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艾
生于南京望族,楊步偉既幸運,也不幸。幸運的是,曾經(jīng)出使歐洲的祖父楊仁山非常開明,提倡禁止纏足,她還可以和家中男孩一起上學。七八歲時,她已能熟背《詩經(jīng)》《論語》《古文觀止》等古籍經(jīng)典。不幸的是,還未出生,楊步偉就被指腹為婚,對方是她的表弟。
受家學熏陶,又兼祖父寵愛,楊步偉從小敢說敢干。讀《論語》時,先生講:“孔子曰,割不正不食?!彼磫枺骸八怀苑綁K肉,那誰吃他剩下的零零碎碎的邊邊呢?”非但“不敬圣賢”,她也不喜女紅,倒是祖父和父親談憲法、人權、革命時,幼小的她聽得津津有味。
隨著女權的覺醒,各地興辦女子學校,1904年,南京成立了“旅寧第一女學堂”,在父親的支持下,楊步偉報了名。參加入學考試時,作文題為《女子讀書之益》,她第一句話就是“女子者,國民之母也”,驚世駭俗。她成績非常好,功課之外,還學習彈鋼琴。聽說她表演鋼琴獨奏后,本來就反對她讀書的姑母來信質問:“我家將來要娶個賣唱的媳婦了!”
楊步偉下定決心退掉婚事。不顧伯父威脅“不嫁就處死她”,16歲的她給表弟寫了退婚信:“日后難得翁姑之意,反貽父母之羞,既有懊悔于將來,不如挽回于現(xiàn)在?!辈槐安豢河謶B(tài)度堅決。祖父看后稱贊:“又按古禮,又不得罪二表弟。我知道,你將來對自己的事情,對于幫人家的事情,都會做得好的。”不屈的抗爭換回了自由。
受維新思想影響,楊步偉加入了同盟會。她認識到,女子必須受到與男子同等教育,有同等知識,同樣做事,才能得到同等待遇。她開始規(guī)劃出國留學。恰在此時,由女子北伐隊收納改編成的崇實女中慕名請她當校長,她以對方答應為她辦理官費留洋為條件,暫時代理校務。
20歲的女孩擔任校長,質疑聲不斷,但楊步偉很快以能力、魄力和決斷力讓人刮目相看。她制訂章程,規(guī)定校內一律不準抽煙;齋務長成心挑釁時,她立刻將其辭退;有人要將學校改成工業(yè)學校,她據(jù)理力爭,讓學生們先接受基礎教育再學專業(yè);對于董事長頻繁來校干擾工作,她毫不客氣地說:“不接到特別邀請就不能來學校,否則來了我也不招待!”學校被她管理得井井有條。
1913年,楊步偉赴日學醫(yī),考入女醫(yī)學校,6年后,成為中國第一位留日醫(yī)學女博士。
回國后,她在北京開辦“森仁醫(yī)院”,自任院長,專門收治婦女兒童。留洋女醫(yī)生吸引了病人、看客,也吸引了清華教授趙元任。1921年,他們破除“俗陋的虛文和無為的繁費”,不發(fā)喜帖,自主結婚。深知趙元任一心只想做學問,她轉讓醫(yī)院,一邊為他抵擋外界干擾,一邊活躍在公益舞臺:開辦“生產(chǎn)限制診所”,為貧苦女性服務;到女子大學教生理和解剖學;清華成立成志小學時,作為代表和校長交涉……她被傅斯年稱為“女中能人”。
抗戰(zhàn)爆發(fā)后,楊步偉隨夫去美國。趙元任醉心學問,取得卓越成就;她相夫教子,研究廚藝,不僅編了本英文版《中國烹調》,還把版權所得捐給國內抗戰(zhàn)前線。后來,楊步偉又寫了《一個女人的自傳》《雜記趙家》,兩部傳記成為了解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難得的歷史資料。
“我一生并未做出于國家和社會大有用的事,負了我祖父和父親的希望?!笔聵I(yè)上的遺憾固然有,但她絕沒有辜負人生。不偉大,但莊嚴;不完滿,但始終努力。燦爛過,盛放過,正像她自己所說:“我就是我,不是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