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樂
[摘要]秘魯位于南美洲西部,由于其氣候與季風的原因,導致此地葡萄生產旺盛,口味極佳,近年來,秘魯在葡萄產業(yè)所占國際市場份額逐漸增大,一定程度上開拓了出口市場。得益于北半球的葡萄收獲采摘期和同為南半球的智利葡萄進入市場時間差,秘魯葡萄出口中國同時享受零關稅優(yōu)惠,因此秘魯葡萄在中國得以大賣,并同時促進雙邊貿易往來。文章將對秘魯葡萄出口中國展開簡要研究分析。
[關鍵詞]秘魯;葡萄出口;中秘貿易
[DOI]1013939/jcnkizgsc201832078
1秘魯農業(yè)概況
秘魯位于南美洲西部,全境從西向東分為三個區(qū)域:在西部沿海地區(qū),太平洋沿岸的狹長地帶占全國領土的11%,年降水量一般不足50毫米,屬沙漠草原性氣候;中部的安第斯山區(qū),占全國領土的30%,海拔在800~4800米,屬熱帶山區(qū)氣候;東部叢林帶,占全國領土的59%,由亞馬孫河流域的原始森林組成,屬熱帶雨林氣候,年降水量2000毫米以上。受地理條件的影響,秘魯?shù)霓r業(yè)發(fā)展呈現(xiàn)出三個等級的分化:西部是秘魯最重要的農業(yè)區(qū),屬于集中式農業(yè)區(qū),氣候干燥、少雨,主要依靠來自安第斯山脈的河水灌溉;中部山麓地帶為傳統(tǒng)型農業(yè)區(qū),粗放式經營,生產技術較為落后;東部為林地農業(yè)區(qū),農業(yè)開發(fā)水平更為落后,主要生產作物是雜糧和水果,產量僅維持自給自足。
秘魯由于其豐富的地理特征,長時日照等因素,使得該地區(qū)的水果果實飽滿,果肉甘甜多汁,盛產多種熱帶和溫帶水果,如葡萄、香蕉、橙子、芒果、檸檬等。同時秘魯也種植特色水果,如百香果、番荔枝、牛油果、西番蓮等。大部分秘魯水果均以純自然的條件種植,并無人工添加成分,保持了原有果實的風味。對于北半球的水果成熟期,秘魯?shù)姆醇竟?jié)成熟期也帶動了大量出口銷售。
2秘魯葡萄出口概況
根據秘魯外貿協(xié)會(COMEX)官方發(fā)布數(shù)據,在2006年秘魯農牧業(yè)出口額為1785億美元,占比出口總額的75%。但是經過十多年的發(fā)展,秘魯在世界農產品貿易中的地位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2015年秘魯出口農產品超過5285億美元,是世界十大農產品出口國之一。農產品出口為秘魯帶來了1214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在所有農產品出口中,非傳統(tǒng)產品出口在2015年占到了87%,達到45億美元。而葡萄排在非傳統(tǒng)農產品出口的第一位,出口量超過69億美元,是全球第五大葡萄供應國。
秘魯?shù)钠咸焉a集中在中部沿海的伊卡和利馬的山谷地帶,以及北部沿海的皮烏拉和蘭巴耶克。其中30%的出口葡萄于上半年采收,70%的于下半年采收。皮烏拉省的葡萄采收期在9月至次年1月,伊卡省的葡萄采收期在11月至次年2月。在2015—2016年產季,秘魯?shù)钠骄咸旬a量為每公頃20噸。而在北部高產區(qū)域的皮烏拉每公頃產量能達到34噸。根據美國農業(yè)部的統(tǒng)計,秘魯葡萄產量在2016—2017年產季達到605萬噸,其中出口37萬噸。這一產量比2015年增長12%。這主要是新產區(qū)特別是秘魯北部的產量增加。
由于高價格和海外的強勁需求,秘魯?shù)钠咸殉隹谠谶^去十余年中迅速崛起,在1999—2000年產季秘魯葡萄幾乎沒有出口。而到了2014—2015年產季,秘魯葡萄出口的主要市場是美國,占22%的份額(68352噸),荷蘭占15%(46096噸),中國占13%(41135噸)。另外其他的重要出口市場還有中國香港地區(qū)、泰國、英國、俄羅斯、加拿大、哥倫比亞、韓國、巴西和厄瓜多爾等。秘魯葡萄在2015—2016年產季出口年達到了34萬噸,比上一年增長18%,出口金額達到6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9%,目前葡萄已經成為秘魯主要農業(yè)出口產品之一。
秘魯憑借其對外良好的外交關系,在國際貿易方面,一直在積極擴大鮮食葡萄對亞洲這一經濟高速增長地區(qū)的出口,特別是在中國這個增長最快的市場。起初在2010年前,秘魯葡萄對中國的出口關稅15%,時至2014年降為39%。直至2015年,根據秘魯與中國簽署的雙邊《自由貿易協(xié)定》,秘魯葡萄就以零關稅出口中國。因此秘魯水果種植者及出口商受益于逐步降低的關稅,秘魯葡萄對中國的出口量在這幾年中也持續(xù)大幅增長。中國(包括中國香港)目前是秘魯最為主要的葡萄出口市場,占總出口量的26%。在秘魯十大葡萄出口市場中,亞洲國家占了4個,包括中國、泰國、印度尼西亞和韓國,使得東南亞成為一個新增長的市場。不過,美國和歐盟仍然是秘魯葡萄重要的出口市場。
在品種方面,出口最多的品種是紅地球葡萄,近年來無核葡萄的出口量也有了顯著增長。在中國市場上,99%的進口秘魯葡萄是紅提,另外的1%是克瑞森無核葡萄。而在秘魯還有綠寶石葡萄、火焰無核葡萄和湯普森無核葡萄等其他品種。2016—2017年產季,秘魯國內葡萄消費量為235萬噸。本地市場葡萄在質量和品種方面均與出口市場有顯著的不同。綠色的意大利葡萄是最本地消費者的最愛,其次是紅地球。秘魯本地市場的葡萄價格明顯低于出口市場,這也是生產者更愿意種植出口品種的原因。尤其是對華關稅減少后,葡萄種植面積穩(wěn)步增長,不斷有新種植者加入這個行業(yè)。
3中秘貿易概況
中國與秘魯于2009年4月簽署《自由貿易協(xié)定》并于2010年3月正式生效,是中國與拉美國家簽訂的
第一個全面的自貿協(xié)定,覆蓋領域廣、開放水平高。在協(xié)定實施前,中秘尚未開展全面性合作,中國僅是秘魯?shù)诙筚Q易伙伴,秘魯則是中國在拉美的第七大貿易伙伴。自2010年3月1日自貿協(xié)定實施以來,兩國間貿易發(fā)展成效顯著,雙邊關系發(fā)展穩(wěn)中有升。自2016年中,中國就已趕超美國成為秘魯?shù)谝淮筚Q易伙伴,秘魯憑借該協(xié)議也躍居成為中國在拉美第四大貿易伙伴。兩國雙邊貿易額從2007年的601億美元增至2015年的1447億美元,其中中方出口635億美元,進口812億美元。中國主要出口機械、電器、服裝品、紡織品高新技術產品等,秘魯主要出口礦業(yè)類及漁業(yè)類產品,超過170多家中國企業(yè)在秘魯設有辦事處。僅2016年上半年,中秘貿易額就達到7191億美元,同比增長了936%,其中中國從秘魯進口額為4407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204%。以上增速均高于中國同期對他國貿易的增長。2016年全年,中秘貿易成功頂住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行壓力,貿易額達16024億美元,同比增長109%,秘魯成為同期唯一同中國貿易保持增長的拉美國家。秘魯出口中國的產品日益多元化。在簽訂自貿協(xié)定前,出口產品大部分為礦產品、魚粉及其他能源類大宗商品;現(xiàn)如今橙子、芒果、葡萄、蘆筍、牛油果等秘魯優(yōu)質的農產品也已進入中國市場,并且受到中國消費者廣泛喜愛,在中國市場的前景十分看好。秘魯非傳統(tǒng)產品對中國出口已超過8億美元,超過出口總額的5%,成為兩國簽訂自貿協(xié)定以來的閃光點。
近年來,中秘關系得以快速發(fā)展,呈現(xiàn)出全方位、多領域、深層次發(fā)展的良好態(tài)勢。雙方高層交往頻繁,政治互信不斷加深,合作機制日益完善,人文交流愈加密切。秘魯同中國不僅僅是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同時又簽有雙邊《一攬子自貿協(xié)定》。同時,兩國經貿合作規(guī)模迅速擴大,領域不斷拓寬,利益深入交匯,形成了優(yōu)勢互補、互利共贏的良好局面。
中國和秘魯這兩個發(fā)展中國家都面臨著結構調整和保持增長的挑戰(zhàn)。這些挑戰(zhàn)也為兩國今后的合作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中秘務實合作的中心任務就是產能投資合作。從兩國發(fā)展的角度看,中秘都面臨著經濟轉型升級的壓力,客觀上需要加強兩國間無縫對接和緊密合作。秘魯必須改變其在初級產品生產和出口方面的原有形勢,致力于高附加值產品的開發(fā)、生產和出口,以促進產業(yè)升級和經濟轉型。相比之下,中國的制造能力較強,制造能力處于較高的國際水平。兩國在產業(yè)和能力方面的合作將有助于秘魯實現(xiàn)工業(yè)化目標。
對于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秘魯更需要加強市場調查,促進新的投資,開辟新的批發(fā)市場,建立本地貿易的基礎設施,并促進新的商業(yè)平臺的產生。
參考文獻:
[1]秘魯外交部秘魯農業(yè)投資和發(fā)展?jié)摿Ψ治?[R].秘魯投資貿易指南,2016
[2]劉國強,趙暉.秘魯農業(yè)投資和發(fā)展?jié)摿Ψ治鯷N].新華社市場調研,2007-10-31.
[3]MICHELLE.秘魯葡萄來了!專訪Locate&Grow華北區(qū)銷售代表羅嘉[EB/OL].(2015-01-12).https://wwwguojiguoshucom/article/817
[4]孟祥飛政府應對農產品出口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措施[J].中國市場,2011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