木刻黑白版畫風格的表現(xiàn),只不過是要符合當時的歷史背景,比如日軍的形象設計,軍官,士兵在形象上的不同。還有就是考慮到動畫里的人物角色雖說是以木刻黑白版畫的風格呈現(xiàn),但是人物形象是完全符合人體結構的,所以在三維角色模型階段也是完全符合人體結構進行布線和處理,這樣一方面對后面的動畫調節(jié)能夠起到重要左右,另一方面布線的合理在對角色的形象變形的處理上也會方便的多。
首先是場景,動畫《南京》是根據抗戰(zhàn)時期南極大屠殺的真實歷史改編完成。所以對于場景和道具的模型制作,除了查找了大量的歷史資料外,為了營造戰(zhàn)爭年代的場景還需要做一些藝術化的處理。其次有的鏡頭,二維角色是需要融入到三維場景中的,雖說這樣能對空間的表現(xiàn)達到一種很好的效果。但是我們就不得不考慮三維場景的空間效果和二維角色的統(tǒng)一度。制作場景有時也不得不制作出兩個場景,一個在視覺密度上細節(jié)表現(xiàn)上較為豐富,另一個則要在這樣的基礎上做一定的簡化處理。
道具其實和場景的處理原則是基本一致的,只不過在人物角色身上的道具要花費的功夫較多。首先我們考慮的是人物角色的道具例如衣服,槍支,配飾等。這些道具的展現(xiàn)要完全符合當時的情況。其次還需要考慮的是這些道具的是如何配合人角色運動的。而場景中的道具一般情況下不會考慮到運動的狀態(tài),所在在建模階段我們只需要按照它的形狀,大小和規(guī)格制作出來就可以了。
在有了動畫《南京》模型后,我們就開始了對三維技術表現(xiàn)木刻黑白版畫風格的探索。三維動畫技術表現(xiàn)木刻黑白版畫風格其實主要是對他的材質,貼圖和渲染的調節(jié)。在研究的起初使用了一個日軍的軍官來進行表現(xiàn)。材質的調節(jié)選用的是卡通材質,然而3Dmax自帶的卡通材質并不理想。之后用了幾個主流的卡通材質插件經過測試,決定運用PSOFT PENCIL卡通材質進行表現(xiàn)。
選好基本材質后,就對表現(xiàn)木刻風格的幾個特點進行了梳理,首先是版畫風格的黑白強烈對比,對于陰影處從來沒有灰色的過度。其二就是木刻風格的描邊形式。找到這兩個特性在對PSOFTPENCIL卡通材質在進行研究,色彩黑白的強烈對比已經實現(xiàn),很幸運的是此卡通材質的插件對描邊的呈現(xiàn)也有相應的屬性。
再對本次效果測試大體完成后,就是具體的實踐中會根據不同的狀況作出相應的調整。測試中我們發(fā)現(xiàn)這個角色的表現(xiàn)力還是太弱,視覺密度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后。給他架設了燈光,希望燈光的調節(jié),讓角色產生陰影以增強他的視覺密度。但是在架設了燈光之后,二維的卡通材質對于燈光的接受并不理想,因為木刻效果只出黑色和白色,黑色代表的陰影面,白色代表的受光面。在架設了燈光后,計算機會自動的處理處一條非常明顯的分割線,白色是受光面,黑色是陰影面。所以通過燈光來表現(xiàn)它的視覺密度是行不通的。此時想出了游戲動畫里次時代模型的表現(xiàn)技法。此技法是在低模的基礎上利用法線貼圖的方式,讓低模產生更逼真的凹凸效果。而法線貼圖的烘焙就必須要有完整精度的凹凸高模,這是制作法線貼圖的必要條件,而且這種雕刻式的模型最終烘焙出的法線貼圖映射在低模上產生的凹凸效果也解決了木刻黑白版畫細節(jié)的光影跟隨問題。
其實三維角色通過幾個方式的調節(jié)能夠表現(xiàn)出木刻黑白版畫風格的動畫角色后,我們就并不是特別的擔心三維技術對木刻黑白版畫場景的表現(xiàn)。道理是相符的,也只不過是對于參數調節(jié)的不同而已。接下來就是對三維動畫角色的綁定,三維動畫要想使三維動畫角色動起來是要根據真實生物的骨骼構建對三維角色模型進行骨骼的架設。3Dmax中它自帶著人體的骨骼,而利用3Dmax的CS骨骼系統(tǒng),在經過分析后,完全可以實現(xiàn)電影《南京》動畫角色運動的需求,所以我們需要利用CS骨骼對三維角色模型進行綁定。通過骨骼的架設,封套、權重的調節(jié),使骨骼的運動最終能都帶動三維模型的運動,并且完全符合生物的運動規(guī)律。
在骨骼能夠帶動三維角色運動后,我們需要注意的是角色身體上的道具運動,例如圍巾,背帶,背包,配槍等。理想的狀態(tài)下這些道具的運動利用動力學結算是最好不過了,但又增加了制作的難度和工序,之后確定了利用綁定中的蒙皮包裹,將道具包裹到一根骨骼上,利用這個骨骼的動畫來帶動道具的運動,這樣也可以實現(xiàn)道具的運動,但是有些道具在實現(xiàn)上就會顯得比較僵硬,例如配槍上的背帶,就會如此。所以在經過這些嘗試后,我們也做出了最終的決定,就是利用蒙皮包裹和動力學解算的結合來實現(xiàn)三維角色道具上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