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云 丁 婧 韋 穎
(江蘇省泰興市人民醫(yī)院輸血科,江蘇 泰興 225400)
輸血是臨床疾病治療中一種非常重要的方法,可用于支持性治療和代償性治療的臨床應用,關鍵作用在于為患者及時地補充各種所需的凝血因子、供給血量、促使帶氧能力紅細胞得到更好的補充、維持血容量和實現(xiàn)血壓增強等。臨床在輸血操作過程中的要求非常嚴格,在進行輸血處理之前,必須嚴格按照交叉配血操作來實施,同時較為準確地進行血型的鑒定,通過交叉配血實驗來對供血者與受血者之間的配型問題進行了解,判斷是否存在血型不合的抗原-抗體反應,更好的保證受血者在進行輸血期間的安全性[1]。但因患者的用藥方案、病情或者血液標本等各方面的因素,均會引起疑難配血問題,若不能夠及時為患者提供正確的臨床治療,受血者就能夠表現(xiàn)出一系列的輸血不良反應,從而使得病情因此被延誤,并致使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脅。本研究通過對疑難配血問題進行研究,分析其主要影響因素,并基于此提出有效的處置措施,具體情況總結(jié)如下。
1.1 一般資料:自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接診的輸血患者中選取84例疑難配血患者作為本研究對象,其中女性38例,男性46例,年齡為2 d~86歲,平均年齡為(45.60±6.86)歲。本研究所有對象均簽訂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儀器:血型血清學離心機(TD-3A型);Baso標準化離心機(武漢金宏生物科技發(fā)展有限責任公司);FYQ型免疫微柱孵育器(長春博研科學儀器有限責任公司);電熱恒溫水浴箱(上海躍進醫(yī)療器械廠,Q/BKYY29-2000)。
1.2.2 試劑:凝聚胺試劑(珠海貝索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抗A、抗B血型定型試劑、抗體鑒定譜細胞、抗D試劑(上海血液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ABO試劑紅細胞(北京金豪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抗體篩選細胞(長春博訊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抗人球蛋白檢測卡(長春博訊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血型檢測卡(ORTHO)。
1.2.3 操作方法:運用微柱凝膠法與試管法同時對Rh血型、ABO血型、抗體鑒定、抗體篩查,對疑難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同時采取相應的處置措施;運用凝聚胺介質(zhì)、鹽水介質(zhì)、抗人球介質(zhì)試管法、抗人球蛋白卡式法來實施交叉配血試驗。本次操作均嚴格按照儀器、試劑的說明書中要求來進行嚴格的落實。
2.1 疑難配血影響因素分析:根據(jù)統(tǒng)計結(jié)果顯示,84例疑難配血患者主要受到5方面因素的影響,其中直抗陽性,占63.10%,其次為特異性抗體,占26.19%,第三為自身抗體,占5.95%,第四為冷凝集素,占3.57%,第五為不明原因,占1.19%。見表1。
表1 84例疑難配血患者影響因素分析
2.2 疑難配血處置措施及結(jié)果:直抗陽性采取主側(cè)配血法處置;特異性抗體通過抗體鑒定、篩查后,通過查找抗原陰性的血制品;對自身抗體引起疑難配血患者標本,采用鹽水法(室溫、37 ℃、4 ℃)、聚凝胺法、經(jīng)典抗人球蛋白試驗、微柱凝膠免疫試驗等進行抗體特異性鑒定,根據(jù)患者自身抗體特性,選用不同的實驗方法進行配血試驗,選擇合適的血液提供給臨床;冷凝集素主要通過抗體篩查試驗,再通過同型洗滌紅細胞制劑的方式來實施交叉配血處理;不明原因的患者并未采取任何措施。除1例不明原因患者,其余患者通過對癥處理后均取得滿意的輸血效果。
疑難配血主要包括了抗體篩查與鑒定、血型鑒定以及交叉配血試驗等。為能夠最大程度上實現(xiàn)對血液制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提升,為患者給予正確的血型鑒定、不規(guī)則抗體檢測以及交叉配血實驗是非常有必要的。交叉配血試驗和血型鑒定結(jié)果均會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左右,這就使得患者的輸血治療因此受到影響,為了避免出現(xiàn)交叉配血不合的情況,放置輸血反應等問題,加強輸血前的檢測,更好的保證輸血治療的安全性、合理性與有效性非常有必要。
導致疑難配血的影響因素分析:①直抗陽性:在導致交叉配血陽性的各種因素中,自身紅細胞直抗陽性可以說最普遍的原因,本組資料中占63.10%。直抗陽性患者的配血相對來說非常的復雜,這主要是由于紅細胞以及血清中可能存在不規(guī)則抗體,經(jīng)常性容易引起次側(cè)、主側(cè)配血均出現(xiàn)陽性。②特異性抗體:特異性抗體主要是指不滿足ABO血型系Landsteiner法則的血型抗體,同時也是除了抗-A或者抗-B之外的其他的抗體,本組資料占26.19%。特異性抗體通常是由于妊娠、輸血或者藥物等共同作用而導致的,故其能夠致使交叉配血難度增加以及血型的鑒定難度增加[2]。③自身抗體:患者自身的抗體導致的疑難配血,在本組資料中占5.95%。出現(xiàn)自身抗體通常是患者自身免疫功能紊亂而導致的,這些抗體或者游離在血清中或者結(jié)合在紅細胞的表現(xiàn),使得紅細胞出現(xiàn)過敏反應,或者致使補體被激活,紅細胞過早遭到破壞從而導致溶血性貧血反應[3]。導致自身抗體的因素非常多,多為免疫性疾病、感染、惡性腫瘤以及抗生素藥物等。因自身抗體而導致疑難配血問題也相對較為復雜,多因冷自身抗體、溫自身抗體以及冷反應性和溫反應性混合抗體所造成的。通常情況下,正常人群的血清中均有弱的冷自身抗-Ⅰ,但其效價卻明顯較低,并且保持在4 ℃范圍內(nèi)才具備活力。高效價的抗自身抗體則可能致使疑難配血和血型鑒定困難。溫自身抗體的存在經(jīng)常性會對同種抗體的反應進行掩蓋,首先應當對該類患者的抗體特異性進行有效確定。針對無特異性的溫自身抗體而導致的疑難配血,患者的所有紅細胞與血清均會出現(xiàn)凝集,從而致使輸入血漿中的補體致使患者受到影響。④冷凝集素:在健康人群的血清中本身就含有少量的冷凝集素,其效價非常的低,并且在4 ℃以下才具有活性,本組資料中占3.57%。通常情況下,冷凝集素并不會給交叉配血帶來任何的影響,但針對某些疾病患者的血清中,經(jīng)常含有高效價病理性的冷凝集素。當患者處于低溫環(huán)境下時,其血清中的IGM抗體就會致使紅細胞發(fā)生凝集現(xiàn)象,并致使紅細胞與補體相互結(jié)合,從而導致溶血現(xiàn)象。在血液循環(huán)中,紅細胞會迅速回到身體溫度相對較高的地方之外,紅細胞與抗體出現(xiàn)脫離,但補體仍然長時間停留在紅細胞的表面位置,經(jīng)常性致使交叉配血承受較大困難。在溫度非常低的情況下,冷凝集素對交叉配血的影響也必然更加突出和常見,這就使得輸血配血的難度增加。⑤不明原因:在本組資料中有1例不明原因的情況,根據(jù)臨床經(jīng)驗來看,其中可能為抗原減弱,因患者多為特殊疾病患者。
疑難配血處置措施:①疑難配血:針對直抗陽性的情況,以往主要采取自身吸收方法,這種處理方法不僅操作起來非常的費時費力,并且很難達到較為理想的效果,尤其是在患者表現(xiàn)為較為嚴重的貧血癥狀時,其血清中的自身抗體含量相對較高或者有近期有輸血治療史的情況下,對自身抗體進行吸收進而對同種抗體檢測的方法幾乎是無法進行。有研究者通過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4],選擇ABO、Rh同型供者進行主側(cè)配血的方法,其操作安全性達到了92.37%,并且其認為這種方法能夠最大程度上節(jié)省時間,同時其基于這個原理的基礎上,再次提出了 ABO、Rh、KIdd、MNS、Lewis同型配血法,結(jié)果顯示其安全性達到了98.31%,并表示這種處置方法還是能夠最大程度上實現(xiàn)對同種抗體而導致的溶血性輸血反應風險得到有效減弱。當然,我們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采取上述方法來進行配血,若患者本身就有某種同種抗體,而獻血人員可能并不存在該抗體所針對的抗原,那么其安全性可能會更高。但這種策略不建議元用到藥物抗體而導致的直抗陽性患者中。②特異性抗體:針對有妊娠史、輸血史或者短時間內(nèi)有多次輸血治療病史的患者,均應當加強對其抗體的鑒定和篩查;若患者表現(xiàn)出交叉配血不相符合或者血型正反不相符合的情況時,應當加強對特異性抗體的鑒定與篩查;在完成了抗體的鑒定與篩查之后,必須結(jié)合自身吸收以及對照等相關措施來進行定型,并能夠?qū)乖幮缘难破愤M行查找提供,盡可能地實現(xiàn)對輸血反應的有效減少,促使治療效果得到更好的提升。③針對高效價冷自身抗體而導致的疑難配血,應當運用37 ℃溫鹽水來對紅細胞進行洗滌處理,通過這種方式可致使吸附在紅細胞表面的冷抗體得到快速去除,再結(jié)合經(jīng)典的抗人球蛋白試驗來實施配血處理,通過37 ℃的水浴并結(jié)合溫鹽水來進行洗滌,或者以抗人球蛋白檢測卡法來進行配血處理,通過37 ℃溫浴過程之后,這就能夠促使冷自身抗體所帶來的影響得以對癥處理;而針對溫自身抗體,通常建議按照患者的具體情況來進行“最小不相容性”的選擇或者不輸血處理,并且在進行輸血的過程中,必須加強密切觀察,以免因特異性抗體被掩蓋而造成輸血反應。一旦有異常情況出現(xiàn),必須立即停止輸血處理,并對輸血反應發(fā)生的原因進行及時的檢測。針對同時合并有同種抗體的情況,則通常選擇不含有同種抗體相對應的抗原并且凝集強度明顯低于自身供者的紅細胞來進行輸注,同時密切觀察輸血期間反應。針對自身抗體本身會對同種抗體帶來影響的情況下,當前主要以ZZAP試劑對自身抗體進行稀釋處理之后再進行血清的吸收,從而實現(xiàn)有效排除自身抗體感染檢測同種抗體的目的。④冷凝集素:在對冷凝集素進行處置時,首先必須對冷凝集素引起的患者ABO定型困難問題進行解決,通過抗體篩查試驗,結(jié)合患者篩選紅細胞以及血清在鹽水介質(zhì),在室溫條件下發(fā)生相應的反應。在37 ℃條件下酶、鹽水、抗球蛋白介質(zhì)均不能夠?qū)崿F(xiàn)凝集,并且能夠清楚掌握患者體內(nèi)只存在冷性反應性抗體,絕大部分的患者均在37 ℃的條件下實施ABO正反定型結(jié)果相符合。針對部分在37 ℃的條件下,ABO正反定型結(jié)果不相符合的情況下,則應當經(jīng)由唾液血型物質(zhì)以及紅細胞吸收放散試驗來為患者實施ABO血型的正確定型處理。在對上述問題進行有效解決之后,再通過同型洗滌紅細胞制劑的方式來實施交叉配血處理,并且建議聯(lián)合酶、鹽水以及經(jīng)典抗球蛋白法來同時操作。⑤不明原因:針對無法明確原因的情況,不建議采取處理方法,若確定為抗原減弱,則需要在進行配血試驗前,對患者的血型家系進行調(diào)查,4 ℃條件下將正定型反應時間進行相應的延長,從而促使放散試驗在對血型進行明確之后,再對其進行同型或O型洗滌輸血處理。
總而言之,加強不規(guī)范抗體檢測、輸血前血型鑒定以及交叉配血試驗的操作,可有效實現(xiàn)對血液檢測安全性的提升;而通過對疑難配血引起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根據(jù)患者的臨床診斷、疾病資料史以及年齡等相關信息,為患者提供有效的處置方法,可有效控制輸血異常反應,更好的實現(xiàn)對輸血安全性的提高。